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在历时两年的变动中,终于达成。按照《日内瓦公约》条例,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应该将战俘全部遣返归国。美国却公然破坏约定,美国总统杜鲁门出台了一项“90天冷却期”,目的是阻碍中国志愿军战俘回国。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1)

温纳瑞斯

杜鲁门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计划并没有对中国志愿军造成影响,而是将美国的21名士兵和一名英国士兵留在了中国。其中有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国士兵,更是留在中国长达50年。

在对温纳瑞斯采访时,他说:“我爱中国,善良的中国人民,宽容的中国共产党,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着迷,这就是我选择留下了的原因。”

战俘营里建立起的友谊

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里,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三个妹妹。尽管父亲母亲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依旧贫穷。

在他7岁那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母亲失业了,全家人都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日子苦不堪言。作为家中长子,温纳瑞斯刚上完中学就不得不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在四处奔波下,他还是没有找到工作,眼见着口袋空空,温纳瑞斯却并不想回家给父母增添负担。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2)

无奈之下,温纳瑞斯决定报名参军。虽然随时可能丧命,但他还是加入了军队。

1940年,温纳瑞斯当上步兵的第一年在巴拿马、哥伦比亚等中美洲国家驻扎,时常将工资寄给家乡的亲人。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温纳瑞斯又经过新几内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他与日本人和法西斯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美国,在工厂当工人。可美国又发生了第二次金融危机,生活再一次变得困难。温纳瑞斯不得不重返战场,参加了朝鲜战争,这一年他只有28岁。

刚步入朝鲜,温纳瑞斯就被派到了三八线上。1950年的一天晚上,美国阵地里面的温纳瑞斯还在睡觉,只听见几声枪响,他连忙睁开眼睛,就看见中国志愿军冲了进来。趁他们休息看守不严的时候,志愿军偷偷占领了制高点,轻松将他们拿下。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3)

温纳瑞斯被送到朝鲜碧洞第5战俘营,他没有想到自己来到战场上还没有1个月就被俘虏了。温纳瑞斯非常忐忑,作为从二战中拼杀出来的士兵,他清楚地了解成为战俘将会面临怎样的羞辱。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中国志愿军的战俘营并不是他想象得那样,他完全误会了。在以前温纳瑞斯只要一想到战俘营,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胜利者凶狠的面容和阴森恐怖的刑具,但这里的战俘营却是另一幅样子。

中国人民志愿军对于俘虏一项完全是按照《日内瓦条约》上面执行的,对待战俘就像兄弟一样,这样宽容、大度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战俘的心。

据温纳瑞斯回忆,在战俘营生活的那两年时间,他从来没有被体罚、打骂过,志愿军也从来没有让他们干过活,也从来不搜他们的口袋。对于他们的贵重物品,比如手表、怀表等,会有专门的人员记录,方便以后再归还给他们。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4)

当然战俘营里面也有不少不听从劝导的,对于惩罚他们也只是采取教育沟通的方法,最多关关禁闭,一个星期后也就放出来了。温纳瑞斯说:“里面没有报纸上写的电网、铁丝网。我甚至觉得在战俘营中不是拘禁,而是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志愿军总会给他们讲解真理,放松他们紧张的情绪,在那段日子里,温纳瑞斯想了很多,他逐渐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理想、

温纳瑞斯是一个美国人,他习惯吃黄油面包,而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吃的都是炒面和雪,物资极度匮乏,战俘营里的伙食当然也比较艰苦,但志愿军还是会尽量改善他们的伙食,对于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志愿军也会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

考虑到战争给战俘们心理带来的影响,周总理亲自批示要加强战俘的营养,采取急救措施。于是,中国各个地区的医生都自愿来到战俘营,还在这里建立了一所医院。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5)

尽管美军实施“绞杀战”阻断了志愿军运送物资的车辆,但志愿军依然竭尽全力地为战俘们改善伙食,极力照顾每个国家的人。

在两年的战俘营中,温纳瑞斯真正认识到了中国志愿军的魅力,他们善良勇敢、纪律严明,是真正的军人。担心时间长了战俘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志愿军还组织他们开展文体活动。

为战俘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俱乐部,让他们自己彩排节目。每天晚上战俘营中都会开长达两个小时的会,战俘们上台展示他们的节目,丰富多彩、五花八门。

