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梦到有小孩子举着火把成群结队沿着田埂奔跑,边跑边唱:“点点财点点财”我也跟在后面跑,夜色氤氲,将黑未黑,孩子们的轮廓逐渐混沌,最后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火把星星点点,此一处彼一处,“等等我呀等等我……”我落在队伍的最后,被一股烧焦的柴草味呛住了眼鼻,停下来揉了揉眼睛,醒了寂静的夜代替了热闹的乡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过年习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过年习俗
昨夜梦到有小孩子举着火把成群结队沿着田埂奔跑,边跑边唱:“点点财!点点财!”我也跟在后面跑,夜色氤氲,将黑未黑,孩子们的轮廓逐渐混沌,最后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有火把星星点点,此一处彼一处,“等等我呀等等我……”我落在队伍的最后,被一股烧焦的柴草味呛住了眼鼻,停下来揉了揉眼睛,醒了。寂静的夜代替了热闹的乡间。
“点点财”又叫“毯茅柴”,是家乡常熟的风俗。通常在过年前,人们点燃柴草做的火把,孩子们特别起劲,大人也只是乐呵呵地看着,跑得累了,火把往一处柴草堆一扔,火一下子熊熊旺起来,把大人孩子的脸都照得通红通红。据说火烧得越旺,庄稼收成越好。
寒假前的那段时间,放学后的傍晚,田间最多“点点财”,为首胆子大的孩子举着火把,我们就只在后面跟着跑,虽然并不清楚为什么一到快过年,农民们就要烧柴草,可是这也不打紧,爱热闹的孩子只需跟着这火把跑啊跑,就很开心,不想,这一跑,跑进了30多年后的梦里来。
那个时候,我的衣服是必定要穿有大口袋的,因为可以装好多好多的“发豆”。腊月二十六或是二十七,家家户户用黄豆、长生果(花生)放葱、盐爆炒,“毕剥”有声,称“炒发禄”。考究的,放在沙子里炒,炒得松了,用筛子一筛,出锅,又香又脆,称为“发豆”。年前孩子们要是袋子里没有个几把“发豆”,简直出不了门,无法与伙伴交换分享,也便失去了玩伴,成为一个没有“年味”的人。除了“发豆”,家家户户的灶上、桌上也总有几碗品种不一的腊八粥,都是邻里乡亲做好了端过来的。视各主妇爱好,下的料都不同。母亲的碗橱里有时候会同时有个五六碗,而我们自家做的,也正在别人家的八仙桌上呢。
到了腊月二十八干什么?蒸糕呀!普通人家可蒸不好,要请专门的蒸糕师傅,收费最多两角一“蒸”,“蒸”成了量词,一“蒸”就是一蒸笼,特制的蒸笼直径比现在馒头店的蒸笼还要大,一般由蒸糕师傅自带,寻常人家可找不出这么大家伙。一“蒸”到底有多少呢?我也说不清,总之一家子七八个人,过个年差不多要三四“蒸”的糕。我最喜欢的游戏是把两手往米粉匾子里一插,那份丝滑记忆犹新,手再伸出来,米粉掸得到处都是,最后以在每个匾里画一个笑脸收场。这些米粉加上糖精,拌上猪油,上笼开蒸,直蒸到水汽扑扑直往上蹿,小心开锅,趁热吃上一口,能回味一整天。
蒸糕师傅的配料、火候都拿捏得稳稳当当,秘密在哪里?在下面的柴,蒸糕不能用稻柴,必须用树柴,要的是火不能断,火势均匀。东家要是过年想蒸糕,平时得留个心眼积些枯树枝。好的蒸糕师傅,每一次的出锅,都能保证在一个水平线上,偶有失手令东家不满意的,当场赔钱,这是行规。每天早上切几片年糕放粥里吃,平时出门带上一块当干粮,晚上扯上一口吃了睡觉,这锅蒸糕成了新年的正餐、零食、夜宵,一直能吃到正月十五,发霉了,把霉的地方洗洗干净,继续吃,从来没有浪费扔掉的事。
接下来就是等除夕了,母亲开始列菜单,采买年货。菜单里必须有蛋饺,寓意“元宝”。我唯一可以帮她做的是做蛋饺。母亲从柜子深处取出专用铁勺,比一般的勺子要略大些。帮我将蛋液打碎,我坐在煤球炉边,把勺子搁在上面,猪油在勺底上轻涂一层,使其油光铮亮,待勺底略热,一调羹蛋液倒入,“滋拉”一下,蛋液迅速凝结成一张小小的蛋皮,肉馅放进去,小心地把蛋包起来,再倒些蛋液在边缘压压实,一只蛋饺就出勺啦。有那么几年,每年家里过年的蛋饺都是我做的,这样持续到我出门读书,就再也没有给父母做过蛋饺。自己有了家,总想着给儿子再展身手,却总没有机缘买到合适大小的勺子,也嫌煤气的火候没有煤球炉来得温和。
除夕的菜里还得有黄豆芽,称为“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饭里必须放黄豆,据说吃一粒黄豆长一岁。除夕不兴骂孩子,这一天孩子们就算胡天胡地,上房揭瓦,家长都只是笑嘻嘻。放完关门炮仗除夕守岁就结束了。大年初一起床先放开门炮仗,早上不能喝粥,喝了粥出门要下雨,一般吃汤圆、馄饨,也不能扫地,扫了财气会扫掉。这天不出门,商店也关张的多。初二开始跑亲戚,互相拜年,孩子收压岁钱,这一天老鼠做亲,要早睡觉。初三农家把节日积存的垃圾倒在田角上,称“滑田财”。初四深夜起焚香点烛,迎接财神。初五商家“接财神”,正式开始营业……
城里人现在新式名词叫“仪式感”,可是江南小镇的这些角落,到处都是“仪式感”,这在以前,就是规矩。这些规矩不知怎的,牢固地占据着记忆一角,赶也赶不走。时不时地午夜梦回,又把这些陈年规矩翻出来温习一遍。
现在环保意识增强,孩子们不再“点点财”,“发豆”应该还是有的,但是也有更好的零食代替,“发豆”不一定像以前那么有市场了。年糕年糕,也不一定过年才能吃,全年都可以在商场买到各式年糕。蛋饺更是不稀罕,超市速冻柜台应有尽有。
以前为了过个新年,需要提早一两个月的准备,有些食物是必须经历时间的洗礼才能成其味的,对于新年的憧憬就全在这些准备中,过个无论是口感还是体感都丰富的新年,需要一家人提早的规划。要蒸糕,就得算好时候轧米粉;要穿新衣,就得把新衣服的钱在别处挤出来。如今物质丰富了,新年的周期也随之缩短到了一周左右,可是我总相信,这场每年一次把生活推向高潮的接力,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们永远能把它做到最好。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殷立勤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庞小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