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演的《虎啸龙吟》正在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壮举。演到魏延献计“子午谷”奇谋,说让他带5000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魏军一定没有防备,他先拿下长安,然后诸葛亮帅大军跟上,关中地区就占了,“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就成功了。但是诸葛亮说这样太危险,没有采纳。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把自己这个人才给埋没了。看到这段很多人都会有和魏延一样的想法。魏延这么好的建议,诸葛亮不用,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从古到今一直有人觉得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意见是个重大失误。真是这样吗?要想揭开这个谜,我们还是先看看诸葛亮伐魏是怎么打的吧。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1)

诸葛亮拒绝魏延

诸葛亮伐魏每次出兵都是十几万大军,当年蜀国全国人口不到一百万,十几万大军,超过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几乎带走蜀国全部成年男子,被后世一些评论称为“穷兵黩武”。但是仔细推敲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倾全国之力北伐,虽然每次结局都是失败,但是没有一次使蜀国兵力遭受到重大损失。与魏国之间没有打过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诸葛亮“六出祁山”非常有名,但是具体说起来,却没有一个像三国前期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那种叫得响的战役。史书和演义里浓墨重彩的“失街亭”、“木牛流马”都是关于后勤的,而不是关于战场的。看看战争地图就更有意思了,虽然每次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浩浩荡荡出征,但是诸葛亮伐魏从来没有出过陇右地区,基本不与魏军主力决战,每次出征过程往往都是带着十几万大军出去溜一圈,占几个小城,然后带着城里的居民和有限的战利品班师。

第一二次伐魏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2)

第四、五次伐魏

有人说蜀、魏没有爆发大战是司马懿坚守不出,不敢与诸葛亮决战造成的,那我们就看看司马懿坚守不出多长时间呢?我们以第二次北伐为例,229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不得已退回汉中。你要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益州各地集结兵力和粮草到汉中就需要多长时间?战场陇山一带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不然诸葛亮也不用发明“木牛流马”了——从汉中到战场都需要二十来天的时间,结果打了二十天就撤了,这简直就是“闪击战”啊。古代由于缺乏重武器,有城墙的城防易守难攻,攻城战往往都是长期围困战,一围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例如著名的蒙古南宋襄阳争夺战打了38年,每一个具体战役都是持续数年以上。诸葛亮五次伐魏前四次集中在228年到231年的三年之间,三年打四次,每次打不了多长时间就撤,过不久再来打,还不够折腾的呢。最长的一次伐魏之战就是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从四月打到八月,也只有四个月的时间,而且一出陇山就在渭水南岸扎营、种田,没有进攻的意思,说是司马懿不出战,司马懿估计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分明是你来进攻的我只是防守,为什么倒成了我不出战?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3)

司马懿冤啊

有人说,诸葛亮几次伐魏不成撤军是因为粮草不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战争一个基本公理,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的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如果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那么大,那么干嘛不等粮草准备充足再出兵呢,一次拿下?而且一次伐魏因为粮草不足失败,不能每次都不吸取教训吧,从哪跌倒,就再哪多摔几交,怎么看也不像万人敬仰的诸葛武候啊。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4)

武侯祠,后人对诸葛亮无限敬仰

那我们就奇怪了,诸葛亮这么个打法究竟在玩什么把戏呢?每次都是摆足架势,但是打一打就退,过不久再来,打得不急不缓,从来没胜过,但是好像也没败过。不像是想灭了魏国,倒像是跟魏国“逗你玩儿”。 诸葛亮算不算军事家似乎有争议,但是算作伟大政治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刘备集团就是按照他的战略部署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就。在他身后,蜀国也基本还是按照他的治国方略在运行。所以我们都能看得出来的问题,诸葛亮肯定能看出来,问题是,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我们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我们先来把这几次诸葛亮伐魏的特点总结一下,就会发现这几次伐魏都有一些共同点:第一,全国兵力倾巢出动;第二,选择战场都不远离汉中根据地,围绕陇山地区,不深入关中平原。第三,不与主动与魏军主力决战,第四,一旦战况不利立即撤退。这些特点能看出什么呢?看出诸葛亮既要打仗,又不要真的打仗。换句话说,只要战争的形式,不要战争的结果。要蜀国既处于战争状态又不不能遭受战争带来的损失。 那诸葛亮处心积虑设计这么复杂的游戏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苦撑待变”。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5)

