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时间影视专栏第十四期:矢口史靖 与《生存家族》
灾难是可怕的,所有人都拒绝灾难,秉承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我们,各种好莱坞灾难片 “络绎不绝”,但那些丧尸、星球大战、绿巨人总显得距离我们生活太遥远,那些世界末日似乎只存在于电影院。
01
在面临“灾难”的时候,你能活到第几天
但豆瓣的高分灾难片《生存家族》,是第一个让我有如此深的代入感,甚至思考自己在面临“灾难”的时候,能活到第几天。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灾难片,没有天灾、没有枪战、没有特效。这场灾难,始于一次突如其来的停电。其实格局也不大,镜头对准的是一个四口之家;虽也有着生离死别,但内容却是轻松诙谐,结局温暖,大概是我见过最“治愈”的灾难电影了。
突然之间想起前段时间看到Lens采访76岁的德国导演赫尔佐格,结束时在走往电梯的长廊上,一工作人员问他:在你看来,人类当下最紧迫的灾难是什么?老头脱口而出:就是世界上所有手机都没电了。
而在《生存家族》里,不是手机没电,而是所有带电的东西都失效,似乎回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之前。
作为一个深度依赖现代文明的手机党,手机没电、关机都会将我带入深深的恐慌。而在《生存家族》中,整个电力系统都消失了,这简直是一场看不到边际的灾难。
或许毁灭现代文明,不需要地震海啸也不需要外星人入侵,只要让电力消失就可以了,全世界停电就相当于彻底断绝了所有城市人口从事任何职业的可能性。
但导演却轻巧地将末日题材的走向拦截,转向了治愈系。所以与其说《生存家族》是灾难片,我倒更愿意称它为“家族成长片”。当全世界停电,一家人沿途的视角,故事就会变得特立独行,又深刻无比。
02
你有多久没有和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好好吃饭?
这故事里的一家四口,就像我们每个家庭的缩影,被日常琐碎牵绊,被鸡毛蒜皮所困扰,而灾难成为了重启生活的契机,在互相推诿指责之后让家人重新变得亲密。
影片开始的几个镜头,一如众多的现代都市片,东京的夜景华灯初上,车水马龙,醒目的广告牌,略显刺耳救护车的紧急鸣笛声,从地铁里呼啸而过的轰隆声,写字楼里,围充斥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那是大多数城市的浮躁与喧嚣。
镜头一摇,回到家中,母亲在忙碌着各种家务,父亲只顾着吃饭看电视,女儿对于外公打来的电话不屑一顾,儿子戴着耳机拎着快餐回到家一言不发。
矢口史靖将对生活的洞察融入到影片的前二十分钟,大量细节拼凑出一个典型的当下城市家庭生活现状。
这是一像极了每一个都市家庭:工作繁忙不管家事的父亲,操劳而没人关心的主妇母亲,以及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和女儿。每个角色都仿佛独立于自己的世界之中,融洽的家庭关系淹没在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大家都只顾盯着各自的电视、手机和电脑屏幕,连在一张餐桌上吃饭都做不到。
本来只是一场看似寻常的停电事故,可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家人才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停电,它的规模与性质都超乎想象。不光是电路的问题,电池也无法使用,好像电力忽然消失了一般。这不是一场事故,而是灾难,不知原因何在,也不知何时结束。
影片并未直接告诉观众这一真相,而是随着“摇摇晃晃”的镜头,和主角一家一起被动地接受现实。直到东京的城市功能瘫痪,不得不告别城市,踏上了去鹿儿岛的求生之旅。
这场突如其来且未知范围时长的停电,这是很有趣的假设,也对四人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父亲,在停电后,电脑无法使用,工作无法继续。被迫歇业家中却执着在蜡烛下完成了工作总结,无法坐电车,碍于面子也咬牙买了超贵的自行车。
对于家庭妇女更是晴天霹雳,刚开始还窃喜能暂时解放,但不能工作的洗衣机,单纯洗衣服就耗费了大半时光,做饭、打扫卫生甚至上下楼都成了问题。
对于青春期的儿子、女儿来讲,停电则意味着不能刷的手机,被迫停止大量娱乐,无法与朋友联络,无法听音乐,无法自拍,无法饭爱豆。
原本“什么都不会”的一家人,在无尽的黑暗中等待点的来临,是父亲第一个接受现实,提出离开东京要去找鹿儿岛的外公;而原本在家存在感低到尘埃的母亲,在关键时刻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并一路上发挥了主妇的特长,把2500日元一瓶的高价矿泉水砍到了600元;儿子和女儿则在重要物资几乎被哄抢一空的超市发掘了很多长途旅行的必需品。
出发前,超市里的食物和水已经所剩无几,连地图都被抢购一空,他们只好依靠着一本小学地图册开始了艰难的逃难之旅。
03
现代文明也变相剥夺了我们学习生存的机会
没有惊悚的景象,没有浩大的场面,只是跟随一家四口的脚步,看着停电的影响如何渗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知道我们到底有多依赖现代文明:
煤气要靠电池驱动,抽水泵离了电无法工作,超市只能现金;汽车无法点火,飞机也不能起飞,自行车成了唯一的代步工具;ATM机无法运作,信用卡也不能刷,而银行也严格限制取款数额;长时间的停电,只有食物和水才有价值……
回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之前,不单单只会停掉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这相当于现代工业体系的内核不复存在,而建立在工业文明之上的城市生活也会随之瓦解。
糟糕的不仅是缺水缺粮食,还有他们超差的生存技能。
没见过星星,不敢杀鱼,不会杀猪,不会钻木取火、喝口溪水就生病……换作自己面临同样的情境,是否能做得比他们好?对城市和现代工业的依赖,是否已经剥夺了我们基本的生存能力?我们是否还能想起如何生火?如何生存?如何渡河?如何寻找以及保存食物?
