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记载: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那么什么是奁?现代汉语中将“奁”解释为古代妇女存放梳妆用品的盒子,一般为圆形,下有三足。奁最早起于战国时期,后来在唐宋之间流行,尤其是到了宋朝,奁又衍生出一层新的意思——嫁妆,因为女子的梳妆物品象征是女子出阁,所以奁也就成了嫁妆。

宋代嫁妆高的原因(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如此丰厚)(1)

一、宋朝奁的特点

据史料记载,宋朝嫁妆非常丰厚,甚至女子的嫁妆远超男子的彩礼钱。历史上就有这么一则关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故事,苏辙一门三苏,苏辙、苏轼、苏洵,可以说这一家极富盛名,自然也称的上是半个豪门,可是这样一个豪门,也因嫁妆而头疼。苏辙为了苏小妹的嫁妆,卖掉一块良田才凑齐六千四百贯的嫁妆。

九千四百贯什么概念呢,《宋史》中记载,普通百姓一年收入约三十贯,这还是在收成良好的情况下,九千四百贯是普通人家三百年的收入,这么高的嫁妆,普通人家又如何负担的起呢!现在的人总将彩礼高,现代的彩礼与宋朝的嫁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么为何宋朝会有“厚奁”这种“陋习”呢。

宋代嫁妆高的原因(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如此丰厚)(2)

二、宋朝厚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厚奁”也就是丰厚的嫁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一定是经济,如果没有发达的整体经济支撑,无论如何都不能又这么高的嫁妆。

提到宋朝经济,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富有,整个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最富有的朝代就是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初建宋朝之时,因为权力分布不集中,无法完全掌握局势,于是以一出“杯酒释兵权”夺回权力,同时防止武将反叛,便在整个宋朝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调。同时,大力鼓励人们经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一直都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家产万贯的地主老爷,在一个穷酸秀才看来也是毫无社会地位,但是宋朝,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在经济制度的刺激下,同时商人地位提高,更多的人开始经商,而历史上第一种纸币“交子”也应运而生,这意味着宋朝经济发展到了空前的境地。

正是宋朝经济的繁荣,所以导致宋朝中上层极度富有,这样一来,大家都想尽办法炫富,证明自己的财力。嫁妆也就正好提供了机会,女儿出嫁时,嫁妆的丰厚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户人家的财力,如此,各户人家大肆为女儿操办嫁妆,以表明自己的富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攀比风气,你家嫁妆高,我就要比你更高,即便没钱借钱也要大肆操办嫁妆,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嫁妆越来越高,厚奁也就因此而来。

宋代嫁妆高的原因(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如此丰厚)(3)

三、厚奁与士子攀比心态的关系

除此之外,士子之间的攀比心态也是宋朝厚奁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宋太祖确定“重文轻武”的基调后,除了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武将式微,文人的社会地位日益强盛。据史料记载,最夸张的是一个普通的侍郎,敢当街辱骂军队大将军“不丈夫”,从《水浒传》中宋江的地位也可以看出,宋朝武将完全没有地位可言,与之相反的是文臣地位却如日中天。

这么一来,宋朝读书人增多,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文人多相轻,这是历史常态,所以无论是寒门士子还是豪门子弟,皆自恃清高,互相看不起。那么文人的增多,也就意味着社会之间的“鄙视链”增多,文人依旧瞧不起商人,豪门子弟瞧不起寒门士子,大文豪瞧不起豪门子弟。这就形成士子之间的攀比心态,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要胜过其他人,在这些文人心中,任何一方面自己都比他人强。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苏辙为女儿苏小妹准备了普通人家三百年收入的嫁妆,这就是很好的体现。苏辙唐宋八大家,一代文豪,在文学界份地位毋庸置疑,可是这样清高的人也落到了攀比中。虽然有一方面原因是为了苏小妹婚后生活更好,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想落于他人,不仅仅是在文学方面,即便是在金钱方面也要处处强于人。所以说,连“三苏”这样大文豪的士子家庭都有这种心态,更别论其他,这正是这些士子之间的攀比心态,使得宋朝厚奁愈演愈烈。

宋代嫁妆高的原因(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如此丰厚)(4)

四、厚奁与宋朝女子地位的提升的关系

除了上述的客观原因,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主观原因就是宋朝女子地位的提升,所以女子出阁与儿子娶妻同样重要,那么嫁妆自然不能比彩礼低。

以千古才女李清照为例,中国一直都视“女子无才便是德”,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清照一女子,以绝艳的才情,力压宋朝花间派词人温庭筠、韦应物等人,隐隐有宋朝“词人第一”的感觉。正是因为李清照,把宋朝女子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不再是无才便是德。而且李清照自小就生长在文人家庭,可以说的上是书香门第。李清照与他的第一任丈夫赵明诚,算得上是门当户对,赵明诚父亲与李清照父亲同朝为官,且都是文人,所以在嫁妆上,正如上述的文人相轻,也颇为丰富。

从李清照这一角历史缩影可以看出,其他朝代不同,宋朝女子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女儿不再是为了换取彩礼的“物品”。这么一来,女子结婚之时,为了保证女儿在婆家受重视,不被欺负,女方父母会在嫁妆上下功夫,如果嫁妆丰厚,一定程度下可以让女子在夫家更有地位。所以宋朝厚奁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女子本身的社会地位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史》

2.《世说新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