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有一段空城计,想必已经是妇孺皆知了,早已成为很多影视文学作品的热点题材了,想想马连良先生的唱段真是精彩啊!最近热播剧集《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中也有“空城计”的桥段,老戏骨吴秀波和王洛勇的飙戏也很精彩。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神对谈中,诸葛亮吓住司马懿的不是什么军事实力,而是曹魏内部的权力斗争,用“兔死狗烹”的结局给司马懿一个冷峻的事实分析。

虎啸龙吟诸葛亮救了谁(虎啸龙吟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1)

空城计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蜀军在街亭失守之后,迅速败退,司马懿率军追击,追至西城,却发现淡定自若的诸葛亮,“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遇到如此淡定的诸葛亮,反而吓住了,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王洛勇版空城计

不过,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虎啸龙吟》中的“空城计”都是文学的虚构,历史上诸葛亮没和司马懿这么玩过。一般认为的权威三国历史《三国志》并无“空城计”的记载。同样,《资治通鉴》及研究三国一段历史的宋代唐庚的《三国杂事》、陈亮的《三国纪年》,明清之际无名氏的《三国志辨误》,清代学者杭世骏的《三国志补注》、侯康的《三国志补注续》、梁章钜的《三国志旁证》、潘眉的《三国志考证》、周寿昌的《三国志征遗》等也俱未提及“空城计”一事。

更为重要的证据是,司马懿也没有参与街亭之战,张郃攻街亭的时候,司马懿已经回洛阳了,所以更无可能在西城与诸葛亮玩什么空城计。此外,诸葛亮在街亭战败之后,就裹挟三郡百姓,迅雷不及掩耳地撤回了汉中。

虎啸龙吟诸葛亮救了谁(虎啸龙吟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2)

《三国志》

不过,有一本叫《蜀记》的书中却记载了一段诸葛亮玩的空城计,据说章武三年,诸葛亮上出师表之后,“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这时候,司马懿率二十万兵马去迎击诸葛亮。这时候,诸葛亮所守之城“兵少力弱”。司马懿大军到来的时候,诸葛亮却“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慢,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司马懿看到这样,以为有埋伏,于是撤军。

这段描述是没有其他史书参考的孤证,恐怕也是编出来的,或许就是《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原型。其实,在汉末三国时代,真的有类似“空城计”的经典战例。根据《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还是曹操时代,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干掉之后,曹操出兵欲争夺汉中。

虎啸龙吟诸葛亮救了谁(虎啸龙吟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3)

吴秀波版司马懿

曹军的运粮队经过北山下的时候,被黄忠派兵劫了,赵云带领数十名骑兵出来接应黄忠。此时,正好赶上曹操大军来了,赵云人马遭到曹军前锋冲击。赵子龙真是猛将,凭着一股猛进冲过曹军阵地,曹军居然怂了。不过,毕竟曹军人多势众,赵云人马太少,很快就被曹军包围了。

赵云率众退回营围(亦称“围”,即土木所筑防御设施,犹堡垒之类),坚守待敌。赵云知道自己兵少力弱,于是玩了一个花招。赵云将营门大开,“偃旗息鼓”。但是曹操天生疑心病,“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躏,堕汉水中死者甚多”。这才是真正的空城计,不过不是守城,而是守营地,故可称为“空营计”。此战之后,刘备才说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虎啸龙吟诸葛亮救了谁(虎啸龙吟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4)

赵云

在历史上,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空城计”的奇谋战例。譬如唐玄宗的时候,吐蕃攻陷瓜州(今敦煌),唐朝守将王君焕战死,朝廷命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督率残兵败将修筑瓜州故城,也就是旧城,作为防御吐蕃的据点。残兵破城,怎么抵抗吐蕃大军。张守珪也玩了一出空城计,他“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这是《旧唐书·张守珪传》中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