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课上我都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总想找机会让我们的几个学困生出彩。但是他们带给我的只有噩梦,我付出的心血和时间都打了水漂,他们还私底下兴高采烈,因为他们没有“屈服”。
今天的课堂上,我告诉学生用一分钟时间复习三首古诗。我发现李鑫宇慢吞吞地把数学书放了,才拿出语文课本,别的同学都背了两遍了,他还在问同桌《竹石》作者叫郑什么来着,同桌嫌他烦,就大声地告他:郑燮(xiè),我都教你几次了,你怎么记不住,课本上有拼音,你就不看吗?
我看着他不能熟练地背,还打扰同桌,火就在心中烧了起来:李鑫宇啊!老师每天上课关注你,请你在课堂上背,昨天你还能背下来,怎么现在又结结巴巴了?你不好好好背,为什么要扭来扭去妨碍别人呢?老师真想揍你!
我想起了《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里的两种沟通语言:豺狗式语言和长颈鹿式语言。豺狗式的语言充斥着批评和指责,看不见自己和他人的真正需求;长颈鹿式语言是理解和接纳的语言,能够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不应该生气和愤怒,我该理解和接受李鑫宇,我又想起了上个学期末时的情景,从上个学期末到现在,我都在用这三个关注来帮助学困生。
一、经常关注
李鑫宇、冯鑫烁、张骐丙这三个同学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就是不进步,作业不交,上课从来不记笔记,就连基础的生字词也懒得写,我是无计可。期末考试快来了,这三个同学的成绩上不去,全班都会受影响,还会排倒数。我反复琢磨:我的最终需求是要他们进步,而不是批评指责他们,如果在学校的课堂上他们能把基础的生字和古诗背会,可能会考出个“合格”
在复习课上,我每天叫这三位同学上黑板写生字,每天写每天都有大半写错的,我很想发作,但是想想我得需要,只好忍着。今天写错了,改了,明天再写,我不发火,也不评价他们,只是找出写错的,他们改完回座位,反正每天他们三个都有机会被我关注。
二、持续关注
过了几天,我改变了策略。当我叫他们三个听写生字时,只要有写错的,我就告诉他们不仅要改正,而且还得改会,写错的字经过改正就一个也不能错,一次写不会就一直写,写到写会,向我报告,我抽查他们,全对为合格。他们一节课就在黑板上写,写满一大片擦掉再写,写到下课。下课后我给其他同学布置了作业,再次抽查他们的生字,只在写错的字里抽上三四个。当他们合格时,总会长长舒一口气。
慢慢地,每当我听写同学们生字时,他们三个就自动走上黑板,虽然还是会写错,但是他们好像很愿意上黑板写字,因为我不像以前一样总是发火、指责,还因为上黑板写生字总比坐在座位上强,听课听不进去,还不能说话乱动,很是难受。写字时,还可以活动筋骨,站在讲台上还不用回答问题,也不用做练习题,好处不少。
我就是这样持续地关注着,只要有听写,非要让他们写对为止,哪怕他们一节课只是写字。情况发生了好转,他们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缩短了,原来写一节课,后来写少半节课,他们在进步。
三、不带情绪地关注
这三位同学写错字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生气,要忍住,他们开始进步了,现在写对的字变多了,只是少部分错,只要写对了就行,不要硬性让他们一次性写对,我得需要是他们会写,课堂上写对也行。
每次写完,他们就把粉笔递给我,让我给他们判。我把写错的字全了起来,如果写对得多了,我会告诉他们:你写对了8个,你写对了6个,你写对了9个。把写错的改过来。他们领到改写的任务就写起来了,我则开始讲课。课讲到半中间,其中一个就过来和我说写会了,我告诉他写会和可以互相听写,三个人都写会了再向老师汇报。后来,我把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擦了一半,叫他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写会生字写古诗和日积月累部分的东西。他们互相听写,相互批改,相互纠正。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张骐丙由原来的待合格进步成了合格,冯鑫烁由原来的合格变成了中等,李鑫宇也进步了。李鑫宇原来作业写不下,日记更不交,我告诉他可以从写一句话开始,他开始写一句话日记,现在能写一段话。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我的妈妈》:
我有一个很美丽的妈妈。妈妈长着一个尖尖的鼻子,和一双花瓣一般的眼睛,和一头乌黑的头发,还有一张瓜子脸。
她和我一样都是那么的喜爱花,妈妈养的花个个是那么的绿意怏然。妈妈很忙,每天全要去超市上班,她回来的时候背很痛,还会让我给她捶背。
她也会和我一起写作业,我有不会的题时,她总会耐心给我讲这道题怎么写。
这就是我的妈妈。
今天的古诗默写,张骐丙写得最快,他有几个字写不来,就不断地用手敲脑袋,就是想不出;冯鑫烁写完,我画出错字,又告诉他把每首诗后两句的意思写出来;李鑫宇写得最慢,他写字的速度一向慢,我以为他写不出来,出乎我的意料,他三首诗都写了下来,只是错了两个字。
我看到学困生也愿意学习,就是学习的速度慢,对自己没有信心。长期以来,他们在同学们的眼中留下的是偷懒的印象,他们自己也习惯了这个样子。我把他们从大家中提出来,三个人变成了一条线,才开始动起来,还不互相监督和比赛。
以后我该继续尝试观察学困生的行为而不贴标签,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写不对但渴望被老师尊重;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真正需要,他们也许需要老师给个机会,再尝试一下;我要真诚地提出建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提供选择的余地。我该继续采用“三个关注”法帮助学困生们。
这里是:云顶上看教育,常反思课堂,爱直言不讳,期待您的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