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的经历过程(从底层草根到一代大师)(1)

家驹满60岁了?不知不觉离开我们快30年,如果没有在日本富士电台那场意外,他应该会活成自己偶像David Bowie的样子,受到全世界乐迷喜爱。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当初一群把酒高歌“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的兄弟,早已拖家带口人生过半,被岁月这个糕点师不断揉捏,搓成了不同形状的商品摆卖。

理想?对于中年人来说成了一起社交时的回避话题,只会在午夜梦醒才会偶然钻出来滋扰,犹如一条早已废掉动力系统幽灵船,随浪飘荡不时搁浅在沙滩上才会被发现……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不朽的逃亡篇章中写到:“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家驹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用自己的原创音乐更正人们对摇滚乐的偏见,去世界各地巡回表演宣扬自己和平与爱的理念。

“我要带领世界再创道理”《巨人》

“知否我也有个梦要我醉倒”《过去与今天》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光辉岁月》

我一直很好奇,家驹在1991年带领Beyond成为第一只在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的摇滚乐队时年仅29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他之前从没有系统的接触过音乐教育,从17岁才开始练吉他。比起同时期普遍从四五岁开始接触乐器的其他音乐人,已经远远的输在了起跑线上。

他为什么只用了十年时间就从一个香港底层草根逆袭成为轰动一时的全民偶像,他的成长路径有没有普通人可以借鉴的方法?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称之为“一万小时法则”,并引用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例子加以论证。

资质平凡的普通人因为认知不足和资源不够,身边全是坑。所以一定要放弃走捷径的妄念,你能想到的路子之前肯定有人想到并尝试过,为什么他们没成功?

原因很简单:那些试图走捷径的人掉坑里爬不起来了。

唯有日日不断,方可水滴石穿!才能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捷径是条通往悬崖的快车道。

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计算,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必须全年不休在一个点上聚焦并且持续努力至少苦熬4年的时间,一万小时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但是1万小时积累量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出租车司机都能去开F1比赛。

成功只有方法没有秘诀,金庸小说里那种在某个山洞里捡本武功秘籍就能横扫江湖的事情,在现实世界里永远不可能会有,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一.家驹进阶大师之路的训练方法是什么?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里给出了问题的参考答案。

1.有人生使命才会激发出内心强大的内驱力

什么是内驱力?就是心里像团浇不灭的烈火一样无论如何都想要去做一件事,就像马路上公狗看到母狗一样,绳子都拉不住!

欲成功先成魔!在香港中文翡翠台拍的《劲band四斗士》里为我们还原出Beyond四子那种不要爱情可以,不吃喝拉撒睡也可以,不玩音乐不可以的,不分昼夜玩摇滚乐的癫狂状态。

学得会别人的行为,学不了别人的动机。你以为别人靠坚持刻苦,其实别人苦中有乐,任何靠不断打鸡血才能坚持去做的事情,最后一定不了了之。

2.带着目标去训练 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及时反馈

在训练之前一定要对达成目标有明确的心理预期,今天一定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罢休。所有目标不能量化的训练都只是原地踏步浪费时间。

前女友阿KIM在直播专访中谈到家驹练琴的方法:“家驹练琴很枯燥的,他会一直听着唱片重复的弹其中一小段,有时候我出去很久了回来他还是在弹同样那一段。”

他通过黑胶碟里自己听到的东西去反馈自己弹出来的差距,并且把某个暂时没有掌握的小段落作为自己的学习区,不断的去尝试突破,而不是一直去弹奏自己已经掌握的部分。

我受家驹影响,自己曾经也有过相当长时间的练琴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某些场景蠢得可笑:用一段时间练熟了《卡农》,然后不管在家还是外面都弹这个,目的就是为了博得别人钦佩的称赞,这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增强回路,忽悠了别人麻木了自己,葬送了一切可能性。

大道至简,任何技能的习得过程一定会有小小压力和笨拙的,只有通过不断的纠错才能向前突破,而不是把已经会得东西重复一万次。学英语,健身等一切技能学习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

3.高度专注 大量重复

BEYOND主音吉他手黄贯中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以为自己已经为吉他疯狂,每一天除了睡觉,上厕所和吃饭,我都是拿着吉他在弹奏,每天起码十小时,有时候都抱着吉他睡觉……但我遇到更疯狂的一个人,那个就是黄家驹,我认为吉他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他绝对是一个吉他痴。”叶世荣和黄家强都发表过类似的家驹对吉他那种完全痴迷状况的描述。

“吉他痴”是什么状态?用家驹在节目里自己的话说就是“弹吉他就要日练夜练,不停的弹,有空就弹,没空也弹。”

像家驹和黄贯中这种每天疯狂练琴十小时以上,也需要夜以继日的持续三年才能达到“一万小时法则”基本量。

更何况是大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佛系练习方式?

用《霸王别姬》里的话说“人得自各儿成全自个儿”,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 科学的训练方法 身体硬件没问题,已经可以确保你在此项目上超越大多数人,成为优秀选手。

二.天才是老天爷赏饭吃

2000年之前一直不知道家驹是怎样作曲写歌,直到无意中买到BEYOND卡带版的DEMO,才解开谜底。BEYOND的大部分作品旋律,是家驹先拿吉他根据一定的和弦套路走势,边弹边哼出来,然后先用磁带录下来再进行编曲作词,其中就包括《大地》《岁月无声》《灰色轨迹》等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旋律全是嘴巴里“哒哒哒哒”出来的。

黄家强在和欧瑞强的聊天中提到:在访问新几内亚期间,家驹为了能够和小孩子沟通交流,上午刚学了几句斯瓦西里语的爱与和平,下午就写出了《AMANI》的副歌部分,第二天就去孤儿院里教小孩子们唱。

天赋是横在大师和优秀选手之间一条巨大的鸿沟,是很多职业选手永远也冲不开的玻璃顶。天赋可遇不可求,就像英国足坛名宿莱因克尔,在节目中用迷弟般的表情,描述看到球王马拉多纳在中圈原地不动,对着天空像打桩机一样连续13次垂直大脚颠球的震撼程度。

正如苹果公司文案《非同凡响》中写道: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却是我们眼里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三.命运轮回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一语成谶,这句收录于1993年家驹生前最后一张专辑《乐与怒》中海阔天空的歌词仿佛成为家驹一生的写照。这张专辑里还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做《命运是你家》,人生无常,仿佛一切早有定数。

而家驹第一次以BEYOND名义组队参加吉他比赛的获奖作品《Brain Attack》中文译为脑部侵袭……

黄家驹的经历过程(从底层草根到一代大师)(2)

结语:家驹的成功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使用了科学的训练方法,他的路径是可以复制的。但是天赋需要自己去挖掘,认清自己是哪块料再去努力,才有出类拔萃的可能性。否则在任何事情上以己之短PK人之所长,是完全找不到人生乐趣的。

家驹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