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你是何等的英雄人物,能因所作所为,为后世创下词语的人少之又少。没想到一代昏君,南齐最后一个皇帝萧宝卷能给我们后人创造两个词语出来。那就是"青楼"和"莲花步步生"。这两个词语都跟女子有关,这个糟糕的亡国之君,竟然丰富了汉语言的词典,还是独辟蹊径,岂不怪哉!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1)

南书齐本纪记载,永元三年,南齐皇宫找了一场大火,烧毁了三千多处房屋。东昏侯萧宝融身边有一奸佞的小人叫做赵鬼,怂恿皇帝仿《西京赋》,依照东汉张衡所作,给自己重新建造宫殿。于是,这个昏庸的皇帝就开始大兴土木,营造宫殿。为了完成皇帝自己的家,萧宝卷命令手下到老百姓家里去强取豪夺。毁屋揭瓦,拔树刨根的坏事没少做。到富人家里搜刮黄金,不交的就杀头。工匠用黄金做成莲花贴在地面上,让他的宠妃潘玉儿在上面走,看到潘玉儿婀娜多姿的样子就赞叹着说:"此步步生莲华也"。萧宝卷抓来工匠,通宵达旦的为他赶工。齐武帝萧 赜时兴光楼直刷了青漆,被世人叫:"青楼"。萧宝卷看了,十分不满意说:"武帝不巧,何不纯用琉璃。"东昏侯这次盖宫殿,给后人留下了"青楼"和"莲花步步生"两个词语。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2)

"青楼"在当时的语义是指皇帝的宫殿,而现代汉语只有专指妓院了。可见,东昏侯萧宝卷所作所为多么不受待见,他的骄横残暴,让本是中性词的"青楼",因为和他粘上了一点关系,就在最后演化成了如此不堪。历代饱读诗书的学子,大凡都读到了东昏侯萧宝卷的事迹,联想到萧宝卷和潘玉儿的种种荒唐,自然就把道给带偏了。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3)

这里有两个有意思的事情,第一就是,萧宝卷为什么那么宠爱潘玉儿,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妃子虐待而乐此不疲的人呢?只道说萧宝卷是一个贪图美色的登徒子,潘玉儿是一个绝世美女那么简单吗?。直到我读了大家都忽略的南齐里重要的一段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潘玉儿是萧宝卷乳母的女儿。这给了我释疑的机会,就像后世的明宪宗和万贵妃,原来萧宝卷是一个有着依赖母亲情结的人,潘玉儿超然的地位也解释通了。史书上说萧宝卷从小是一个很自闭的孩子。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爱的那么狂热,想必潘玉儿的妈妈一定在萧宝卷最困难的时刻,给与过弱小的王侯以最大的慰藉。萧宝卷才如此的用情吧。

第二个是兴光楼,这座楼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在北朝,公元454年七月-455年六月间,兴光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年号,历时1年有余。为什么,南朝皇宫里的楼和北魏皇帝的一个年号会一样呢。原来,由于齐武帝萧赜与北魏通好,使得边境较为安定,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南北方的交流,非常平凡,使得在齐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内社会安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替齐国带来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宫殿中有楼名兴光,也是这种和睦外交关系的体现。原来,南北朝也不是天天打仗,还是有和平交流的机会。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4)

"莲花步步生"现在 多用于形容女子步履轻盈美妙。也符合古时的用法。唯一需要探究的是,为什么萧宝卷要用莲花铺地, 让潘玉儿去踩呢,原来这里有一个经典的佛教莲花夫人的故事。 这被记载在北魏高僧昙曜翻译的《杂宝藏经》里。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5)

佛陀在舍卫国给和尚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婆罗门叫提婆延,是雪山边的一个神仙。因为他是婆罗门,如果不生子女,就不会升天。于是他就在石头上施以精气的小便,一只母鹿舔了他的尿液,就为提婆延生下了一个女儿,人形鹿身,脚踩过的地方,都能生出朵朵莲花。后世被称为莲花夫人。婆罗门要求家里夜里也点火照明,不能熄灭,恰巧她家的火灭了,莲花夫人就到别人家讨取火种。别人要求莲花夫人在自己的房子绕着走上七圈,莲花夫人照办了。

恰好当夜,乌提延王经过施舍火种的人家,看到七重莲花绕着,非常奇怪,就询问此事。施舍火种的人如实禀告了乌提延王,怀着好奇,乌提延王暗中寻访连花夫人,看见后就爱上了她,娶了莲花夫人做妃子。莲花夫人为乌提延王产 下了五百个卵。乌提延的王后嫉妒陷害莲花夫人,将这五百个卵丢到恒河里,诬陷连花夫人生的都是面团。在下游的萨躭萨王收留了这五百个卵,卵打开后生长出五百个男孩。这五百个男孩长大后帮助 萨躭萨王攻打乌提延王,乌提延王没有办法,央求连花夫人救命。最后,连花夫人和五百个孩子相认,两国罢和好。而佛陀居然就是其中一系的血脉。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6)

了解了莲花夫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应明白,原来萧宝卷并不是贪图潘玉儿的美貌,看她走路的姿势。而是希望潘玉儿能够给他多生出子孙。原本荒唐故事里还有如此的深情地含义,是不是能让人对萧宝卷和潘玉儿这对儿多少有些改观呢。因为史书上说潘玉儿只生出一个女儿,没过百天夭折了。可叹后世的儒生没有谁能体会到儿女情长这一层,只是对萧宝卷这个亡国之君多加鞭挞罢了。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最可悲的痴情人(兴光谓青楼莲花步步生)(7)

翻译编写《杂宝藏经》的高僧昙曜也非常有意思,他的生卒年代都不可考,但基本上是和东昏侯萧宝卷生活的年代差不太多 。在北朝翻译的经文会没有多大时差的情况下就传到南朝,说明当时佛教传播的速度有多快,影响有多大。昙曜大师南渡建康,弘扬佛法这种场景也未可知啊!要不然,萧宝卷怎么了解了连花夫人的故事,并以步步生连花,来祈求自己多子多孙呢。

中国的史书真有意思,简简单单的一幕,仔细探寻,还可以发现这么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