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内,29.9亿人次将踏上旅途,汇聚成“流动的中国”今年春运客座总能力比去年增长5%以上,其中高铁动车组增长17%以上;投入81万余辆营运客车、2100多万个客位;客运船舶运力达2万余艘,约100万个客位;预计安排航空班次53.2万班,比上年春运增长约10%(人民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春运是谁让你的归途多了一份温暖 让回家的路洒满阳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运是谁让你的归途多了一份温暖 让回家的路洒满阳光

春运是谁让你的归途多了一份温暖 让回家的路洒满阳光

40天内,29.9亿人次将踏上旅途,汇聚成“流动的中国”。今年春运客座总能力比去年增长5%以上,其中高铁动车组增长17%以上;投入81万余辆营运客车、2100多万个客位;客运船舶运力达2万余艘,约100万个客位;预计安排航空班次53.2万班,比上年春运增长约10%。(人民网)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到了,于是,我们的乡愁越来越浓,回家过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温暖叫回家;有一场熙攘幸福的旅行叫春运。从本周开始,到3月1日,最具中国特色的“年度大戏”——2019年春运将连续上演40天,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

“春运”是中国的专有名词。有专家指出,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1981年3月10日,“铁路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随着上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出现,春运遂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激越的“交响乐”。斗转星移,数十年演进,“春运的脚步”与“改革的车轮”始终同频共振。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运是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从人在囧途“一票难求”,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走得了”,再到如今的平安、便捷、温馨的“走得好”,春运不再是单纯的抵达,而是让回家的路越来越暖,春运的每一点进步,都映照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曾经,购买春运票需要通宵排队,而如今12306网站和各种火车票代售网点,让买票成了只需要动动手指的事,尽管有时还是需要“抢”,但购票体验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同时,持续推出众筹列车、接续换乘、自主选座、微信支付等便民措施,为旅客顺畅出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往,绿皮车还是占据绝对主力的交通出行工具,但如今高铁已经承担运输的主力军,同时“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完善,私家车的普及,使人们的春运出行有了更多选择。曾经,泡面几乎是旅客春运路上的唯一选择,而今天不少高铁上,人们已经可以叫外卖等等,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社会进步,也让每名旅客的体验更美好、更舒适、更便捷。

回家过年,是我们的文化守候。春运,是一部浓缩的“奋斗让生活更美好”的时间简史。改革开放经历了40年,如今的春运也经历了风风雨雨40载,已经成为流动中国的最好画卷。人们对春运的观感,累积着改革的获得感。一个顺利回城的座位,不仅仅意味着舒适,也体现着机会的风向标;一趟能载着回城务工者的高铁,不仅意味着便捷,更意味着双向输入输出人力资源的通道会有更多的资源。新时代的春运,不仅意味着旅客对出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意味着春运服务也越来越注重细节、更加体贴。

一年一度的春运让每个人从走得了,到走得快,再到如今走得好,这正是诠释社会进步的最好体现,使得回家的路上洒满阳光。(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