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三”字组成的词语都好像有贬低的意思,我举例啊:

瘪三: 男性混混,尤其是身上没什么钱的

拉三:私生活混乱的女性,这个词尤其恶 劣,哪怕开玩笑也不行,哪怕自嘲 也显得本人十分十三点。

刮三:让人难堪,尴尬的

盎三:上不了台面的,用语on sale 的沪语 音译,本意是大促销,跳楼价,转 意是廉价货便宜货,后又用到形容 人的行为或者是事情的发展上不了 台面,有点鲜廉寡耻

十三:有点呲头怪脑行为怪异的,但人并 不是怎么坏心,比如和朋友一起逛 街,突然他猛一下甩头,说“飘 柔,就是这么自信”。看得旁人一楞一愣的,他还自鸣得意。

长三:老上海高级妓女,出局常收三块钱 出台费,以此得名。

阿三:排行老三,但上海地方戏或者上海 出品的影视剧作品了,叫“阿 三”的 负面形象居多,总给人猥琐的感觉(贾环就是阿三),和杭州话里阿六头的憨直的潜意识形象有隐隐的对比。

这种特定字“三”组成的习惯用语似乎是上海特有的语言现象,其他尤其是非吴语地区非常少见。

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请指正。

上海话为什么那么火(上海人似乎对文字三特别不友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