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护卫队28个知识点深度解析(银河护卫队双杀)(1)

电影上映之前恐怕没人会懂:几个名不见经传的超级英雄,怎么能横扫票房和口碑成为年度黑马。然而细想之下却也理由充分,与时俱进摸清观众,老故事也能看得人乐呵呵。超级英雄早已过时,眼下是痞雄的时代。文 李妖妖

导演:詹姆斯·冈

主演:克里斯·普拉特、佐伊·索尔达娜、戴夫·巴蒂斯塔、范·迪塞尔、布莱德利·库珀

类型:动作/科幻/冒险

上映日期:10月10日

辉煌战绩来自小人物

无论怎么看,《银河护卫队》都是本年的一匹黑马,8月1日在美国上映,首周末票房轻松刷新了北美历年八月开画的纪录(之前是2007年8月的《谍影重重3》),还毫不留情地以北美总票房3.13亿(美元)的最终结果把《变形金刚4》的2.27亿甩在身后,并一反高票房低评分的规律,以Imdb8.6、烂番茄92%新鲜度(《变形金刚4》分别为6.0和18%)的成绩笑傲秋季影坛。与此同时,它在全球的票房目前已经超过6亿,而这一切仅仅发生于它在电影金矿(中国)上映之前。好的下面问题来了:《银河护卫队》到底是TMD什么?

几年前国内某团队曾制作过一个只有15MB的游戏《对不起我是个NPC》,讲勇者去惩戒坏蛋之前随便进了一个NPC(非玩家控制的龙套角色)家里,把宝箱偷走了,NPC怒了,于是踏上追讨财务的旅程,一路集结了几个不上道的同盟,最后反而把坏蛋打败的故事。而《银河护卫队》的主角们,就是这群NPC。

事实上,当创造“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的漫威影业宣布将开拍真人版《银河护卫队》时,很多新晋粉丝的脑中完全没有“好期待”的叹号,反而充满“是谁啊”的问号。在2008年才在漫威世界中诞生的这群人,和绿巨人、钢铁侠比,基本算是孙子辈儿的,而且刚出生两年就因为销量太差夭折了,主角星爵与复仇者联盟之间的关系,中间还隔着两层,根据六人定律,比你和“复联”之间的关系近不了多少。

它的成功是明星效应吗?显然不,导演和男一号此前只出现在一些不知名电影中,虽然你可以在演员表中找到范·迪塞尔和布莱德利·库珀的名字,但车神和帅哥在这里化身成了CG的树精与小浣熊,只能听声过瘾,最为出名的两个人应该是绿脸女卡魔拉和大个头毁灭者的扮演者,前者是《阿凡达》的女主角(对,那个蓝脸的),后者是WWE(美国职业摔跤)的选手戴夫·巴蒂斯塔,而他俩显然无法成为票房保障。好的下面问题又来了:《银河护卫队》为什么这么火?

银河护卫队28个知识点深度解析(银河护卫队双杀)(2)

不以对小而不为 不以错小而为之

“人多力量大”在电影里讲不通,多主角并不是改变《银河护卫队》命运的关键,不过主角们的设定,倒是十分讨巧。男一号星爵属于无法停止嘴贱的类型,和用星条旗围胸肌的美国队长算是反义词,同时拥有一个还算扑朔迷离的背景,把轻佻的外在往回收了收;小浣熊火箭的可爱外形及“最强狙击手”的设定瞄准儿童与女性市场;树精格鲁特基本就一句台词:“I am Groot”(范·迪塞尔也太省事儿!),作为小浣熊的仆人,以反差萌的效果让人惊呼“可爱疯了”;毁灭者德拉克斯虽然战斗力很强,但大脑可能没有回路,只能听懂“时间地点人物”,加上形容词和比喻句就蒙了;至于绿脸女卡魔拉……总得有个女的吧。这样的组合和复联的神气相差甚远,与其说他们是漫威世界中的二线(客套话)英雄,不如说他们是一群痞雄,以残次品的身份,以一个不那么光荣的初衷,干了一些超级英雄的事情。比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漫不经心的桥段在21世纪肯定更行得通。

话虽如此,拯救世界的故事还是老套,而无数的例子证明过,想在可乐杯里塞一大碗心灵鸡汤肯定是自断生路,所以导演很识相地用趣味和包袱装点了整部电影,让人偶尔会忘记大脉络的无聊,虽也不至于整场捧腹大笑,但那些无厘头的对话和场面,绝对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且让你保持某种程度上的心情愉悦。当然,在这个所有人都拿视觉效果说事儿的年代,不花点儿小心思简直就是烧钱点烟的行为,好在《银河护卫队》在这点上做得不错,有浩瀚的宇宙、绚丽的色彩,还有火爆的打斗场面和出色的CGI,虽然每一种都没超过同类电影的最高水平,但每一种都挺好看,且不止预告片中的那么多。

此外,电影的复古情调非常浓郁,你可以听到不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金曲,随着电影的热映,这些歌曲也都重新回到了欧美音乐试听平台上的前几名。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它还有个很重要的优点——一点儿都不腐——当然这也挺复古的。

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