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赤头仔(粤语百科反骨仔)(1)

今天的标题图用的是三国名将魏延。为什么要用他?因为他和我们的题目很有关系!因为今天我们所讲的粤语百科“反骨仔的典故,就是出自于他身上!

众所周知,“二五仔”和“反骨仔”都是背叛者,吃里扒外的人的意思。“心存反骨”,意指吃里扒外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叛徒。那为什么“反骨仔”与魏延有关呢?这句粤语是出自于《三国演义》,脑后有反骨、俗成了一句贬义的名词。通常指的是某人本质叛逆、不仁不义、卖主求荣、篡权夺位。脑后反骨这个词最早是出于《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三回。关羽取长沙时,守将黄忠没有用百步穿杨箭术射杀关羽,被太守韩玄捉下问斩。急紧关头,帐外闪进一将、 斩杀了韩玄救下了黄忠。这人正是长沙守将之一魏延。当 关羽引魏延拜见刘备时,孔明却“喝令刀斧手将魏延推出斩首”。刘备惊问为何斩杀献功降将?孔明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经刘备求情,魏延保住了性命,但却一直不受重用。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果然带兵谋反。副将马岱遵照孔明的遗命诱杀了魏延。 从此、魏延与脑后反骨成了反叛与不轨的代名词。往往上司斥责不听指挥的下属、会直言你是魏延再世;你脑后有反骨;反骨仔。

一些人枕骨突起,就具备了反骨的基础,侧面看他们的头像,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同时,反骨也可以指额头特别突出者,叫额前反骨,民间俗称"锛儿头";另一种则是精神性的,是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气质的异端、叛徒、内奸等等。 其实,这些貌似积累了历史的沉淀性智慧很多人都知道,它是靠不住的,但又因为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人们在对现实本质缺乏了解的时候,开始倾向于这些玄乎的说教,一度时候,甚至把它作为了重大选择的指南。

这里,克里斯就不评价三国名将魏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