《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近日上映的几部电影片名,乍一看没什么不妥,仔细一看却有点不对味,原来都是披着成语的外衣,表达着另外的含义难怪有些网友调侃,这三部电影应该叫做“成语挑错词”系列或“改变成语杀手”系列(中国教育报)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逻辑强的成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逻辑强的成语(成语需要正本清源)

逻辑强的成语

《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近日上映的几部电影片名,乍一看没什么不妥,仔细一看却有点不对味,原来都是披着成语的外衣,表达着另外的含义。难怪有些网友调侃,这三部电影应该叫做“成语挑错词”系列或“改变成语杀手”系列。(中国教育报)

每一个成语都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有着约定俗成的含义,都历经沧桑,他们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精彩的哲理故事,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家风传承,亦或是人间正道,这一些故事伴随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现代文明传承不可割裂的血脉之源。

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竞争中力求“新颖”之道,借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拉大旗作虎皮”。部分广告商巧立噱头,力争把宣传阵地无原则扩大化,以“文化投巧”来博取最大的利益。

其实,宣传上采用特色的包装,打出所谓的山头名号,这无可厚非,但要对于能够影响人们心智的宣传我们还是要注意合理的阐释。前几年将军集团的烟草广告就化用“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就一直被后人所称道。但是为了凸显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就利用谐音在广告招牌中生造成语且不论成语的使用规范,这一点就很不妥。有专家曾指出:“这种生造的成语属于不规范用语,大人都识别不易,何况辨别能力较弱的孩子。这样对孩子语言素质的健康成长不利,对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不利,对构建和谐、顺畅的社会经营环境也不利。”如此戏用成语,看似丰富了汉语行文的风格,增强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实则存在不少的隐患。

这几年,随着网络和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网络语言也大行其道。“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儿就不要拆穿了)等词语走红,有的甚至直接被媒体用在标题上,走在大街小巷或者在家打开电视机,人们很容易看到诸如“有口皆杯”(酒类广告)、“洗出望外”(洗衣广告)、“默默无蚊”(杀蚊剂广告)之类的成语谐音广告,掩卷深思,让人唏嘘不已。我们不可否认,词汇量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当然能够和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一些词语应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应该进入我们的词典,但对于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禁不住时间考验的一些假大空的词语我们不能任由他们不问法规,不顾公众效应,胡乱滋生。比如上述这一些影片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误导求知欲正旺盛的孩子们。我们的有关单位是不是应该纠正一下这种偏离航向的宣传报道。

如何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被追求利益的环境所蚕食,当务之急就是要从基础上正本清源。有关部门要加强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法律的施行能够使我们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刚性依据,有法必依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家对尊重成语、规范用语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广大中小学和新闻媒体领域引导和呼吁,让我们的孩子从正规渠道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自身规范词语的积累和使用,来表达对母语的尊重,这也是延续我们传统文化的切实做法。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文化传承媒体中央电视台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央视继成功推出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大型季播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开播。该栏目针对中国文化的特点,创建了新的竞赛形态,综合考核选手对成语语义的解释能力、以及根据语义正确选择成语的能力,节目信息量饱满,而且为了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栏目组还另外备注出标准解释和典故出处,全方位展示成语之美,传承中我文化之精髓之绚烂,这是一种值得全面推广的做法。

2000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汉字语言的规范使用同样有着明确规定。语言文字既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心灵外化的重要符号。汉语言文字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成语、繁体字等更是蕴含着宝贵的文化基因。不规范用字,实际上是对汉语言文化的一种污染,特别是对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把老祖宗的东西发扬光大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尤其是代代传承的文化精髓部分,我们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创新固不可少,但千万别走了弯路,意识形态的传承还需要意识形态的重视,只有形成一定的良好传承氛围,文化的精髓才能推陈出新,才能命运长虹。(郭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