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祖永乐五年的九月十九日,明成祖对前来朝贡的,旧港头目施进卿的女婿丘彦诚宣布:

大明朝的旧港宣慰司正式成立,并且任命旧港头目施进卿为首任宣慰使,赐给金印、冠服等物。

于是乎,在大明最南端的版图上,出现了一块名为旧港宣慰司的“飞地”。

明成祖为何要设置旧港宣慰司?旧港宣慰司又存在了多久,这里能算做明朝的国土吗?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1)

1、树倒猢狲散的三佛齐国

明朝称谓的旧港,其实就是东南亚的小国三佛齐,位于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东部,又被称为浡淋邦。

要说这个小国也是够足够悲催,他的东边有个强国叫满者伯夷,位于今天的爪哇岛上。这个满者伯夷被明朝称为爪哇,隔三差五就去骚扰三佛齐,并且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的时候,把这个三佛齐给灭国了。

其实三佛齐亡国还跟明朝有关。

明朝初年三佛齐国是个硬茬子,而且不把大明朝放在眼里,甚至还打劫过明朝派往爪哇的使者。这就让朱元璋很不爽,只允许大明打你们,你们还敢跟大明动手:

安南、占城、真腊、暹罗、大琉球皆修臣职,惟三佛齐梗我声教。彼以蕞尔之国,敢倔强不服,自取灭亡。”(《明史·外国五》)

简单翻译下就是,其他国家都乖乖给大明当小弟,为什么你三佛齐当刺头啊?丫就蛋大点的地方,还敢给我耍横,是不是想找死啊?我看属实是给你脸了。

倘天子震怒,遣一偏将将十万之师,恭行天罚,易如覆手。”(《明史·外国五》)

大明脾气不好,你可别招惹我啊,要不然十万大军出动,分分钟砍死你哟。

当然,朱元璋只是威胁一下,并不想真的出兵去吊民伐罪。只是跟旁边的爪哇打了个招呼,听说三佛齐是你在看场子,你可待好好教他做人哟:

转达爪哇,令以大义告谕三佛齐。”(《明史·外国五》)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2)

果这话传到爪哇那里就变味了,爪哇直接出兵灭了三佛齐,很贯彻的执行了明太祖的惩戒意志。其实没有朱元璋发话,爪哇也灭顶三佛齐了,朱元璋的圣旨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爪哇灭亡三佛齐后,就将这里改名为旧港;旧港就是这么来的。

2、华人势力占据了旧港

三佛齐亡国后,尽管陷入了爪哇的统治,但爪哇统治的并不牢靠,这里就是一滩烂泥。尤其是明朝海商海盗势力的介入,硬生生把这里打造成了明朝流亡者的天下,华人成为这里的实际统治者。爪哇势力则退避三舍了。

最早来到这里称王道寡的,是广东南海县的明朝人梁道明。关于梁道明的身份,亦商亦盗,不同资料有不同的介绍。其中编成于明朝中后期,专门介绍外国的资料书《东西洋考》载:

南海豪民梁道明,窜泊兹土,众推为酋。

这里明确说是“豪民”,也就是豪绅之类,但又总是不守法度,而且喜欢压榨盘剥的人。

也可以理解为就是有钱有势的人。

这位梁道明就是出身“豪民”的海商,因为经常出海到爪哇贸易,所以在当地混的风生水起。关键是成为了大财阀,后来为专心经营在爪哇、三佛齐的生意,就拖家带口移民到三佛齐了。

南海梁道明,贸易于爪哇国,久而情熟,挈家住居,积有年岁。”(《殊域周咨录·爪哇》)

梁道明在这里发迹之后,明朝福建、广东等沿海的军民百姓,有不少都下海经商。但多数都是来投奔梁道明,或者请他罩着自己,心甘情愿跟着他混的:

广东、福建军民从之者,至数千人。”(《明太宗(成祖)实录》)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3)

梁道明在旧港的势力逐渐壮大,也逐渐从财阀像军阀转型了,被当地了明朝子民推举为头目

后来梁道明逐渐在旧港打下地盘,爪哇势力也就暂时退却,旧港就实际上被华人统治了。但旧港的地盘跟原先的三佛齐国相比,还是要小了点的,可这依然是很了不起的战果。

而在梁道明占据旧港的过程中,为他出了最大力气的,就是他的副手施进卿。

时间来到了明成祖永乐三年,正月二十五日的时候,朱棣派遣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出海前往旧港招抚梁道明等人归顺。

这是怎么回事嘞?

