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1)

知名蛋品企业黄天鹅母公司凤集食品获得6亿融资,让大众关注起了可生食鸡蛋。可生食鸡蛋和预制菜有些相似,二者都是由来已久,但近两年才受到瞩目。后者被称为万亿风口,前者是否也有起飞的机会?

品牌多、销量旺,何以广受欢迎?

发哥拍电影时,曾一口气生吞12个生鸡蛋,给年幼的小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生吃鸡蛋是个啥感受?随着可生食鸡蛋的大火,这一问题得到了解答。

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2)

小编在电商平台中搜索,发现兰皇、黄天鹅、圣迪乐村等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推出了可生食鸡蛋,此外还有一众知名度不高的品牌,例如神丹、同纯等。各品牌旗舰店显示,“冠军”产品单价在50-80元间,月销量基本在3000人次以上,粗略一算就是二三十万的收入,而这还只是单一网络平台的数据。

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3)

《中国可生食鸡蛋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中高端鸡蛋的消费群体正持续扩大,2020年近80%消费者购买过1.5元/枚及以上价格带的中高端鸡蛋,在这其中可生食鸡蛋占据近50%的份额。

一款鸡蛋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小编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公众在饮食上有更充足的预算,更愿意追求食材多样化。正如各种网红零食的火爆其实都离不开公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二是消费者仍存在“进口货就是好”的迷思。可生食鸡蛋源于日本,多见于国内日式餐厅,不少人潜意识中将其与“安全可靠”划等号。部分品牌在宣传时声称“对标日产”,证明“进口滤镜”对消费确实有推动作用。

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4)

三是可生食鸡蛋瞄准了消费人群,打出了针对性口号。农副产品营销一直存在品牌化程度低、差异性弱的难题,因为这类产品面向普罗大众。可生食鸡蛋针对高收入群体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以及追求“独特”的心理,打出“无菌”、“无激素”、“天然谷物饲养”、“营养元素更充足”等口号,成功突围。

单颗鸡蛋3-6.5元,和宣传一样吗?

前几天,一则蛋价下跌的消息引起了业内关注。湖南郴州部分超市鸡蛋已经跌到0.7元一颗。那么一颗热销的可生食鸡蛋售价是其多少倍?

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5)

经小编查询,较便宜的可生食鸡蛋也要卖到3元一颗,价位稍高一点的即使用过店铺优惠券,也突破6.5元。纵观“高价蛋”页面,通通表示绝无沙门氏菌,这是其最大卖点。在“无菌”这一点上,可生食鸡蛋真的能秒杀同类吗?

小编查询资料发现,《消费日报》今年2月已进行过相关报道。报道显示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消费调查活动,选取市场上的10款可生食鸡蛋和2款普通鸡蛋样品进行了多项理化和卫生检测,覆盖污染物项目、微生物项目和兽药残留项目。调查结果显示,这12款鸡蛋的各项检测指标都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安全系数均较高。

“无腥”也是可生食鸡蛋的另一大宣传点。小编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认为这一卖点属实,身边部分食用过的消费者也表示腥味相对较轻,口感更顺滑。至于“天然谷物饲养”、“营养元素更充足”等宣传点则太难考证。

完全无忧?还需小心

食品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宣传点,但这都建立在安全的基准线之上。可生食鸡蛋能让消费者完全放心吗?答案取决于其生产、运输、销售过程能否实现全程无菌。

鸡感染沙门氏菌有两个途径,一是父母代垂直传播,二是水、饲料等外源摄入品。杜绝沙门氏菌也是从这两大途径入手。公开资料显示,优选鸡种最关键。企业选用适应性强、产蛋品质高、腥味小的蛋鸡品种作为祖代鸡,每一批生产的小鸡也要通过三次相关检验才能成为产蛋鸡。而鸡舍的湿度、温度、光照等都有严格控制,工作人员要全身消毒、洗澡、更衣后才能进入鸡舍。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做好养殖生产环节把控、管理好车间环境,确实能够实现无沙门氏菌,后续还可运用紫外线消毒、高温瞬间灭菌。真正的难点在于运输环节和储存环境,若不达标则可能滋生细菌。行业目前还没有对运输环节是否存在沙门氏菌感染风险的调查或检测。此外,消毒环节是否能杀死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也未有结论。

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6)

可生食鸡蛋还面临另一大问题,即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欠缺明确的国家细分标准。《消费日报》上述报道检测的10款可生食鸡蛋样品,其中3款的执行标准为企业标准,另外7款执行执行《GB 27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网友评论“应有全国统一标准并加强管理,经常抽检”。

可生食鸡蛋是否能放心食用尚无定论,但目前专家普遍建议儿童、孕妇和肠胃功能较差的人群熟食为好。

看完文章,投出你珍贵的一票~

可生食鲜鸡蛋(生食鸡蛋6.5元一枚)(7)

本篇文章来源于 禽业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