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8世纪,他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就艺术价值而言远远高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吴敬梓得以和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无独有偶的是,巴尔扎克在小说里描写了一个叫葛朗台的吝啬鬼,吴敬梓同样描写了一个叫严监生吝啬鬼。二人并称东西方两大吝啬鬼。葛朗台特点是临死之前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彻底成为金钱的奴隶。严监生则是因为油灯里燃着两根灯芯而不肯咽气。二人简直是有异曲同工之行为。但二人却有本质的不同,严监生的吝啬不是为了自己,他远比葛朗台“高尚”和有道德水准。

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1)


我们现在就来仔细看看严监生为何如此吝啬,严监生有个大哥严贡生,学历比严监生高,但为人处世简直太混蛋了,不是个东西,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土豪劣绅。有人找严贡生借二十两银子,借据写了但二十两却一文钱都没有拿到,此人又找他人钱应了急,后来此人回过头和严贡生要回借据,奇葩在于严贡生居然要人家按借据要求支付利息,理由很充分。严贡生冠冕堂皇地跟人家说,你虽然没拿到钱,却耽误了他拿这二十两钱去放贷。混蛋啊。真是缺德带冒烟。

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2)


严贡生家里养猪,猪不慎走丢到隔壁人家,人家好心把猪送回来,严贡生说这猪和你家有缘,不要了,就以八钱银子卖给了隔壁人家。隔壁人家辛辛苦苦养猪。快过年了猪养大了,准备杀猪吃肉,也是该着这猪一不留神又跑到了严贡生家里,隔壁人家上门讨要,严贡生振振有词地说,这猪原先就是他们家的,想要也行,那就拿十两银子来买。隔壁人家气不过,跟他争吵了几句,严贡生依仗势力把隔壁人家的男主人的腿给打断了。人家自然 不干,以坑蒙拐骗和致人伤残之事去县衙上告,严贡生见祸闯大了,逃亡他地避祸。成了通缉犯。

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3)


照理说,这事和严监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再加上严监生为人吝啬和守财奴性格。肯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严监生是怎么做的呢?但最后正是严监生出面花钱抚平了这件事。刚刚开始那个二十两银子的利息也返回给那人,在这件事情上,严监生的行为很然人意外吧,在严监生的结发妻子王氏身染重疾卧病不起,严监生在给媳妇治病的问题上,很大方,一点不都吝啬。每天都找四五个名医生会诊,用药,都是最贵的最好的,后来媳妇王氏最终去世,媳妇留下几百两遗产、体己钱(私房钱),严监生一点都没有要,得知两个大舅子生活困难,二一添作五,两个大舅子一人一半让他们参加乡试做盘缠用。这样的姐夫现在也不多吧。

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4)


清水哥这么一分析,也许让你觉得严监生不是守财奴更不吝啬,为人相当的不错,但为何留下吝啬之名呢?难道就是严监生看不得两根灯芯?显然不是,原因就在于他受气,大哥严贡生对他的欺压。严监生在你留之际,向两位大舅子委托后事。一再提及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叫他好好读书,最好当进士做官。严监生是老二,在宗法制度上受欺压,学历也不如大哥,所以严监生被大哥严贡生欺负了一辈子。

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5)


所以严监生临死之际,看见两根灯芯引发条件反射。就伸出两根手指。而续弦的妾室赵氏与他心意相通,明白了这一点,书中二侄子询问他伸着两个指头,是不是因为有两笔银子放贷没有没有交代清楚时,严监生的反应是“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而奶妈则问是不是因为没看见两个大舅子有事交代,严监生反应是“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其实严监生的反应是反感。而续弦的妾室赵氏与他心意相通,明白了这一点,掐灭了一根灯芯。严监生死后,大哥严贡生还是欺压严监生一家

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严监生的悲哀在于吝啬一辈子还是给人做嫁衣)(6)


后来,严监生唯一的儿子也因天花不幸夭折,续弦的赵氏原本想要过继长房的侄子,但严贡生仗着长房长子的身份夺去了家产,严监生一辈子受制于长房。吴敬梓真正抨击和讥讽的不是严监生的吝啬和守财奴,抨击的古代的宗族礼法。封建制度。这与严监生的吝啬没有任何关系。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