原来之前指挥孙铉出使海南的时候,偶然遇到了梁道明的儿子梁二奴,这才得知了旧港的情况。于是孙铉就带着梁二奴来到京师,向朱棣汇报当地的情况,于是朱棣下旨派人招抚梁道明。

到了这年十一月的时候,行人谭胜受、千户杨信等,终于从旧港回国了。他们不但带来了梁道明的朝贡礼品,还把梁道明本人给带过来了,看来明成祖的招抚很有效果。明成祖也很实在,对梁道明进行了封赏,但只是给了些财物,而没有赐予他官职。

梁道明父子也就回归大明了。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4)

3、陈祖义是旧港宣慰司的牺牲品

虽然第一代扛把子离开了,但旧港还是归华人统治,因为副手施进卿顶了上去。梁道明回归大明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身后事,把所有的势力交给施进卿搭理。

(梁)道明随(谭)胜受来归,留副酋施进卿代领其众。”(《东西洋考》)

虽然施进卿得以转正,但是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旧港又来了一伙明朝势力。而且武力值比施进卿一伙强太多,这就是著名的大海盗陈祖义,他们也在旧港站稳脚跟了。

郑和下西洋时的翻译马欢,在航海记录《瀛涯胜览》里记载,陈祖义也是旧港的“土著势力”:

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充为头目,甚是豪横。

嗯,海盗嘛,哪有不豪横的?不豪横的人,还能当海盗嘛?

陈祖义在旧港站稳脚跟后,虽然与施进卿有利益纷争,但远没有到火并的地步。毕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而且还是要讲些武德的,不然谁都在这立不住脚。

但到了永乐五年的时候,陈祖义就开始了作死之路。郑和下西洋经过旧港的时候,就派人招降陈祖义,陈祖义假意归顺,但暗地里准备阴了船队。

和至旧港,遇祖义等,遣人招谕之。祖义降诈降,而潜谋要却官军。”(《明太宗(成祖)实录》)

关键时候,施进卿找郑和首告了,郑和这才得知陈祖义的阴谋。如果没有施进卿的报信,历史很可能就会改写,至少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得改写。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5)

有施进卿者,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瀛涯胜览》)

施进卿承认有赌的成分,但他赌对了,押宝给郑和,一下子就赚大发了。毕竟施进卿既然知道内幕,那陈祖义自然是拉过他入伙的,不然这么机密的事,施进卿怎么可能知道?

那施进卿就有两个选择了,要么被陈祖义拉下水,打劫郑和船队,反正天高皇帝远,白捞一笔就跑;要么就去找郑和首告,坚决站在大明朝使者这边,对陈祖义的阴谋进行揭露。到时候给大明朝立下一功,照样也能得到封赏,而且拿着更踏实了。

施进卿当然选择站队大明朝了;于是陈祖义的势力被团灭,他本人也被郑和押往京师。郑和临走的时候,施进卿派遣女婿丘彦成,跟随船队带着公屏去大明,找明成祖好好表了一番忠心。

施进卿的重心没有白表,明成祖很高兴施进卿的“投诚”,尤其是干掉陈祖义这个大海盗。再加上施进卿重礼朝贡,所以明成祖宣布设立旧港宣慰司,并且任命施进卿为首任宣慰使,赐给金印、冠服等物。

旧港宣慰司正式建立。

但旧港宣慰司能算是明朝国土吗?理论上确实是明朝国土,应该被纳入明朝版图的。

因为这里的百姓主要是明朝子民,就连统治者施进卿,也是来自广东的明朝人。

但要论实际统治的话,当然不能算明朝国土了。因为明朝没有向这里派遣一兵一卒进行驻守,也没有派遣一官一吏进行管辖,也没有在这里进行税收,并不具备统治的基本形式。

更像是对向化外番的一种册封,而且对明朝与旧港宣慰司的关系,明朝也是以朝贡进行概括。多少是没当亲儿子看待的。

明朝的宣慰司其实也算是一种羁縻统治了:

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明史·土司》)

明朝建立初期,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了招抚,只要是愿意归顺明朝的,就在当地建立宣慰司。宣慰司就由当地土官担任,具有较高的自治能力,明朝一般也很少进行干涉。比较有名且典型一点的,就是杨应龙家世袭的播州宣慰司,给万历三大征画上了句号。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6)

旧港宣慰司相对与内地的宣慰司,明朝能进行的统治力就更松散了,其实基本就是当“外番”对待的。甚至明成祖也没把这里当明朝国土看,顶多是就是多了个小弟而已。

比如永乐十一年九月的时候,爪哇西王派使者到明朝进贡,就跟明成祖讨论了旧港的归属问题。爪哇西王根据当时的传闻,得知满剌加国(马六甲),找明朝索要旧港的领土。所以就让西王红眼了,也对旧港提出的索求,甚至想跟明朝交恶:

比闻王以满剌加国,索旧港之地,而怀疑惧。”(《明太宗(成祖)实录》)

明成祖就安慰爪哇西王说,朕绝对没有说过要把旧港,交给满剌加国的意思。你可别听外人瞎哔哔,朕对你们爪哇可是很够意思的,可放一万个心吧。

当然,尽管明成祖也没明说,要把旧港交给爪哇管理,但实际上爪哇势力不断侵入旧港。甚至还成了旧港宣慰司的宗主国,明成祖对爪哇王说的话,其实算是一种默认了

然进卿虽受朝命,犹服属爪哇。”(《明史·外国五》)

