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博采风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uang ,Jumbo Heritage List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

第3210回:手工套色玻璃蚀刻,绮丽万千光影斑斓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

风声竹韵,水庭隽秀。

疏朗通透,兼蓄秀茂。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

弹指经过廿二年 ,剑博重到凤凰园 。

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茏葱碧入天。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6)

十顷鱼塘百顷蔗,千家桑土万家弦。

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核酸。

四百年沉淀岭南名园,与城市交融出新魅力。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7)

很早就听说了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清晖园”,其它几个广东园林我都参观过了,规模比较大的园林就剩下顺德市区的这个清晖园了。所谓园林,必须要有山水,有植物花卉,还要有名贵家具和老旧的装饰艺术品,这些清晖园都有了。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8)

在《黃劍博采風追影》“第3132回:岭南园林余荫山房,夹墙翠竹兰桂齐芳”中,我提到过广东四大园林中唯一可以跟余荫山房媲美的就是清晖园了。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9)

听说顺德户籍的群众可以免费入园参观,但我是外地人,并不能直接闯进去,也不能走到景区门口直接买票进去,而是需要提前在网上预订门票,而且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

广东四大名园的门票都不贵,价格亲民,不像一些仿古建筑群,门票价格居然高过真正的艺术精品景区,令人扼腕。清晖园的门票也就15元钱,随便在街道上喝杯奶茶也要十几二十多元了,门票是不贵,但为了进入清晖园,我这个外地人必须额外花费上百元,为什么呢?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0)

托香港的福,前天香港报告新增新O冠肺O炎确诊病例26026例,昨天香港又报告新增34466例,两日报告新增的确诊病例共超六万例,接近此前一周新增新O冠患者数量之和。大家知道深圳和香港是姐妹城市,只隔着一条狭窄的河道,香港疫O情严重,深圳能独善其身吗?很难啊,今天我就看到深圳新增了二十多例确诊,虽然跟香港比只是一个零头,但在大陆内地却名列前茅了。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1)

为了确保能进入清晖园,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叫像你要跟一个美女约会,就算你要花费再多的钱,你可能都认为是值得的。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2)

清晖园就是一个我必须要见一面的美女。

我站在清晖园门口扫码登记,但我在深圳采样的核酸报道快过期了,我又不想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如是乘车来到顺德龙的酒店,高德地图导航显示这是当地唯一还能晚上做核酸采样的地方,但我到了大堂,看到旁边有一个药店,我去咨询两个护士,她们说这里已经不做核酸检测了,网上的信息不正确,地图导航也是错的。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3)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建议我去附近的大良医院,我无奈只能 徒步一公里走过去,进了医院,遇到很多群众抱着儿童看病,我问一个护士,她说下班了,晚上只给发烧病人做核酸检测,一个女人建议我去同江医院碰下运气,她说晚上23点都可以做。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4)

我离开大良医院,刚准备坐公交车去同江医院的,但我临时花近二十元坐出租车去了同江医院,走到医院大堂,发烧科护士说同江医院九点就下班了,叫我跑到外面临时黄码区做核酸,我看再过几分钟就到九点了,忙马不停蹄地跑到草坪旁边的临时采样区,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5)

一个保安拦住我,强迫我拿出手机扫四个二维码,要我填四张表格,截图四次,然后再提交申请,我当时怒火攻心,但胳膊扭不过大腿,全民核酸是时代的呼唤,你一个群众能抱怨一个时代的惯性思维吗?就像有些地方的儿童,你拿出一根棉签,婴儿都会条件反射地张开嘴巴。。。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6)

我强忍怒火扫了四个码,想到以前去办事要找人盖章一样,真是繁文缛节,我在线填表之后,另外一个女护士又说深圳人要去另外一个区域采样,因为现在深圳人的健康码带星号了,有嫌疑了,我又奔跑过去,又一个年轻的女护士拦住我,叫我填写一张纸质申请表格,结果旁边有两个人把公用的笔占据了,而距离下班只有几分钟,气急攻心之下发现我的背包有签字笔,自己拿自己的笔填表递交,护士带我去一个机器验身份证,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7)

