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公元前208年七月,自二世继位以来的咸阳居民们已经习惯了“刑者相继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的惨剧了,但这一次,他们还是倾巢而动了。因为咸阳监狱里的李斯终于等来了他的结局。

肃静的咸阳街道早已没有了始皇陛下刚建号帝王时的繁华,冷风吹起明晃晃的鬼头大刀,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李斯老泪纵横。死亡面前,李斯飞快的回顾自己的一生,从早年的艰难求学,到参与建立帝国的奋发图强,再到晚节不保的凄凉晚景,一切都如梦幻般不可思议。

这世上的温存,留给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的并没有多少,李斯回头对他的二儿子说:“吾欲与若复迁皇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载李斯腰斩于市,夷灭三族。

往事越千年,早已换了人间。李斯死前念念不忘牵着猎犬打兔子的身影早已离我们渐行渐远,后人也淡化了秦国灭亡加在他身上的口诛笔伐。我想,如今的我们凭吊其“东门黄犬”这一典故的,更多的是以己度人,对于初心的执着。

千古一相李斯最终结局(东门黄犬一代权相李斯的千古嗟叹)(1)

“东门黄犬”假想图

01

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并没有李斯早年太多的历史材料。但可以确信的是,李斯在师从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之前,他默默无闻了很长时间,一直在楚国当一介小吏。

所谓的吏,在文人笔下便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为虎作伥;在百姓口中便是:"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且沮洳,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的鱼肉百姓。无论哪朝哪代,“吏”这个身份,向来得不到社会主流的承认。

李斯却与别的小吏不一样,有见两种老鼠的区别后,他慨叹着命运的无常:“人之贤不肖譬如鼠,在所自处尔!”

李斯又何尝不是那只住在厕中的老鼠,官斥之,民厌之,惶惶不可终日,如老鼠般衔些嗟来之食养家度日。

但那时的李斯是快乐的,歇工之余的田园生活中,有着后来位列九卿,官拜秦国丞相时的念念不忘:东门黄犬。

或许是想为妻儿带来更好的生活,又或者是想一展胸中抱负,李斯并不满足于此。几经辗转,中年的李斯至荀子门下求学,学习用今天我们的话说是就业渠道狭窄的“帝王之术。”但不幸的是,李斯同们的师兄弟大多是诸侯王公的少年英才,高冠博带。

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老子韩非列传》

老鼠有区别,人同样也有区别。同是求学,师弟韩非有韩国王室公子的身份,无冻馁之患,终日饱读诗书不为生计发愁。而春去秋来,李斯睡在破衣裘中想的最多的,是家乡的妻儿冬天有没有米粮果腹...

于是强烈的现实反差中,李斯成为了一个现实主义者。出生卑微的他有着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强烈否定。他太渴望成功了,这种否定也只有一展胸中所学才会平息。这点在李斯辞别老师荀子的话中可见一斑

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李斯列传》

无形中,李斯离东门黄犬的“初心”越来越远,这也为他将来受到欲望的反噬埋下了伏笔。

千古一相李斯最终结局(东门黄犬一代权相李斯的千古嗟叹)(2)

02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亦推动时代前进。李斯是幸运的,在秦国统一与始皇执政后期的二十多年里他是时代中的娇子,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始皇与李斯的君臣际遇,一如秦孝公与商鞅般珠联璧合,又一如范雎与秦昭襄王般有机互补。始皇要统一天下,成就霸业,李斯就出谋划策,分化六国。始皇要君临天下,四海升平,李斯便运筹帷幄捍卫贾谊《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之难得的胜利果实。

于是李斯的官位,伴随着秦国的国运蒸蒸日上,一步一步由长史做到了秦国丞相,子女也与秦国王室互相联姻,深度捆绑,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这样的秦国何负于李斯?

李斯的长子李由做了三川郡的郡守,一次请假回京的时候,李斯在家大摆宴席庆祝,文武百官都前去庆祝,门前车骑千数。谁曾想到当年楚国的小吏成为了今天已位极人臣,回忆往事,李斯想起了老师荀子说过的话:“物禁太盛。”他慨叹不知道自己的结局。

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李斯列传》

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时的李斯如日中天。始皇陛下对他言听计从,子女比起后来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六十大寿子女““满床笏”的郭子仪,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身份地位,所作所为似乎都在与当年的那个楚国上蔡的小吏,那个荀子门下艰难求学的中年人相去甚远,欲望中他也最终彻底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千古一相李斯最终结局(东门黄犬一代权相李斯的千古嗟叹)(3)

03、

如果不是后来始皇帝突然去世的那场变故,李斯的一生大抵是成功的。然而沙丘政变的当口,李斯老马恋栈为了权势地位,他却错误的选择了与赵高胡亥等人同流合污,也由此将帝国与自己的一生功名葬送。

李斯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逼死扶苏,让胡亥当了二世皇帝。而且胡亥时期的庙堂那里是始皇陛下时期可以同日而语的。政变后,胡亥在赵高的撺掇下:“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一场场惨案让皇室公子公主与秦国的人才积累死伤殆尽,李斯难逃其咎,他的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甚至这时的李斯也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给秦王嬴政写《谏逐客书》的意气风发,他为了爵禄不去制止胡亥贪得无厌,葬送帝国根基的无休止享乐行为,却阿意顺从。

他给胡亥的上了一份有名的《行督责书》,这封上书也永远的讲李斯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从此,那个治国的乾坤巨匠死了,只剩下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这封上书中,李斯为胡亥的无端行为找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于朝,则荒肆之乐辍矣;谏说论理之臣间于侧,则流漫之志诎矣;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

落笔那一刻,李斯的结局便早已注定。他终究是屈服于自己的欲望。这封上书也导致了严重后果,让胡亥更加严刑峻法,秦国这个腐朽的巨人终于无可救药了。

04、

回到文章开头,刑场上的李斯幡然醒悟,他这一生越来苦苦追寻的终究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他的一切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让一个楚国布衣成为秦国丞相的是自己;让帝国丞相成为阶下囚的也是自己;甚至间接导致秦国灭亡的,仍然是自己...

于是临死之前的李斯想起了当年楚国的那个冬日傍晚:潮湿的炭火驱不走的寒风让李斯莫名烦躁,尽管持家有方的妻子用野菜省下了不少米,但米缸依然已经见底。

李斯穿着破旧的补丁衣服,吆喝着年老的黄犬,带着儿子一起出门打猎,希冀着猎到一两只兔子得以果腹。

天地间一片雪白,脚印很快的被雪覆盖,一老一少一狗在斜阳中渐行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