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讲述自己的青春期(刘刚视如己出为)(1)

刘刚,今年45岁,甘孜州康定市人,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太和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兼多悦供电站站长。18年前,他以一名未婚“父亲”的身份,主动抚养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子,用宽厚的肩膀和铮铮誓言,为两个孩子撑起一片天。2021年,刘刚获评第七届四川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还先后荣获过眉山好人、四川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3月4日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刘刚所在的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东坡区供电中心多悦供电站,一米七几的个头、圆脸、皮肤黝黑、性格开朗直爽,这是刘刚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把孩子接过来,有考虑过未婚‘父亲’的重重困难吗?”“抚养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怎么克服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刚娓娓道来。

2002年,刘刚追随爱情,从部队转业到了眉山,憧憬着和未婚妻一起建立幸福的小家庭。

可天有不测风雨,2004年,未婚妻的弟弟和弟媳因车祸去世,留下3岁的诚诚(化名)和1岁的强强(化名)两个孩子。当时孩子的大姑妈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幺爸还在上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未结婚的刘刚毅然决定抚养诚诚,成为了一名未婚“父亲”。

承诺一件事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当时在洪雅,她在东坡,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我就把诚诚带到我那儿照顾。”刘刚说,刚开始,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年幼的孩子,难免引起非议,但他不以为然,一直悉心照顾诚诚。3岁的孩子很敏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整天哭喊着要爸爸妈妈。这对未婚的刘刚来说,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很快,大半年过去了,诚诚越来越依赖刘刚,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父亲。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2006年底,刘刚与未婚妻结束8年的恋爱长跑,两人牵着诚诚,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刘刚有了亲生女儿,但他并没有因此忽略诚诚,相反对他更加疼爱。

2010年,诚诚的外公因病去世,外婆年事已高,还要照顾已经6岁的强强,力不从心。刘刚与妻子商量后,主动将强强从康定接到眉山与他们一起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3个孩子先后进入学校。家里两个人上班,工资收入并不高,却要承担5个人的生活、3个孩子的教育费用。按照实际情况,诚诚和强强是孤儿,如果把情况向学校说明,学校肯定会酌情予以照顾。但刘刚怕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一直对学校说两兄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需要任何帮助。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孩子的教育,这关系着他们的一生。”刘刚说,对待两个孩子的成长,他格外地上心,坚持接送孩子上下学,亲自辅导作业,报培训班,给他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到节假日、寒暑假便带孩子外出旅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两兄弟懂事争气,陆续考上了大学。

诚诚性格外向,爱表达内心的情感,强强性格内向,爱帮父母做家务活,两兄弟用各自的方式感激着刘刚与妻子的养育之情。刘刚说,有好几次家庭聚会,两兄弟齐唱《父亲》,几度哽咽,他在一边感动地落泪,因为这是孩子们对他最大的认可。

前几年,刘刚迎来了自己的小儿子,如今已上幼儿园,女儿也上了初中,四个子女的学费、生活费一年加起来要10多万元。妻子经常自责,觉得自己拖累了刘刚,刘刚安慰妻子说“都是一家人,有困难要一起面对,共同解决。”多年来,刘刚夫妻相互理解,彼此温暖,为子女创造了一个温馨有爱的家。“一路走来,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老师都给了我们这个家庭很多的关爱和帮助,让孩子们在爱的包围中自信、阳光地健康成长。”刘刚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今两兄弟上了大学,刘刚肩上的责任减轻了一半,接下来他要操心的是两兄弟的工作、婚姻,让两兄弟少走弯路,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