最后护士叫我缴费四十元,我说核酸检测不是免费吗?就是收费,我记得深圳的检测才收12元,护士说马上要下班了,不做你就白跑一趟,无奈支付了四十块钱,拿单据跑到一个办公室,又一个年轻漂亮的护士给我验码和发试管,之后叫我去隔壁房间,又有一个年轻护士等着我,她叫我张嘴,她伸进棉签取唾液样品,几秒钟的测试就收费40元,难怪最近几年核酸关联上市公司的股票涨了好多,真是赚死了。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8)

离开同江医院时,已经是晚上21点多了,赶着最后一班车返回酒店,半夜又被一对公婆的打架声吵醒了,但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了,因为明天曙光肯定会出现。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19)

今天果然是晴天,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清晖园,门口的女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我为了进入清晖园,经历了怎样的磨难,真是人在囧途之佛囧。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0)

我是有备而来,提交健康码和核酸检测证明之后,我顺利走进了清晖园,今天不是周末,所以早上的游客并不多,但我忽略了退休的大妈大爷群体,他们随后也蜂拥而至,给清晖园带来了喧嚣和躁动,这还只是疫情期间,假如换成平常的年份,那景区估计早就是摩肩擦踵的人流了。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1)

很多游客走进清晖园只是拿个手机拍几张照片或视频,然后发朋友圈分享一下,他们倒不会仔细欣赏艺术。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2)

繁沁图文鉴赏曾经强调过工艺鉴赏的作用,清晖园的建筑物把多种艺术形式运用进来,包括了美术(含绘画、灰塑、木雕、砖雕、玻璃蚀刻、陶艺等),而这些包含古时建筑高超工艺的结晶可以说是清晖园的精髓所在,但这些工艺结晶却是游客们往往会忽视的,这着实令我感到惋惜。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3)

刚走进清晖园,就会看到一个八角壁裂池,这个八角壁裂池位于清晖园的南面,整个水池是以石头砌成,没有使用水泥、石灰边接,但水不往外泄漏,显示了工匠高超的拼接工艺。池中有八条陶瓷烧成的红鲤鱼,围成一圈向中间的宝珠喷水,十分壮观。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4)

据说八角壁裂池中的喷水龙,是七十年代制造的石湾陶瓷,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水气的笼罩下,整个池子显出一派水雾朦胧的景象,在酷暑里顿时添增了丝丝凉意,让人感觉惬意不已,浮躁的心也随之沉静。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5)

八角壁裂池位于清晖园的大门口处,是清代遗留的文物,整个水池以红砂岩砌成,八角壁裂池建造手法别具一格,池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嵌砌而成,接口处不用灰泥粘结,历时百余年,依然牢固如往昔。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6)

广东的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石湾出现大型窑场的历史最迟可上溯到唐朝。1950到70年代先后在佛山石湾和南海奇石发现唐宋窑址,发掘出的均石湾公仔人物塑像,而石湾公仔人物塑像属半陶瓷器,火候偏低,硬度不高,坯胎厚重,胎质松弛,属较典型的唐代南方陶器。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7)

石湾陶艺一直是石湾窑赖以维持的经济来源的一脉支流。假如昔日石湾没有大宗日用陶器的制作,陶艺根本没有依存的余地,充其量不过是石湾窑的锦上之花而已。

西方的陶艺多借助裸露人体的每条肌肉来表达感情,石湾陶艺则秉承我国艺术的传统特征依靠线纹的飞动,借衣纹折叠、线条流动去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8)

清晖园摆放了很多木质品,其中有一个木轿的设计也是极具特色,木轿刷金色漆,轿身由八根盘龙柱支撑,轿顶雕刻的是仿照珠江画舫"紫洞艇"建筑的两层楼舫,极具岭南特色,轿上的小人雕像栩栩如生,雕像的人数众多,船身之大,无不透露着古时名门望族的家丁兴旺,财力雄厚,虽然不及碧江金楼的木雕,但也很有鉴赏价值。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29)