荆州的重要位置

这四个字是不是有点眼熟啊。对,老蒋被赶到小岛上以后就天天说这四个字。我们对比看看当时蜀国和老蒋时期的小岛就会发现,诸葛亮和老蒋的处境还真是差不多啊。刘备集团好不容易占了荆州又占了益州,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隆中对》,就是要以此为根据地,等到“天下有变”,在从荆州和益州两线出击,夺取中原。本身这就是一个“防守反击”的战略。但是这个战略没等到充分实施,天下没有变,蜀国自己先变了,先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丢掉了蜀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然后刘备把蜀国精锐主力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全部赔掉。主要地盘丢了,主力军队被消灭了,跑到偏远地区苟延残喘,这简直就是和老蒋的处境一样一样的啊。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就写“益州疲弊”那绝不是谦虚,益州是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要钱没钱,是真疲敝啊。在这种状态下,《隆中对》已经没有办法实施了。但是诸葛亮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政治家是绝对不甘心“偏安”西南边陲的。那怎么办呢,只能“苦撑待变”了。维持一只庞大军队,然后等待魏国自己出问题,或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再卷土重来,挺进中原。所以诸葛亮的战略应该是一个防守的战略,而不是进攻战略。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也都是他苦撑待变防守战略的一部分而已。所以诸葛亮每次伐魏,都是点到为止。他所带的十万大军就是他的全部本钱,在天下有变之前,诸葛亮不能把本钱赔进去,赔进去蜀国就真完了。所以诸葛亮绝对不会去拿老本冒险的,占便宜就打,吃亏就撤,成了诸葛亮伐魏的一个基本战术。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6)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那既然这样,干吗还要伐魏,不打不行吗?还真不行。不打“苦撑待变”也撑不下去。“苦撑待变”首先就是自己内部不能出问题。但当时蜀国内部是很有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和老蒋当年的问题也差不多,蜀国是一个外来政权,统治集团基本都是“外地人”。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集团,蒋琬、费祎、董允……基本都是诸葛亮的荆州老乡。实际掌握军队的武将集团,赵云、魏延、姜维、邓芝没有一个是益州本地人。益州本地人根本进不了统治核心集团。蜀国统治集团的基础从一开始就十分脆弱。最初的合法性完全来自于刘备那来历不明的“皇叔”身份,自封为汉帝国的继承者。后来这点合法性在汉献帝禅让曹丕后,也在理论上崩塌了。剩下的就只有暴力了。所以史书上记载诸葛亮治蜀以“严苛”著称。这倒不是诸葛亮心狠,而是他没有办法。本来就是外来政权,本地的势力就不是发自内心的支持,诸葛亮为了实现政治理想,维持庞大军队,要把蜀国很弱的国力用到极限,要不停的加税加派,肯定引起更大的不满,只能用严刑酷法压下去。但是和平时期严刑峻法是维持不长久的,秦亡的教训殷鉴不远。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7)

蜀汉四英: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伟大政治家诸葛亮就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有限战争。前文说的诸葛亮伐魏战争的四个特点就都有合理解释了。第一,全国兵力倾巢出动。诸葛亮就是要把全国精壮人口全部从益州带走,这叫釜底抽薪,益州没有精壮人口,当地势力想造反都没法造!不稳定因素都带出来打仗,一打仗,第一有军功可以升官,第二有缴获可以发财。所以就把这不稳定因素都控制住了。因为常年有战争,那所有的苛政也都有了合理解释,战时吗,情况特殊,保家卫国最重要,百姓牺牲一点也是应该的么。丞相在前方为了国家和魏国拼命,你们在后方舒舒服服待着还好意思挣自己的那点待遇问题吗?

打仗既然是为了达到稳定内政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还必须保证不能有大量的伤亡。要是跟着诸葛亮出去的部队在前方全军覆没,留在后方就是只剩老弱也得跟你外来政权拼了。所以战场就在家门口;不与主动与魏军主力决战;一旦战况不利立即撤退,就更好解释了。全国的精壮人口都在这了,也就这十来万人,魏国军队有五十多万人,都拿去拼了也不够啊。为了避免伤亡当然不能真打了,比划两下意思到了就行了。

虎啸龙吟诸葛亮让魏延埋伏曹真(里诸葛亮拒绝魏延奇谋的真正原因原来是为了这个)(8)

司马懿统帅的部队只是曹魏部队的一部分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再看魏延献计“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会采纳吗?当然不会了。所谓子午谷奇谋,是一个和魏国拼了的计划,是一个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真了的计划。是一个大赌局,而且自己手里没什么筹码。完全不符合诸葛亮的既定战略方针。所以听起来再有道理诸葛亮也不可能采纳。让诸葛亮为难的是,还没法把真正不能采纳的原因说出来。诸葛亮总不能说“你快算了吧,本来伐魏就是假的”吧。所以当时的场面一定是大家都觉得魏延说得有道理,诸葛亮不许又说不出道理,搞得大家都对诸葛亮产生了怀疑,诸葛亮一定很尴尬。魏延作为下属真的是不合格,只顾表现自己,让领导下不来台。所以魏延在蜀国一直郁郁不得志,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也是有原因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