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篇第十六」1-1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待续)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参见孔子说:“季氏将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让它主持蒙山祭祀,且它地处鲁国疆域之中,其君乃国家重臣,凭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那是季氏的想法,我们两都不想那样做。”孔子说:“冉求啊,周任有句话说:‘能尽其力,方可就职;不能尽力,即当离职。’见人站不稳也不搀扶,见人倒在地也不扶起,那别人要你辅佐何用?你的话确实错了!老虎野牛从笼子里逃脱,龟甲美玉在匣子里毁坏,那是谁的责任呢?”(待续)

【注释】

“季氏”,鲁桓公后裔,姬姓,鲁国三桓之首,世袭鲁国正卿,把持鲁国大权。

“颛臾”,音“专于”,古国名,临近季氏封地费邑。受封于周天子,主蒙山祭祀。由于国小势弱,春秋时成为鲁国附庸,后被楚国所灭。

“冉有”,姓冉,名求,故后文孔子称其为“求”。字子有,故又称“冉有”。孔子弟子,小孔子29岁。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极富才干,曾任季氏的家臣总管。

“季路”,即子路。姓仲,名由,故后文孔子称其为“由”。孔子弟子,小孔子9岁。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亦曾为季氏的家臣总管。

“有事”,此处是有战事、用兵的隐语。

“无乃”,表示委婉的反问。意即“难道不是、岂不是”。

“尔是过”,即“过尔”的倒装。“是”,此处表示倒装,帮助宾语提前。类似用法如“唯你是问,唯命是从”等;“尔”,指冉有;“过”,怪罪、责怪。

“东蒙主”,主持蒙山祭祀。“东蒙”,蒙山古称;“主”,通常认为是指主持祭祀。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因其为君主所祭拜,故后来用以指代国家。

“夫子”,古时对卿大夫的尊称。季氏为鲁国正卿,故冉有尊称其为“夫子”。

“周任”,人名,据说为古之良史。《左传》亦载有其部分言论,如“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以及“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

“陈力”,施展能力,意即能尽其力。“陈”,陈列、施展;“力”,能力。

“就列”,归于朝臣之列。意即就位、任职。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见人倾倒也不搀扶,见人跌倒也不扶起。“危”,不正,引申为“站立不稳”;“颠”,仆倒,倒下;“持”、“扶”同义,搀扶、支持、帮助。

“相”,助也,辅佐、辅助之意。

“兕”,音“四”,古时一种似牛的野兽。一说即为野牛。

“出于柙”,从笼子里逃脱。“出”,逃脱;“柙”音“匣”,关野兽的木笼。

“龟玉”,指龟甲和宝玉。古代认为是国家的重器。

“椟”,音“读”,木柜,木匣。

【评析】

这一章比较长,我们将它分作两部分来讲解。今天先讲上半部分。

季氏想要攻打临近其封地费邑的小国“颛臾”。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有都仕于季氏,二人便向孔子通报此事。孔子认为,“伐颛臾”实属不义。第一,颛臾受封于先王,主蒙山祭祀,其封国之存立有正当性,此其不可伐也;第二,颛臾乃蕞尔小国,又在鲁国邦域之中,势单力弱,此其不必伐也;第三,颛臾之君受封于周天子,乃国家重臣。即便有罪,亦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非季氏所当伐也。这个道理,子路未必看得明白,但冉有应当能够懂得。且冉有身为季氏家宰,明知主公所行不义,却不加以劝阻,甚是不该。所以孔子单单责备冉有道:“求,无乃尔是过欤?”

冉有见老师责备,连忙辩称“伐颛臾”是“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然而此言差矣!因为出仕为政,理当“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良史周任的这句话,与孔子的“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冉有既为季氏之臣,便当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如此方合“臣事君以忠”之义。所谓“忠”,即为人谋尽心竭力,亦即孔子所谓的“敬事”。当然,“臣事君”必须要在合乎道义的基础上进行。就是说,人臣应当“以道事君”,“陈力就列”。若人君坚不行道,人臣无以尽力,就应当“不能者止”,主动离开。因此,要么尽职,要么离职。既不尽职,又不离职,便是尸位素餐、忝居其位,此绝非君子所当为也。

古时的乐师都是“瞽者”,也就是盲人。那时没有导盲犬,都是以助手在旁协助。这个助手就叫做“相”。盲人目不见物,容易失去平衡、站立不稳。这时,一旁的“相者”就应及时伸手搀扶,这是作为“相者”的责任。若眼看乐师就要摔倒也不上前搀扶,看到乐师倒在地上也不帮忙扶起,那要“相者”何用?冉有坐视季氏有过而不扶持,便如“相者”“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人臣的辅佐之义何在?老虎猛兽从笼中脱逃,龟甲美玉在匣中被毁,那不是监管人的过失又是谁的过失呢?(待续)

论语经典解析(善读论语1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