在清晖园回廊旁边的青砖房间内,我看到墙壁上挂着木雕,其中有两件木雕分别雕刻着不同的神话故事,突出了古时十分盛行的神话色彩。两件木雕均有轻微的受损,这也是岭南文化的一大损失。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0)

清晖园还藏有清代石湾陶瓷《八仙法器图》,它由9块40厘米见方的通花蓝釉瓷拼合而成,八样法器依八仙的地位等级分为三层,最上一层三样法器分别为上仙吕洞宾的剑、汉钟离的芭蕉扇、何仙姑的莲花;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1)

第二层的法器只有两样,分别是中仙铁拐李的葫芦和曹国舅的拍板;第三层便是下仙韩湘子的玉箫、张果老的鱼鼓和蓝采和的花蓝。这套八仙法器图也是清晖园园内为数不多珍贵文物遗存。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2)

清晖园像番禺的祠堂一样,也有很多灰塑,它是广东民间建筑的主要装饰工艺。一般出现在旧式民居的山墙两边,称之为"草尾"。艺人常常根据题材和空间的需要,充分发挥其技艺,将山川水涧景物墙休状。其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栩栩如生,色彩则喜用大红大绿,富丽斑斓,充满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3)

清晖园园内的灰塑多以浮雕为主,这些作品技艺新颖、题材丰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4)

我在清晖园还看到廊桥旁边有一处会客的房间,里面居然有清代彩蚀花金片玻璃。朝水池望过去,在沐英涧入门上方可以看到一套清代乾隆年间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左面窗门上镶着绿,红,蓝,黄的套色雕刻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窗外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景色。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5)

清代彩蚀花金片玻璃是仅存于世的清代"羊城八景"雕刻玻璃珍品,已被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清晖园内装饰门窗的彩绘玻璃都是清代套色玻璃制品,是当年岭南玻璃业的工匠利用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套色玻璃,运用我国古代独有的蚀刻、车磨手绘等工艺制成。这些玻璃制品只用于当年岭南官宦达贵、富户商贾所建的豪宅里,据说这门手艺已经失传。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6)

在留芬阁还有六块清代“八仙图”蓝片玻璃蚀刻画是至今仅存于世的,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六片蓝片玻璃和玲珑榭八片红玻璃都极为名贵。我看了门窗的玻璃装饰外,还欣赏棂格形式的多变,有方形、长方形、园形、梯形、菱形、梅花形,可说是棂格的世界之最,不得不感观叹我国古代匠人的灵巧和智慧。其中还有一群窗户镶嵌的是贝壳打磨后的薄片,真是独出心裁。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7)

我们进入清晖园,首先感受到的是满园树木葱茏。我们穿行在园中各个不同的“亭、榭、厅、轩、馆、楼、阁、廊、舫”之间,那些建筑装饰,又会让人有“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窗牖,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幅美丽画卷。园中窗牖大量运用的镶嵌彩绘玻璃,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8)

更为园景增添绚丽色彩,是清晖园在四大名园中鲜明的“园林个性”。在清晖园的彩绘玻璃中,以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玻璃及鼻烟壶为名贵,是世界玻璃艺术珍品。其中套色雕刻玻璃当中又以金片为极品,蓝片、红片次之。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39)

我遇到一个讲解员,她说清晖园的镶嵌彩绘玻璃是四大园林所独有的,我就问她去过余荫山房没有,她说没有去过,我说余荫山房也有大量的镶嵌彩绘玻璃艺术品。

清晖园有很多玻璃扇窗可以容纳了四季变换,引出了绮丽万千的动人景色,实际上这类精美的玻璃并非清晖园独有,番禺的余荫山房也有很多玻璃精品。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0)

余荫山房精美的园林建筑及工艺装饰扬名海内外,堪称岭南古典园林建筑中最为经典的骄人之作,其窗户类型丰富。从材料上划分有木窗、琉璃窗、灰塑窗等。木窗中又有蚝壳窗、满洲窗、百叶窗等式样繁多。余荫山房有一扇可以看到“四季”的满洲窗,该窗位于卧瓢庐正南面,蓝色、白色的玻璃相间排列,简单的菱形组合纹样看似其貌不扬,人们竟可通过这扇窗户找到南粤大地难能一见的瑞雪隆冬和秋山红叶的景致,因此被称为“四季窗”。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1)

