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在学习生物方面,一般会范一个通病——各个生物知识点的发展史总是记不牢固但是,这确实是高考必考内容,因此生物学发展史不容忽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物学科的十大学科思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学科的十大学科思想(生物学科里程碑)

生物学科的十大学科思想

高一新生在学习生物方面,一般会范一个通病——各个生物知识点的发展史总是记不牢固。但是,这确实是高考必考内容,因此生物学发展史不容忽视。

在这里,我带大家把高中生物必修一接触的第一个《2017生物高考考纲》范围内的生物发展史——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基本路线捋一捋。我们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科学家说起。

1、维萨里:比利时人,从人体解剖入手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法国人,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3、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4、列文虎克:荷兰著名磨镜技师,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等活细胞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虎克和列文虎克必须要分清楚,以及他们做了什么,这是必考点。

5、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1838 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6、耐格里:德国人,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7、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58 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其中考试频率较高的是:虎克和列文虎克的区别,以及他们的发现成果;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德国人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列产生新细胞,即细胞都由老细胞产生。不过我的建议是任何考试都会回归教材,所以最好把这些人的贡献都记忆下来,那就更好了!所以家长和同学们,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