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关于君子和小人的争议很多,何为君子,何为小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怎么反驳(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1)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我们先来说小人,我们首先会想到一个标准的小人群体,太监。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世人公认好太监就那么几个,而坏太监则数不胜数:赵高、张让、中行说、高力士、王振、刘谨、魏忠贤....,指鹿为马,欺上瞒下等等行为无疑是标准的小人行径。太监这个群体,创造出很多最让人愤怒的历史典故,他们无疑是最小人的群体。

太监的权利从哪里来?当然是皇帝给的,所以他们的一切出发点只能是讨皇帝喜欢。而且,太监没有其他技能,只能以讨皇帝喜欢才能有一席之地,所以各种小人行径也很正常。

然而,这些太监却少有善终的,能坏好事,却成不了大事。为何?因为他们有一个很要害的缺陷:没 鸟 用!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越表露出男人气概的越是君子,而越阴阴的越是小人。

好吧,我们就来一次君子一词的溯源。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最初用来代表贵族子弟,《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什么是君子?用战争这种最残酷的事情来阐述一下“君子”这个概念是最合适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怎么反驳(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2)

宋襄公的仁义大旗

在春秋时期,虽然诸侯争霸,但是那时候是很讲究贵族精神的,能参战的大多是贵族,最低也是“士”,平民和奴隶只能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是没有资格上阵拼杀的。

在交战之前,进攻的一方先要派出使者,告诉对方为什么来打你,这叫做“师出有名”。对方要以礼款待来使,还要宴饮奏乐送归。

交战之时,双方不列好阵不能开战,如果偷袭那是失礼;一方士兵受伤,不能再补刀来第二下;对方逃跑了五十步,就不能追击,这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由来。

那么,既然如此多条条框框那还打什么仗?因为在春秋时期,大家对讲究的是道义上的胜利。

那个时代,光明磊落,不施阴谋诡计是君子最鲜明的标识。那个时代,君子一词出现的最多,君子这个词在《诗经》、《论语》里是出现最多的人称代词,有种不是君子,就不配为人的感觉。

孔子,对君子的论述很多,总结起来大致是:为人仁爱,严于修身,勤于思索,勇于任事,重信守义。

虽然,在后来的战争中,尤其是外族不断入侵,战场上的君子已经基本没有了,但士大夫还是以成为君子为荣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怎么反驳(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3)

说说一个士大夫地位最高的时代,也是君子最多的一个时代——北宋。

北宋在开国之初,就立下了“不以言杀士大夫”的规矩,而且历代皇帝都严格的遵守。

应该说,北宋几代皇帝都称得上君子,即便是宋徽宗。有一次宋徽宗为了李师师和一个官员吃醋,原因是那个官员也是李师师的恩客。有一次这个官员去晚了,皇帝已经进了李师师的房间,那个官员愤愤不平,还不识好歹写了一首诗讽刺宋徽宗,这些事情大了。但是这个官员也没有无缘无故从人间消失,宋徽宗只是把他赶得远远的去做地方官。

而宋仁宗,包拯几次指着他鼻子说话,唾沫都喷到他脸上了,他也只是自己擦掉而没为难包拯。

皇帝和大臣如此,大臣和大臣之间也是如此。王安石变化,新旧两派之间斗的你死我活,也只是政见上的斗争,没见把对方往死里整,非要把对方批到批臭为止。苏轼是典型的旧党人物,但王安石从来不贬低对方的文学成就,还经常对人这样评价苏轼:“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王安石和司马光更是新旧两派的代表人物,然而,王安石评价对手的人品用这样一个词:“司马光,君子人也”。

北宋是著名宰相最多的时代:韩琦、范仲淹、寇准、欧阳修、王安石....

北宋也是贪官最少的一个时代,象杨国忠、严嵩、和珅这样级别的贪官一个也没有。

北宋也是农民起义最少的一个时代,席卷一、两个省的农民暴动都没出现过。

所以,北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而且富裕程度令人赞叹。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里,文学作品里的“君子”一词越到后来越少,是因为君子越来越难做到?

在《镜花缘》一书里,描绘了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的是要给对方,卖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给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这个君子国在哪里呢?作者写道,在广东河源。但我们在河源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个君子国的存在,所以说君子国纯属乌有。

以古人的道德来衡量现代人,我想已经基本上没几个人能做到了。在我心目中,我觉得做到几点应该就是君子了。

君子应该没有害人之心,不去算计别人。就做官而言,不要去算计别人的位置而不择手段;就经商而言,不要去图人钱财而坑蒙拐骗,背信弃义。

君子应该有仁爱之心,不需要你割肉卖血去帮助别人,只要你还有一点同情心,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些人当之无愧的君子。

君子应该温润如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人,几乎从未发过脾气,总是微笑,听他(她)说话如沐春风,性格恬淡却不孤僻,博学多识而不自矜,平易近人,内敛温柔,如清风晓月。

君子应该重信守义,一诺千金,只有如此才能让人信赖。

有人要问,这么多要求能做到吗?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道,“微斯人,吾谁与归?”在我一再称颂的北宋,都很找出几个人来,确实很难做到。

那么,我们试着在某个方面先实践一点点呢?也许你的人生就会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