在战俘营中,温纳瑞斯也常常会想起在家乡的家人,每当这个时候他在战俘营中交到的志愿军朋友就会过来安慰他,还曾将自己都舍不得的钢笔送给了他。

1952年,战俘营管理员还精心安排了一场“奥运会”,大家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参与到其中,赢的人还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6)

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到战俘营采访,看到战俘们脸上欢快的表情,他们都非常震惊。国际上有名的英国记者莫妮卡•费尔顿女士,专程在战俘营中住了几天,她为志愿军对待战俘的态度而感到非常震惊,她非常佩服中国志愿军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要留下来,我爱中国”

1953年,朝鲜战争历时两年的停战谈判终于达成协议。按照《日内瓦公约》交战双方要归还各国战俘。然而美国却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破坏协议,出台了一项“90天冷却期”的政策。

表面上是让战俘们自己做出选择,选择回国或者选择参战国任何一个国家,背地里却是为了阻止志愿军战俘归国。

可杜鲁门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是针对志愿军的政策,却让本国的士兵留在了中国。由于担心回国后受到政治迫害,也为了留在中国寻求和平的真理。最终,有21名美国士兵和一名英国士兵自愿留在中国,其中就有温纳瑞斯。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7)

被俘的温纳瑞斯(前排左二)

这一消息传出后,全世界的人民都震惊了。在当时,其实原本有23个美国士兵选择留下来,然而在冷却期内,美国派来了牧师和神父对这些选择留下来的战俘进行劝说。

其中美军战俘爱德华•狄更生和克劳德•贝奇乐改变了主意选择回国。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会迎来美国人民的夹道欢迎时,美国政府却将他们关进了大牢。

爱德华被安上了“私通敌人”的罪名被判处10年监禁,克劳德被判无期徒刑,后减刑20年。虽然两人在狱中只待了3年就被放了出来,但他们的心早已被美国政府伤透了,他们找到红十字会提出了申请,最终获得了留在中国的批准。

而牧师和神父对温纳瑞斯的劝说却没有什么用,据温纳瑞斯回忆,当时两名来自美国的说客来劝说他回国,还用各种优惠条件诱惑他,承诺他只要回国就给他介绍一个美丽的姑娘当妻子。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8)

温纳瑞斯

面对这些“好处”温纳瑞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一定要去中国,同中国人民一道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后来的一生中,他都非常庆幸当时他做了这正确个决定。

美军战俘选择留在中国的消息传出,许多美国人把他们称为美国的“叛徒”,还质疑是志愿军给他们“洗脑”,对于这些职责和质疑,温纳瑞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在战俘营中不仅得到了志愿军的照顾与志愿军成了朋友,更重要的是,他在那里获得了尊重。他被中国志愿军的精神所打动,他的精神世界好像得到了升华。

来到中国后,温纳瑞斯和其他几名战俘被送到北京,中央在北京召开大会,授予他们“国际和平战士”的称号,之后将他们送到山西太原学习知识。

学习了一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北红十字会,并给他们安排了四种选择:上大学、去工厂、下农场或者闲住。温纳瑞斯坚持自己的初衷,选择建设中国,到山东济南造纸厂当了一名工人。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9)

济南是温纳瑞斯在中国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地方,他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厚,后来无论去了哪里,他的心一直留在了这里。

当时,中国人民虽然对美帝国主义没有好印象,但对于温纳瑞斯却是非常的热情。中国人民的感情一向简单,谁对我们好我们就还以谁热情。当他们知道温纳瑞斯放弃了美国,坚决到中国建设,济南的群众就非常喜欢他。

不仅没有因为他是美国人而排斥他,还非常照顾他。温纳瑞斯也拿出自己的热情,谦虚的请教同事们。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喜欢与温纳瑞斯交朋友。

中国人民有个习惯,假如和某人的关系非常好,就会在他的姓前面加一个“老”字,来表达自己的那个人的喜爱。由于温纳瑞斯的名字比较长,济南群众总是亲切地叫他“老温”,而温纳瑞斯也非常喜欢人们这样叫他。

在朋友和同事的照拂下,温纳瑞斯的中文越说越流利,与周边的同事相处得更加融洽了。当时与他同来中国的美国和英国士兵们都因想念家乡,靠着各种途径离开了中国,只有温纳瑞斯依旧在中国工作。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10)