其实早在三佛齐存在的时候,这里就是爪哇的势力范围,旧港宣慰司成立后,爪哇依然盯着这里。虽然自己不能下口吃,但毕竟这里是自己罩着的,所以决不允许其他势力靠近。就先养着呗。

旧港宣慰司其实是两头“称臣”的命。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7)

但那时候明朝的国势正盛,所以爪哇也没敢乱来,收个保护费就成了。

4、旧港宣慰司的终结

自从明成祖册封施进卿为宣慰使后,差《明太宗实录》,旧港宣慰司只来朝贡过一次。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旧港宣慰司,各遣使贡马,及犀象方物。”

就是给明成祖从了些当地的稀奇动物。

此后旧港宣慰司就下线了,直到永乐二十二年才上线,而且还不是来进贡的,是来讨封的。

施进卿在永乐二十一年病死,但是根据当地传统,头目死了之后,位置不传给儿子,而是要传给女儿。所以施进卿死之前,直接把宣慰使的位置,给了自己的女儿施二姐。

本人死,位不传子,是其女施二姐为王。”(《瀛涯胜览》)

那施进卿的儿子施济孙可就不乐意了,照理说父死子继,那不应该是我接班吗?但是他又斗不过施二姐,于是就来找明朝爸爸求援了:

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

这个施济孙也是很有心计,特意派了丘彦成来请封,当时就是这个丘彦成来替施进卿讨封的。不过丘彦成是施进卿的女婿,而施二姐又是施进卿的女儿,不知道这俩人是不是夫妻。按理说不应该是夫妻,毕竟哪有丈夫坑媳妇的,自己媳妇当老大不香吗?

而且施济孙说宣慰使的金印被火烧毁了,估计就是被施二姐保管着,所以干脆就撒谎再要一颗。明朝方面也没有去调查,只是根据管理进行册封,让施济孙世袭了宣慰使职务。而且重新赐给金印、冠服等项。

然后就让郑和去册封了。

郑和来到旧港之后,才查明了施二姐担任扛把子的实情,于是尊重其风俗。并没有册封施济孙,而是宣布由施二姐担任旧港宣慰使,施二姐获得大明朝的站台。

此后不甘心的施济孙,又跑到日本、琉球等国求援,但都没有获得支持。

施二姐也就成了旧港宣慰司的第二任宣慰使。

但此后旧港宣慰使与明朝仍然没有多少互动,基本是出于挂机的状态,查成祖之后的《明宣宗实录》,也仅有两处交往事迹。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8)

其一、旧港宣慰使前来朝贡;

明仁宗洪熙元年闰七月的时候(其实是明宣宗在位),旧港宣慰司遣使朝贡,但诡异的是前面的国名:

爪哇国旧港宣慰司,遣正副使亚烈、张佛那等,奉表贡金银香象牙方物。”(《明宣宗实录》)

这里明确说旧港宣慰司是爪哇国的,可见爪哇国已经对旧港渗透很厉害了,直接说旧港宣慰司是爪哇国的。而且旧港宣慰使派来的正使叫亚烈、副使叫张佛那,怎么看都不是明朝人。可以推测此次朝贡,应该是旧港宣慰司,在爪哇操控下的试水。朝贡打着爪哇国的名义,让爪哇国的使者担任,来窥视明朝的态度。

如果明朝质疑发难,那就说明明朝很在乎旧港,如果不管不问、置之不理,那就可以大胆的入侵了。结果明宣宗没有反应,那爪哇可就不客气了。

其二、明朝给旧港赏赐;

宣德五年六月的时候,明宣宗让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告诉西洋各国,大明现在是我在位。还有谁不清楚啊?不清楚的话我让郑和告诉你,没事多来大明磕个头,朕给你们赏赐哟。

尔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闻知,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赉诏往谕。”(《明宣宗实录》)

而这些“番国”里,就包括旧港宣慰司;尽管旧港宣慰司被单独开列,但是可见明朝对旧港的态度,也就是高于一般番国,但还是没有给予过多关注。

此后就再没有任何互动了。

当然不是旧港宣慰司又挂机了,而是直接被销号了。

明英宗正统五年的时候,这里被满者伯夷国吞并,旧港宣慰司也就成为历史了。

从永乐五年设立,到正统五年结束,一共存在了37年,前后有两任宣慰使。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9)

尽管旧港宣慰司没有了,但是明朝在这里的华人势力,并没有因此消退。嘉靖年间的广东海道张琏被官军追到旧港,便在这里站稳脚跟,形成一股割据势力,存在到万历年间。

商人诣旧港者,见琏列肆为蕃舶长,漳、泉人多附之,犹中国市舶官云。”(《明史·外国五》)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明朝三宣六慰都是哪里(明朝设旧港宣慰司始末)(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