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梓君

清朝顺治年间,山东于七造反一案,受到株连被被杀的人,以西霞和莱阳两县最多。每天都抓了上百人,全部都被杀死在演武场上,碧血满地,白骨撑天。官府却打着仁爱的幌子,捐给死者棺材。济南寿店的棺材被抢购一空,在东城被杀的冤魂,大多数都埋在了南郊。

甲寅年间,莱阳的张生来到济南城,因为他也有几个亲友也在被杀之列,买了纸钱,在城东郊荒野中祭奠了一番,晚上就借宿在附近的寺庙中。

聊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故事公孙九娘)(1)

第二天,他去城中去办事,天黑了还没有回来,忽然一个少年郎过来拜访他。见张生不在家,就直接躺在床上。仆人问他是谁,他好像没有听见似的,张生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就到床前去问候。

少年郎不耐烦地说道:我在这等你家的主人,为啥絮絮叨叨地逼问我?张生笑着说:主人就在这里,那少年郎立刻起身,拱手施礼。听他的口音,似乎很熟悉,仆人提着灯过来,原来是同乡的朱秀才,特也是在于七一案中被杀害的。

张生吓得赶紧站了起来,朱秀才却拉着他说:我们原是同乡,怎么没有一点的情义?虽然我现在是个鬼,但我一直记得你的呀,希望你不要嫌弃我。张生便无奈地问他过来有什么事情。

朱秀才说:你的外甥女在那边也没有婚配,我想娶她为妻,虽然托媒人去提亲,她都以无长辈做主给推辞了,所以,我让你去给我们俩说合。

张生原来是有一个外甥女的,她从小失去了母亲,当时就把她送到他家抚养,养到十五岁才把她送回自己家中。她的父亲也因于七一案牵连被抓到济南,后来她听说父亲被官兵杀死,又惊又痛便也死去了。

张生说:她应由父亲给她做主,为何过来求我?朱秀才说:她父亲的遗骨已经被他的侄子取走了。张生又问:我外甥女现在和谁在一起生活?朱秀才说:她现在和邻居的老太太一块生活。

但张生考虑着阳间人恐怕不能替鬼作媒人,但朱秀才却拉着他的手说道:那是你的外甥女呀,她现在一个人孤苦伶仃,你不觉得她可怜吗?张生无奈便跟他去了。

两人往北走了差不多有一里多地,便看见一个很大的村庄,大约有几百户人家,来到一宅院院前,朱秀才上前敲门,一老太太打开门问道:有什么事吗?朱秀才说:请向小姐转告一声,说她的舅舅来了。老太太立刻回到院内,很快又出来并只让张生进去,她说:两间茅屋狭窄,朱公子在外面稍等片刻。

聊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故事公孙九娘)(2)

张生跟着老太太进门一看,有半亩的庭院,并排两间小房。外甥女哭着出来迎接他,张生也伤心地掉下了眼泪。从微弱的灯光中,看见外甥女容貌依然秀气,和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外甥女哭诉道:我从小得到舅舅舅妈抚养,还没有来得及报答,没有料到自己先埋骨荒野中了。去年大伯家的大哥,他把父亲的尸骨迁走了,却把我孤零零地扔到了这里,离家乡有几百里地,但舅舅没有抛弃我,您给我送到的金帛已经收到了。

张生就把朱秀才求婚的事情告诉了外甥女,外甥女低着头不说话,那老太太在旁边说道:朱公子托人三番五次来求亲,我认为这也是一件好事,但姑娘不肯草率从事,如今舅舅过来做主,她一定会心满意足。

正说着,忽然有一个十七八的姑娘带着一小丫鬟进来,看见张生便转身离开,外甥女拉着她说:这是我的舅舅,张生起身拱手施礼,那姑娘也整理了一下袖子还了礼。外甥女向舅舅介绍说:这是九娘,栖霞县人,姓公孙,她的父亲原来也是官宦人家,现在破落了,我们俩经常来往。

张生偷偷地看了她一眼,只见她生得国色天香,简直是仙女下凡呀。张生夸奖她说道:一看便知道是大家闺秀,外甥女笑着说:她还是女秀才呢,赋诗作词的技艺很高超的。九娘微笑着说:你这坏丫头,又捉弄我了,让你舅舅笑我的吧?

