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秀辉 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江苏兴化人。职业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文艺评论家。

有时候还是要讲一讲裙带关系的。例如,我们讲到陆柬之的时候就必须要讲裙带关系,为什么?陆柬之的舅舅是虞世南。陆柬之还是另外一个大书法家的外祖父,张旭,他是张旭的外祖父。他的儿子陆彦远,同样在书法史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被称为小陆,大陆当然是他的父亲陆柬之。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1)

盛唐时期,书法家灿若群星。虞世南是智永的学生;欧阳询、虞世南是同事;褚遂良是欧阳询、虞世南的学生;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他也是有机会认识虞世南的;而李世民则书学虞世南,远韶王羲之;而陆柬之则是虞世南的外甥,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他们都是围着虞世南为中心的。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2)

智永为什么守旧、守古,为的就是守住王家法!王家法传给谁了?虞世南。盛唐为什么广为赞赏王羲之,并流行王羲之?还需要问吗?虞世南起到了绝对性的影响力。古风仍在,古风不因为流行,而弃之不顾,或是转身而去。越流行越古风。因为继承是学习的不二法门,没有继承,就不存在创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欧阳通、陆柬之,哪一个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突破?中国书法的传承关系非常重要,迄今为止,书法有一根线,自始就一直串着,串起了贵族文化、世家书法;串起了书法的传承;串起了中国文化的符号。在若干年前的中国,在不远的若干年前,你是不是读书人家的唯一标志:你懂不懂书法?你是不是世家贵胄的唯一标准:你懂不懂书法?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3)

显然,陆柬之是符合标准的,不但符合标准,而且他很懂书法。从汉以降、魏晋以来,从先祖陆机以来,陆家一直是名门望族,代不乏人。书法于陆家,不但是脸面,也是文化根基。陆柬之的书法不是学的字帖,也不是学的真人,他是向真迹的制造者学习的。他还被以虞世南、欧阳询为中心的书法高人浸润着,他的周边,随便挤一下,挤出来的汗水,都是飘着文化的香味,书法的墨水味。他和褚遂良、欧阳通那样的人,共同成长起来,共同成为书法的栋梁,文化的栋梁。

他一生不是死学,而是转益多师,他先从舅舅虞世南那起步,后又从欧阳询学习。中年以后,直击二王,其实,自智永以后,直接晋人,深得二王,唯陆柬之一人而已。后人对唐初四大家有疑义,认为不应该是欧虞褚薛,而应该是欧虞褚陆。前人笔墨官司,各有道理,各有立场。立场,是话语权,与公允无关。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4)

陆柬之有一件事,一定和舅舅有关。舅舅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唐高宗李世民立下了不世之功,自然,会影响到外甥。但是,奇怪的是陆柬之只做过闲官,不过区区从五品,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馆侍书学士。显然,陆柬之的裙带关系,只止于书法,而没有到官场。

仕途不能得意,当然须得另有他志。所以,在书法上他很努力。

才开始,专攻他的舅舅虞氏书法,然后他在研究书法的过程中,他发现必须要以王羲之的笔法而出之。前人说他不但会行书,而且还会草书,章草写的也很好。他仰慕他的先祖陆机。尤其对陆机的《文赋》和书法很是敬佩。他很早就下决心,一定要用书法好好的表现一下前人的杰作。于是,书法史便有了《文赋》传世。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5)

《文赋》为纸本墨迹卷,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留存下来的名家真迹之。《文赋》是陆机的代表作,极尽陆机心力,陆柬之先祖陆机一生不易,一出生就顶着陆逊的压力,一生何其威风。陆机多才,文章书法足以影响中国文化史,当时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拜的心情来写《文赋》的。他早就立志重书《文赋》,一直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先祖名作,不敢贸然动笔,直到深入二王,并得到二王笔法,运笔至兴时,竟能穷笔极趣,才敢动笔了此宿愿。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6)

粗读陆柬之所书《文赋》墨迹,章法扑面而来,一派生动、郁勃之气;其次魏晋人的气韵,引人着迷;再细读,无一笔不俏王羲之,一笔一划,一来一去,尽是羲之风度。全纸144行,1658字,行法为主,楷法辅之,间参草字,三体并用。上下翻飞之时,但见龙腾虎跃;左右照应,尤如青春学子,朝气立显;且通篇配合生动,若非大功力,如何打的通此三体,并令其笔法上更是浑圆天成,不致锋芒逼人,把王羲之平和、简静的气度表现的从容不迫,如山阴道上,闲看风光,又如九曲溪边,细品龙井。那种闲适的意境,透满了字里行间。学王而出王,出王而似王,似王而非王,由此,陆柬之深击人心,令人拍案。会心处,如对红颜知已,于静夜时分执其手,看窗外细雨飘摇;得意时,如对佳友,谈至兴时,道及痒处,畅怀不已;或如深夜读书,掩卷沉思。或是舟行江上,清风徐来,小曲渐起。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7)

元揭溪斯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

赵孟頫曰:“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孙承说:“赵文敏(孟頫)晚年书法全从此(指《文赋》)得力,人鲜见司谏(指陆柬之)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行书书法唐代时期(这才是唐代第一行书)(8)

本文作者卢秀辉先生作品

陆柬之(585年—638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假如天以假年,活到他舅舅的年纪,于书法何幸?天妒英才!


本文为书法网签约作家卢秀辉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