温纳瑞斯与妻子

当记者采访他:“是什么原因使你决定留在中国?”温纳瑞斯坚定地说:“我爱中国,善良的中国人民,宽容的中国共产党,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着迷,这就是我选择留下了的原因。”

1963年,温纳瑞斯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于是工厂将他推荐给中国红十字会,保送他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中国历史文化。

而温纳瑞斯也努力学习着,每天坚持看3个小时的书,这使得他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年后,温纳瑞斯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但他依旧忘不了济南人民,主动提出要回到济南造纸厂工作。见到温纳瑞斯的那一刻,许多与温纳瑞斯亲近的工友都哭了,他们没能想到温纳瑞斯还记着他们。

在中国结婚生子,三次回乡探望

温纳瑞斯被送到战俘营那年他只有28岁,之后又在战俘营中待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中国生活多年却一直没有娶妻。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11)

温纳瑞斯与妻子

同事们为他介绍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山东姑娘,两人一同生活了10年,可惜妻子的第10年患上了肺癌,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又留下温纳瑞斯一个人生活。1966年,同事们又为他介绍了一位名叫白锡荣的山东姑娘。

白锡荣之前有过一个丈夫,但后来因为性格不合离了婚。温纳瑞斯与白锡荣互相都很满意,于是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两人举办了婚礼。

没过几年他们就迎来了一个女儿温绍霞,两年后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温绍磊。日子过得无比幸福。

温纳瑞斯为人谦虚、幽默风趣,身边的同事、好友、邻居都非常喜欢他,他对工作也是非常敬业。1977年,温纳瑞斯被山东大学聘请为教授,为学生们讲授英语口语课程。

温纳瑞斯积极地回报社会,红十字会就为他提供了100多平米的房子,享受着教授级别的工资待遇与公费医疗。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12)

温纳瑞斯和家人

他的老伴在之前有过4个孩子,每年都会来看他,给他带中国各地的土特产,把他看做自己的亲生父亲。温纳瑞斯与妻子的一双儿女也都成家立业,老两口享受着天伦之乐。

为了温纳瑞斯能与家人团聚,中国每4年就会为他准备一次回乡的机票。1976年,温纳瑞斯第一次回乡探亲,这一次他只请了半年的假,不承想,家乡的人们对于他的回来非常热情,许多组织和团体纷纷邀请他演讲在中国的经历。

盛情难却,温纳瑞斯只好向中国提交假期延长申请。这是一次很好的宣扬两国人民友谊的机会,中国很快就批准了申请。

温纳瑞斯在美国待了11个月,他穿越美国的47个州,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分享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温纳瑞斯精彩的演讲很受美国人民的喜欢,还兴起了一股“温纳瑞斯热”,他的家乡把他当做英雄接待。中美人民友好协会还赠送给他一幅万人签名,感谢他为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贡献。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13)

温纳瑞斯家庭照

美国右翼团体对于温纳瑞斯的演讲感到很是碍眼,于是就想要在温纳瑞斯的邻居家安装监听器,监控温纳瑞斯的一举一动,然后再随便给他安个罪名逮捕他,却遭邻居拒绝。

但那些想要搞破坏的人并没有得逞,温纳瑞斯的演讲还在继续进行,他坚信只要他将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如实地说出来,美国就不能出手干涉。

1983年,温纳瑞斯第二次回家乡,他的母亲已经96岁高龄了,但身体依旧非常健康。当她看到温纳瑞斯在讲起在中国的生活时眼睛发出的亮光,就更加欣慰儿子能在中国得到幸福,她说:“既然中国对你非常好,那你一定要好好报答它。”

第三次回乡是在2000年,这一次他只在美国停留了半年,当有人问他:“美国这么发达,你为什么还要回中国。”温纳瑞斯告诉他:“我在中国感受到了与美国大不相同的亲情,在那里亲情是慰藉心灵最好的药剂,而美国有很多人到了晚年非常孤独,子女很少会管他们的死活。我回乡探亲也是为了我的父母。中国有我的亲人,我爱他们!”

当年的朝鲜战争具体情况(朝鲜战争结束后)(14)

温纳瑞斯一家

在中国生活了50年的温纳瑞斯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中国人,作息、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甚至不喜欢和咖啡,只喜欢和热水。

可遗憾的是,身体一向硬朗的温纳瑞斯却在2004年突发疾病,在医院去世了,享年82岁。他的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了济南公墓中,永远地留在了中国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