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疫情发生以来,嘉善依托本地保供能力,充分发挥生活物资省市县联保联控机制作用,确保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配送分发有序。在此基础上,嘉善正在逐步优化生活物资供给,以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让百姓吃好一顿顿热乎饭、舒心饭。

货比三家,给生活物资包换花样

今天,嘉善新增“5·3疫情”封控区、管控区。这样,需要生活物资保障的人员和数量相应就增加了。

按照生活物资3人3天的量投放生活物资包,明天,就该轮到给惠民街道和新增的姚庄封控区、管控区进行物资配送了。市经信局副局长王荣说:“明天需要的2.6万份生活物资包已经落实到位。”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1)

5月8日12万份生活物资包分发之后,居民们纷纷晒出了自己小区的物资包里都有啥。经过几轮投放之后,生活物资包还能出新吗?“在质量良好、数量充足、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前提下,我们已经对生活物资包的品种进行了调整,尽量让居民们吃得新鲜、吃得不重样。”物资保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2)

物资保障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的来源结构多元,既有本地采购的地产蔬菜,也有省市县联动保供应的物资。“随着供应商选择面扩大,我们采取了货比三家做法,通过比品质、比价格、比服务、比效率来筛选供应商。对于已经入库的供应商,我们也采取了动态化管理,实行优胜劣汰。”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3)

由此可见,从“我们需要货”到“我们要挑货”,静下来的嘉善人“菜篮子”稳稳的。

每一份热乎乎的盒饭都不简单

今天,嘉善县物资保障组准备了1.4万份盒饭,而明天是1.6万份,多的时候还准备出了2.3万份。为了让一线抗疫人员、企业员工们吃上一口热乎饭,从后厨到餐桌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少。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4)

嘉善县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陆春弟告诉记者:“今天开始,我们调整部分企业的供餐模式。企业本来有食堂、也能够为员工加工饭菜的,我们改为配送生活物资包。这样盒饭的数量将降下来了。”

那么,动辄上万份盒饭是从何而来,又如何保障?该局食品科工作人员说,目前县域范围内遴选了近20家规模以上社会餐饮单位参与保供应。“这些餐饮单位的后厨加工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同时我们控制加工数量,每家餐饮单位承担的盒饭数量不超过1500份。”工作人员说。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5)

这些规模以上社会餐饮单位都有配送车辆、有保温箱。按食品安全要求,盒饭完成加工完成到用餐,不得间隔超过两个小时。在就近配餐原则指导下,一般情况下,配送时间大约是半小时,饭菜送达时还是热乎的。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6)

“今天盒饭吃点啥?”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下午把供餐单位分配确定之后,晚上7点前,供餐单位会确定盒饭菜单,标准是两荤两素,配饮料或者水果。这些菜单需要通过食品安全审核。每一顿盒饭做好之后,也要拍照上传,有安装“阳光厨房”的单位必须保持设备开启。这样做,既是为了对比此前的菜单,也是为了检查饭菜份量是否足够。

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嘉善百姓每顿吃上热乎饭)(7)

今天,嘉善县市场监管局还成立了检查组,对盒饭质量、配餐单位、配送流程等进行早晚各一次的监督检查。陆春弟表示:“我们按照疫情防控安全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来做好配餐安全保障工作。”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