对灾难的细腻展现固然出彩,但《生存家族》最大的亮点在于,如此的末日题材,却造就了一部温情细腻、欢笑满满的影片。在灾难的背景下,电影真正想刻画的是一个家庭的亲情和成长。
都缺乏野外生存经验的一家四口,虚张声势的父亲更是屡次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行程一再耽搁,招致了全家人的指责;然而,当一家人陷入绝境,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终于明白了何为父亲,纵使下跪也没能换来儿女的粮食。
逃亡一直在进行,在去大阪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家人,也是四口之家,他们懂得如何科学地收集水和食物,看起来像是出来野炊郊游看风景的,骑着山地车,轻松潇洒,反衬出铃木一家的狼狈不堪。
阔别生存了超强的一家人,在他们靠“美食传单就昆虫”为食的时候,他们遇见了一个独居的老人田中先生,他的孩子都在美国,让他们帮他抓因为停电跑掉的猪。杀猪砍柴,吃柴火熏的猪肉,洗用柴火烧的热水澡,这一切都很原始却在那个时候幸福感却爆棚。
老人因思念孩子而显得热情而古怪,这是留不住年轻人只剩独居老人空掉的乡村的通病。
他们我们常说的“留守老人”。子女们都在大城市,只有他们在乡间,身上还保持着相对旧派的生活习惯。
04
你要相信,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在碰瓷
其实被遗忘的不止养猪大户田中先生,影片叙说的很多都是被我们遗忘掉的边缘人。米店拒绝劳力士的店主、带领他们过隧道的盲人、送青菜的奶奶、开蒸汽火车的司机,他们都是老人,甚至一家四口要去投奔的外公,也是老人。
田中先生不是主角一家唯一的恩人。实际上一路走来,他们遇到的几乎都是好人,正是那些陌生人的善意消解了灾难的残酷,让这部本来是末世题材的电影却有着治愈的味道。
不需要行星撞击地球,不需要外星人入侵,不需要生化危机,没有电,一辈子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多数就会自己灭掉自己。
不去纠结为什么会全球停电的问题,这是只是一个设假设,也不要去想为什么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偷抢拐骗,物资哄抢,导演想表示的不过是那些几乎被遗忘的老人们,以及被遗忘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在全世界都停电的情况下,拯救了人们。
当然这不是杜绝现代文明,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而是想阐述习惯了被现代文明包围着的我们,需要一个契机去反思当一切电气设备停止运转后,当我们回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前,我们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
我们会不会像影片中的一家四口,一边“生存”一边成长:原本从来不搭理父母,并沉浸在电子世界的哥哥,扔掉了经历多次磨难还揣在兜里的手机,用手机壳补起了车胎,并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角色。
原本什么都不会还被一家人责备的父亲而为了保护家人差点被河水淹死,女儿不再抱怨被大雨刮走的新衣服,吃块烟熏肉就开始哭,假睫毛和父亲的假发套都被抛弃在风雨中,他们不再执著于外表的光鲜,这趟旅程让他明白,家人比什么都重要,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正是他们的使命。
很多人看完电影的第一感觉,《生存家族》在反对现代文明,崇尚回到原始社会,其实不是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主角一家人遇到的藤原纪香为首的家庭,他们也是大城市来的人,也能看出这个家庭也有着极强的野外生存技巧,知道怎么获取蒸馏水,辨别哪些是野菜,所以他们也身处于“电器文明”之下,却没有依赖电器。所以断电之后,他们与主角家庭的对比,一个仍然在享受着生活,一个变成了如何生存。
《生存家族》的隐藏主题是电器文明、技术究竟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还是更远并不取决于技术,而是使用技术的人;而反思现代技术、工业文明也不意味着必须要重返乡土,重要的是如何在心中永远为故乡与亲人保留一席之地。
05
别跑太快了,你的家人还没追上你的脚步
电影也只是设定一个超常的情境,用以巧妙角度告诉我们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人、物和技能,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农村空巢化、都市人精神气的丧失和生活经验、体验窄化等社会病,我们对身边情感的忽视,对父母亲人的忽视。
这趟充满爱与陪伴还有无限艰辛108天的生存旅程,最终在鹿儿岛的习习海风中划上了句号。
三年后他们回到路东京,不再扔掉、忽略外公寄过来的鱼和电话,也收到了那张原本没有可能被记录的照片。
他们的生活也没有退回到故事开始的冷漠和匆忙。
最后的结局也没有说明为何停电,但所幸不是俗套的提倡什么环保、回归园林或者拥抱新生活,所有人回到之前的样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你在一家四口的眼睛里看到了星星和无法隐藏的笑容。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问题和成长历程,不管是一个废柴老爸、还是被忽略的父母、被遗忘在乡村的老人,亦或者沉迷于花花世界不听话的子女。请你将时间,还有耐心多赋予你最亲的人。
突然就很想念小时候在乡下生活,和那段很长很长的泥土路。
小时候特别抵触,嫌那条路太长太远太泥泞,但回想起来,太多美好的记忆都留在路上的那段时光里了:摘野果、偷西瓜、抓蝉和螳螂、穿梭在田坝上,齐脚脖的绿草、赤脚趟过的河、累了撒娇坐在外公肩头,那时候的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多便利,却是真的快乐。
煮海时间:
我们需要反思的从来不是如何切断现代文明,而是我们如何不那么自私、如何将逐渐疏远的关系变得更亲密,而不是冷冰冰屏幕或者被锁上的房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