据广州日报、广州番禺发布和广州文化的专家介绍,满洲窗是由传统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组成的窗子,制作工艺复杂,套色玻璃为进口所得。在发展中,因原材料缺乏、工匠断层、工艺失传等原因,满洲窗制作和修复行当渐渐式微了。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2)

在古典园林中,我发现每一扇营造得宜的窗都透着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

余荫山房这些满洲窗修复也是如此,跨越重洋从欧洲进口原版套色玻璃,玻璃内胆雕刻使用独创药水配方,不计损耗裁剪出漂亮玻璃花芯。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3)

满洲窗的由来或许与清代满洲窗户有关。清代中后期,我们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玻璃,即在花窗图案设计中配以小块彩色玻璃以作透光,称之为 “满洲窗”。表面上它类似于北京的支摘窗和苏州的和合窗,实际上却有所不同。支摘窗与合窗多呈矩形,满洲窗传统主要用正方形,为木框结构,内镶玻璃。满洲窗还采用各式构图的木棂,亦叫斗心,镶嵌和蚀刻着图画或书法的单面彩色玻璃,而呈现出独特、高雅别致的格调令人赏心悦目。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4)

余荫山房满洲窗主要分布在供宾友休憩的卧瓢庐、瑜园 (小姐楼)一楼走廊和客厅、深柳堂等地方。当然,这些玻璃窗并非都是清朝的文物,有一些是后来修复过的。

七年前,余荫山房管理处启动门窗修复工作,对园区内缺失的屏门、窗扇分批实施修复。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5)

四年前,瑜园西北厢房一、二层及东南一楼厢房满洲窗修复工作正式启动。余荫山房管理处负责人沈某元说,当时完成修复的满洲窗位于瑜园,属文物保护范围内,为山房原主人邬彬的第四代玄孙邬仲瑜于1922年添建,以用作休憩、迎宾之所。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6)

余荫山房工作人员带着“蝶恋花”“木棉花”手绘满洲窗设计图纸到处寻访满洲窗修复匠人,因难度太大,被很多人拒绝,后来遇到了满洲玻璃工作坊的吴某标师傅。“他被罕见的直棱格窗扇的满洲窗设计图所吸引,决定承接这次修复工作。”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7)

完成修复并非易事,套色玻璃需要从欧洲进口,然后确定窗户设计稿,开料,雕刻玻璃到拼接入榫,刷上三道防腐漆层层保护。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8)

如今由吴某标团队制作的“蝶恋花”、“木棉花”满洲窗已成为瑜园的新景点。当阳光穿过厅堂,室内光影交错,美轮美奂,很多游人被投影在屋内地面、墙面上五彩斑斓的光影所吸引,而这正是满洲窗的魅力所在。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49)

“在过去,满洲窗是贵族定制的装饰,它的主要特色一是体现在多变的窗格,可以演绎出不同形状;二是玻璃配色,同一款窗格里可以做4到12种颜色的配比,有很多门道,比如厅堂的玻璃颜色可配得浓重花俏一些,在书房则要配得清雅一点;三是雕刻内胆玻璃,采用脱底套银工艺,这项工艺为岭南独有。”吴某标表示。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0)

在瑜园西北厢房一二层,可以见到修复完成的两组“木棉花”满洲窗。木棉花素有岭南花魁之美誉,鲜艳硕大的“木棉”满屏盛开,尽现岭南风采。在瑜园东南一楼厢房,已完成修复的满洲窗为一组九扇“蝶恋花”方斗组合。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1)

“这组窗扇最大的特色在于九块独立定制的画心,玻璃内胆采用的正是红色脱底套银工艺。”吴某标介绍,留底工艺之于脱底工艺,好比传统刻字中的阴刻与阳刻。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2)

