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长号的几大误区及其解决方法【内容摘要】 对于大部分初学长号者来说,如何能尽快掌握基本的吹奏要领,是学习长号的关键,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在这样一种急切的心情下,很多人仓促地“入门”,却因为基础部分还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这些误区从长远来看,不但大大阻碍了初学者的学习进程,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影响到健康任何一门专业的学习,正确扎实而牢固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长号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总结,笔者将对学习长号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及其解决方法展开论述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学习长号简单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长号简单吗(学习长号的误区)

学习长号简单吗

浅谈学习长号的几大误区及其解决方法【内容摘要】 对于大部分初学长号者来说,如何能尽快掌握基本的吹奏要领,是学习长号的关键,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在这样一种急切的心情下,很多人仓促地“入门”,却因为基础部分还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这些误区从长远来看,不但大大阻碍了初学者的学习进程,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甚至影响到健康。任何一门专业的学习,正确扎实而牢固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长号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总结,笔者将对学习长号中容易产生的误区及其解决方法展开论述。

【关 键 词】 长号 学习 误区 解决方法

一:关于长号吹奏口形的误区

歌唱家们以他们声带闭合的变化,演唱出动人的歌声。而我们铜管乐器的演奏者则是靠嘴唇的振动来“歌唱”的。要使我们的嘴唇“唱出”优美动听的音色,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口形。许多初学者在学习长号时,容易在不经意间走进以下几个关于口形的误区:

1、嘴唇向两边拉伸发音

有些国内的长号教材中写到:吹奏长号要用微笑口型,这种口形要求在吹奏长号时应保持微笑状态的口形。但我发现,在实际运用这种口形时容易使嘴角向两边拉伸,使口腔内部变窄,致使吹出的音色发窄、闷,高音易挤,低音易堵。导致部分初学者,在吹奏时只注重嘴角的两点,嘴唇拼命的向两边拉开,使嘴唇失去弹性,结果使发音更为困难,如果碰到演奏高音及连音的地方,更是一筹莫展。这种只注重嘴唇两边拉伸的演奏方法也极易疲劳。而且长此以往,嘴唇无法恢复应有的弹性,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演奏水平。

解决方法:凡是自然放松的演奏状态也必然是最理想的演奏方法。“要想使自己有一个理想的口形,就应该使用自己认为最自然与最放松的口形。首先使两个嘴角不动,下颌保持平,不要鼓起。其次嘴唇周围的肌肉运动方向不应向嘴的两边拉,而应上下运动,要像吹口哨一样在双唇中间形成一个圆洞,发出‘O’的声音。这样可以使口腔内部产生一个较大的空间,使气流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从而使发出的声音宽厚、圆润、明亮,而且高低音音色统一。就像我们处在一个大剧场里,发出的声音有共鸣。”①

2、长期不固定口形

还有一些初学者在长期的长号练习中,不断的变换口形,导致吹奏的音色以及气息的不稳定。我认为,此过程应该尽量缩短,只有尽快的确定口形,才能演奏出稳定的音色和更高难度的演奏技巧。

解决方法:“长号初学者学习两个星期左右口形就应基本上选择适当,并且逐渐固定下来。当然还与自身的条件有关,许多人自身条件好,牙齿整齐,口形一般都很正,不会偏口形吹奏。号嘴偏在一边的口形也可以吹奏,并有少数成功的例子。但是绝大多数歪嘴吹奏者练习时所付出的代价要比其他采用正常口形的人大。所以笔者认为将号嘴放正,充分利用嘴唇中央的最佳发音点,是我们吹奏出长号最丰满、集中的美好音色的最佳选择。”②

3、演奏低音时,靠鼓腮来帮助发音

还有一些初学者在演奏低音区时,靠鼓腮来帮助发音,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鼓腮”增加了演奏的困难,使气流不是直接吹入号嘴的气孔,而是向两腮及口腔的四周分散用力,特别是在演奏较强力度的音时常会产生“塞阻”现象,造成低音松松垮垮,达不到应有的音色上的要求。

解决方法:我们知道在长号演奏中,随着音区的高低变化,我们演奏者的口腔的空间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在演奏高音区时,口腔的空间比较小,气流的速度也较快,气流量也较为集中一些;而在演奏低音区时,口腔的空间就要适当地打开一些,这样能吹出的气流量大而流速较慢,从而获得浑厚、饱满的低音音色。随着音乐的进行,演奏者应随时调节口腔空间的状态,可获得理想的音色及音高的变化。二:关于号嘴在唇上的位置方面的误区

号嘴在嘴唇上的位置,一般要根据口形的要求、自身的嘴形以及牙齿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往往也是许多长号初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只有位置选择得当,才能发挥唇尖敏感、迅速、准确的控制能力,从而演奏出好的音色。初学者容易走进的几个误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