外甥女拉着九娘的手说道:舅舅断弦还未续弦,舅舅看上去也很喜欢你呢?你那么聪明,没有看出来吗?九娘跑出去说:你这丫头疯了。外甥女对舅舅说道:如果舅舅不嫌弃她是鬼的话,我就去向她的母亲求亲。

张生便默许了下来,外甥女送他出来说:五天后,当月明人静时,我会派人去接您的,张生发现朱秀才不见了。只见半弯明月,高挂天空,便也能认出来时的路。忽然看见朱秀才坐在南院落门前的石头上,他赶紧站起来把张生拉到他家里说:我在这等你好长时间了。

两人进屋坐下来,朱秀才表示感谢,然后拿出一个金酒杯,明珠百颗。他说:我也没有别的好东西,这点东西作为聘礼吧,虽然我这也有酒,但不能招待阳间的人,真的对不起。张生一边道谢,一边退了出来。朱秀才把他送到家门口,两人这才分手。

聊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故事公孙九娘)(3)

张生回到住处,老僧人和家仆都过来询问,他便撒谎说:我原来说那人是鬼,只是一玩笑而已,刚才是和他出去喝酒了。

五天后,朱秀才果然满面笑容过来,他穿戴也是焕然一新,一进门便向张生施礼道:你的婚事已经说妥了,婚礼就在今天晚上。张生惊讶地说:因为没有你们的回音,所以,我也没有准备聘礼,朱秀才笑着说道:聘礼我已经替你代送了,张生非常感动。

他跟着朱秀才来到他家,外甥女穿着华丽的衣服出来迎接他,张生问:什么时候出嫁的?外甥女笑着回答:已经三天了,张生便拿出朱秀才上次给他的明珠,递给外甥女当做嫁妆。

外甥女对舅舅说:九娘母亲身边只有她一个女儿,她不愿让九娘远嫁,希望今天晚上舅舅入赘她家,她家没有男子,就让朱郎跟着您去。

两人走到村头时候,便看见一家院子的大门敞开着,两人进入大厅,一会便有人传话说:老夫人过来了,只见两个小丫鬟扶着一老夫人上了台阶,张生赶紧上前施礼,老夫人说:我年事已高,不便还礼,说着,便指挥丫鬟们摆酒庆贺。

朱秀才让家人另设一座酒菜,摆在了张生的面前,还另外给他烫了一壶酒,让张生自己斟酒。筳席上所摆的酒肴,和人间也没有区别,一会宴席便散了,朱秀才也和客人们一起离开。

丫鬟领着张生进入洞房,只见九娘在花烛辉映下盛装艳服坐在那里等候 ,两人相见含情脉脉,说不尽的亲密恩爱。

九娘在枕上叙述了往事,原来九娘的母亲,也受到了于七一案的牵连,九娘的母亲被押往京师问罪,到了省城济南,受尽折磨死去,九娘也跟着自杀了。说着,九娘禁不住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天快亮的时候,九娘便催促张生说:你不能在这停留,赶紧回去吧,不要惊动了仆人。从此以后,张生昼归夜往,两人十分恩爱。

聊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故事公孙九娘)(4)

这天夜里面,张生问九娘:此村叫什么名字?九娘回答:莱霞里,因为这里多是莱阳和栖霞两县的义民埋葬在这里,因此得其名。张生听了之后,不由得深深地叹息。

九娘悲伤地说:我这离家乡千里的孤魂,像蓬草一样漂浮没有着落,我和母亲孤苦伶仃在异乡是很悲惨的,希望你看在我们夫妻的情分上,把我的尸骨带回去,安葬在你家祖坟的旁边。

张生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九娘又无奈地说:人和鬼不能同路,你往后不要再过来了,不然的话,你要折寿的。说着,便赠给张生一双罗袜,挥着眼泪送别了张生。张生不忍心离开九娘,但一时又说服不了她,因此,他便敲开了朱秀才家的门。

朱秀才和张生的外甥女慌忙出来迎接他,张生怅惆了好长时间,才把九娘话告诉两夫妻。他的外甥女也伤感地说:其实,我也在日夜考虑这件事情,人鬼殊途,你真的不能长期在这边生活,九娘她真心爱你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于是,他流出了伤心的眼泪。

张生回到他的住处,翻来翻去睡不着,他又突然想起,忘了问九娘她坟墓的标志了。第二天夜晚去寻觅九娘,只见荒坟累累,再也找不到九娘所住的村落,怀着悔恨的心情回到住处,拿出九娘的罗袜来看,也随风化作了断锦残丝。于是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张生在家呆了半年,但他还是忘不了九娘,又再次来到济南,希望能够再见九娘一面。当他来到城南郊时,天色已晚,他在乱坟丛墓中寻找,只见荒坟相接,荆棘满目,无奈只好调转马头回家。

聊斋公孙九娘大结局(聊斋故事公孙九娘)(5)

大约走出一里多地,远远地看见一位女子站在荒坟之上,神情意态很像是九娘。打着马上前一看,果然是她。赶紧跳下马和她说话,但她却转身走了,好像从来就不认识一样。逼近她时,她便躲避着他,而且又怒行于色,举起袖子,挡着自己的脸。张生便控制不住地大声呼叫:九娘!九娘则像轻烟一样散去了。

本故事素材参考《聊斋志异》

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