留底是将玻璃表面以下的立体线条刻出,指凹下去的图形。脱底是显出玻璃表面以上的立体线条,指凸出来的图形。满洲窗是“洋为中用”的产物,结合西方传入的彩色玻璃,将玻璃与中式窗棂契合,这不仅是艺术的升华,还是技术的难点。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3)

广式满洲窗一大特点是曲子衬底,画心多为圆形或者波浪形状。与直子衬底相比,曲子衬底工艺更为复杂,既要求工匠将木棂条制作得曲折多变,又要将玻璃裁为不规则的曲线,难度很大。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4)

“这次修复制作难度很大,窗户木棂条全部是曲线,玻璃对应要有弧度,在昂贵的进口套色玻璃上开出如此大弧度,稍有不慎,整块玻璃就会废掉,前功尽弃,损耗比预期大很多。”吴某标说,由于木棉花窗的花瓣形状线条突变较大,裁12块花芯就废了30块玻璃,套色玻璃进口价格为一平方米七千多元,“这些玻璃对于我们来说像金子一样贵重。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5)

过去从来没有这样高的损耗率。”说起余荫山房满洲窗修复所用套色玻璃,吴某标说这些玻璃都是从欧洲进口的,价格十分昂贵,“在欧洲也只有几个作坊在制作,纯手工打造,工序繁复,技巧很难掌握,成品率低,难以规模化生产,他们至今采用仍是传统吹筒法制作工艺。在国内,我们找过不少玻璃厂,他们都做不出来。”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6)

据说这次余荫山房满洲窗修复所使用的玻璃采用厚度为3毫米、套色层厚0.1毫米的欧洲进口纯手工套色平板玻璃,“玻璃从捷克进口”;雕刻工艺采用传统手工微雕加酸蚀银光工艺,雕刻深度0.01到0.2毫米。据了解,红色套色玻璃在烧制过程中要添加黄金,“是有含金量的”。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7)

据了解,余荫山房大多数满洲窗都是曲子衬底,主体建筑深柳堂厅堂两侧为栀子花套岭南花果茭荷彩色窗,园主人书斋临池别馆的满洲窗则以菊花为形象。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8)

研究者韩放在《满洲窗: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一文中,将瑜园船厅的万寿菊套色福寿窗奉为经典,他认为“比直线型玻璃裁割,镶嵌难度高了许多,配合镶嵌的木框工艺之精美,体现了岭南‘满洲窗’的精湛工艺无与伦比的事实”。近年来,由于满洲窗鲜明的广府近现代区域性工艺特征及视觉氛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将满洲窗的元素融入到装修或产品、标识设计中,一些家具厂、装修公司也开始从事满洲窗的制作。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59)

“但是由于原料彩色玻璃需从外国进口,且玻璃蚀银光工艺为极少数工匠所掌握,市面上大部分承接满洲窗制作的都是用廉价的贴膜、焗漆玻璃取代,雕花则为印花,木作工艺也鲜有复旧,这种制作方法不适合进行文物古建筑的满洲窗修复。”欧阳某仑说。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60)

吴某标表示,现在很多工厂宣称可以制作满洲窗,其实他们并不真正理解满洲窗,“比如满洲窗的窗格木棂不同于其他建筑风格的窗户,特点是变化多端、具有很科学的比例,而很多木工厂任意拉伸、缩短,造出来的满洲窗失去了原来的比例美。”此外,在玻璃颜色搭配上,一些工厂也随意为之,“其实满洲窗玻璃色彩搭配是有一套很科学的体系,很讲究审美。”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61)

研究者李朝平在《岭南满洲窗的造型艺术研究》中指出,岭南满洲窗作为中西元素合并的产物,19世纪开始在装饰上受到富商们的喜爱,从西关荔枝湾一带开始流行。西关大屋内采用的满洲窗不仅是窗户还是室内界面装饰。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62)

19世纪至今,广州越来越多设计者将满洲窗融入于设计当中,如广州博物馆、白天鹅宾馆等。设计师们用现代的手法将满洲窗进行提取重构,这不仅体现了后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传承与创新的最好表达。。。

三原色玻璃艺术(手工套色玻璃蚀刻)(63)

第3211回:西部往事侠客落幕,表演大师方达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