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看白,男看高。”一白遮百丑,一矮毁所有。“

其实从古至今,外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1世纪的当下尤为重要,颜值、海拔能当敲门砖!

女孩子长得高,有条大长腿,穿衣也好看男孩子有高度,行走站立似白杨,安全感十足。

在小孩成长发育过程中,身高问题是父母很担忧的一个版块。闺蜜的儿子瑶瑶七岁,不知为什么硬是比同龄人矮。瑶瑶和好朋友浩浩比身高,结果足足矮了人家10厘米!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1)

瑶瑶可是七岁儿童里的正常身高,123厘米。闺蜜顿时心塞了。她和丈夫两人在南方算超出合格线了,自己身高也有160,老公虽然不算特别高,好歹也有172,儿子莫非是基因变异?自己给儿子吃的不差啊。

身高和遗传也有分不开的关系,通常说来父母身高都可以的话,孩子跟和同龄孩子,在6岁以内应该差距不大,但现在足足有1年半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在咨询@张巧林说育儿后,才知以前有没有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生长发育曲线也没有,什么时候生长缓慢的?原因在哪?7个因素,8个问题,也都一头雾水的,感觉自己像做了后妈。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2)

回到家里跟老公一说,老公也纳闷,孩子前面6年年年体检都没事啊,也很纳闷比同龄人的标准矮了近10厘米,两人赶紧带瑶瑶去了医院,检查下骨骼发育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结果很快出来了,孩子的生长激素水平的确偏低,还存在脾虚,营养吸收不好,才会引起发育滞缓。

其实,孩子身高除了遗传外,还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人的身高有 70%左右由基因决定的,而剩下的 30% 要归结于后天的身高管理。

简而言之便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现实生活中有正正得负,也有负负得正,还有正负得正的几种情况。研究出来的数据并不能精准到个人,长高这件事情靠运气,盲目等待是行不通的!

现在身高管理还来得及,也会给孩子少留一些遗憾。切莫等到青春期,每等一年,就损失4厘米。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3)

在两个关键长高的阶段,家长和孩子们需要注意几个影响身高的外界因素。

孩子身高生长与七个方面有关:遗传、内分泌激素、饮食、营养素的补充、睡眠、运动和情绪、环境中如重金属。

不过咱们既然改变不了遗传因素,只好从三分的方向努力了。再怎么说,多长一厘米都是爱。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是孩子长高的关键阶段,尤其在3岁之前,是人一生中最快的时光。

除了拿稳儿童生长的第一棒,抓住青春期的冲刺同样重要。女孩子通常在初中的时候飞速长高,而男孩要比女孩晚两年,大概在读高一的那年。在中学时代结束后,生长速度就会逐渐放缓。

1、 饮食

如同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小孩不吃好哪能长高啊?不过补充营养切忌过量,否则物极必反。

像是给孩子买钙片吃,只宜在保证钙摄入正常的情况下,同时注意其它营养均衡。如果孩子挑食就应该马上改掉坏习惯,荤素搭配好,少吃零食碳酸饮料。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4)

加上市面上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增高产品,无效退款,什么包长,家长们很难不动心。关于孩子的长高,他们都可以毫不犹豫的为此买单。只要孩子能长。

但殊不知所谓的保健品和营养素只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真实。所以,在饮食方面不做好,不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不调整饮食结构,寄希望于这些保健品,结果就是花冤枉钱。因为钱没有用在刀刃上。

补充一样的 同时,莫忘维生素ADK:很多妈妈都说我天天给孩子补钙,我天天给孩子喝奶,孩子为什么就是长的慢,其实我们更应该给孩子补的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得孩子们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

关于长高,你不再停留在补钙的原始层面了, 骨骼“支撑者”:钙 骨骼“加油站”、搬运工:维生素D 骨骼的装修师:维生素A 骨骼“添加剂”、指挥官:维生素K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5)

2、 睡眠

一天起码要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因为睡眠对身高的影响十分重要。人体内有一种激素叫做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9.30熟睡之后70分钟,分泌到达高峰。

不过并不是睡的时间越长,长的就越高哦。这个概念不要混淆,有些人说小孩子午觉能加速生长发育,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小孩之所以要午觉,很多是因为上午玩累玩疯了,疲惫了才容易睡得着。

如果你让一个白天睡了午觉2个多小时,起床就天黑,吃完饭,晚上9.30怎么睡得着?

况且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瑶瑶妈听到这个解释,恍然大悟。

总之,小学生需要睡满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6)

熬夜、睡眠不足

原来,瑶瑶的妈妈早在4岁多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幼小衔接班”,就是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每天下午放学后,先睡觉,再吃完晚饭就去上课,从晚上7点上到9点,回到家再吃点心,洗漱睡觉时就10点半、11点了,睡眠不足,生长激素不能充分分泌,就耽误了长个。最关键的这个神操作,睡完吃,睡前继续吃,孩子晚上的睡眠质量,可想而知,胃不和而夜不寐啊。

妈妈没想到,自己想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而却害了他。

3、 运动

我建议给瑶瑶多出去运动,优选跳跃运动和伸展运动,促进骨骼快速生长:引导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选择一些弹跳类的运动,如跳绳、篮球、摸高、游泳等,还能帮孩子蹿个子。

妈妈立刻明白,错在哪里了,之前听说打羽毛球也可以,从小就带宝宝出去打羽毛球。

如果让男孩子从小打篮球,培养锻炼习惯,那么长大后八九不离十不会低于175。因为生长激素可以通过合理运动来刺激,分泌多了后能促进骨骼形成和发育,最终达到骨骼长度增加的目的。每天早晨慢跑半小时,一周两次的游泳和跳绳等等。

这些运动经过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的进行后将会把紊乱的作息调整过来,增加食欲和改善睡眠,帮助长个儿!

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各种营养条件都能跟着上后,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比多年前要增长许多。运动之后,让孩子更有胃口,吸收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妈妈跟我抱怨,孩子不爱动,就喜欢宅在家里玩游戏,挑食,饿了就自己找零食吃,这样只能将身高180变成体重180的节奏。

七岁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泳、跳绳、篮球等运动,哪怕是做完作业,每天出去运动一个小时,放飞自我也比关在家里,辅导作业鸡飞狗跳,一心想着游戏、IPAD强。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7)

即使饮食、睡眠、运动三个要素满足了,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四、过去健康状况,用药

除天灾人祸外,疾病的预防和及时处理十分重要。

一旦孩子生病,他们的免疫力就会迅速减弱,长时间没调养过来也将影响身高哦!这些知识点,父母要牢记,孩子也得明白。

五、脾胃问题

养护脾胃,提高营养吸收效率:食物只是营养的载体,而脾胃主管“加工”和“运输”,所以在孩子长个的关键期,给孩子喝点金棘末,养护好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让食物顺利的被分解消化,营养充分的吸收,就能为孩子的身高增长助力。

悔:喂养不当,脾胃受伤,伤的太深

家长总觉得孩子吃得多、吃肉多,才能获得足够营养、长得快,喂饭的时候喜欢“强迫”孩子多吃,饮食搭配也“偏荤”,没考虑到孩子脾胃稚嫩,消化能力弱,一旦损伤了脾胃,营养运化的唯一途径被阻断,孩子就会出现积食、厌食、便秘等情况,身高增长也慢,肠道免疫力下降,还容易生病。

孩子比同龄矮15厘米左右(7岁就比同龄人矮10厘米)(8)

过于宠溺,常吃零食

带孩子去看医生的时候,无论什么病,都会有忌口的食物,零食首当其冲,大部分零食添加剂多、糖分含量高、热量高,几乎不含营养成分,孩子经常吃会影响味觉,让孩子变得“口味重”、厌食,也增加孩子肥胖的几率,影响孩子发育。

值得一提的是,碳酸饮料是很多孩子的最爱,隔三差五就闹着要喝,然而,这类饮料不仅会损伤孩子的牙釉质,还会造成孩子体内钙和磷的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发育,耽误长个。

六、检查结果、骨龄检测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

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晚长的少女就比较高。

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

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但是相对来说正常发育的人长的要比早发育或晚发育的人长的高;尤其是男性。

盲目等待,还不如去做个骨龄检测,就不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期了。

七:情绪问题

在排除掉先天条件后,咱们一定要把外部因素把握好。几种重要发育阶段是环环相扣,不能落下一段,毕竟上个阶段是下个阶段生长的基础。

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缺少关爱,不开心,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

瑶瑶这么小,已经没有”童年“,只有”赢在起跑线“、”弯道超车“,可想而知,父母的这种焦虑容易传染给孩子,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身高这件事,还不光靠父母管,那效果估计不大。大人和小孩要打配合,首先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在接下来的一年长8厘米,短期呢,3个月身高管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更重要!

家有儿女的你,有不一样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更多案例点评,指导,请关注@张巧林说育儿,让我的专栏手把手地教你,我怎么做(妈妈身高157,爸爸163,7岁儿子137)你怎么做,一起创造身高管理的奇迹!不只是突破遗传身高10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