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懂的Quality故事02:科学性管理的提倡者“泰勒”

近代企业活动中,具备作业标准后,按照标准实践从而进行生产管理是常识。获得某种产品的生产认证时,都是必须要确认各种作业标准以及设定标准的各种条件的,从此就能看出,在工业活动中,作业标准是多么的不可或缺,多么重要的。

现金的作业标准,并不是说是过去的“匠人”们根据经验或者直观,获得的手艺和技巧,传授给弟子的一种方法。而是花费了很长时间和付出努力,经过试验和分析,并实践获得的科学性的方法和该作业上所需的时间或各种要素,记录之后文件化、规定化的产物。

如果没有作业标准这种科学性管理方法的发展,那么就无法像现在一样,在近代工业中期待什么生产性和品质的提升。

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的原则(科学性管理的提倡者)(1)

❤泰勒的故事

如此,我们来看看科学性管理方法的提倡者,实践家,为此付出一生的伟大先驱者泰勒(F.W. Taylor, 1856~1915)的经历。运营律师事务所的泰勒父亲,虽然为了让泰勒将来成为律师,在1874年让泰勒入学哈佛,但是因为眼病最终只能被迫中断了学业。放弃学业之后泰勒在1875年入职了在费城的米德维尔(Midvale)钢铁厂,做了4年的模具工和机械工学徒。

泰勒作为学徒工开始工作的时期,美国的工业环境在南北战争(1861~1865)结束后,工业规模突飞猛进的扩大,迎来通货膨胀,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形成持续的经济危机。所以那时的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劳动力,克服困难持续不断的努力。

对此,劳动者们结成“美洲劳工总联盟”,并通过罢工等形式进行抵抗,劳动运动形成了非常激烈的局面,很多劳动者拼了命的进行斗争。其结果就是,实施了8小时劳动制,抵制人工费的降低等,确保了劳动者的一定地位。为了克服这种逆境,企业们果断的引进了新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并且根据在8小时劳动制的基础上提升效率,在1880年开始了“效率增进运动”,并在这之后的20年里进行推进。

在这种时代性环境下,在米德维尔(Midvale)钢铁厂工作的泰勒在劳资反目中间,知晓了员工们有意的怠工这一事实。被任命为车床组长的泰勒,为了纠正这种氛围,自主的率先进行了一些工作有关的教育培训,但却没有任何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公正的分配作业量、并且合理的作业,为了真正提升效率,他认为需要先研究如何解决基本问题,也就是切削金属究竟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做。需要研究切削金属,怎样的车刀更好,刀刃的角度多少最合适,切削速度多少最佳等问题。他认为切削方法科学性的确定好就能制作作业标准,那么各个动作的所需时间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操作指示,这样就可以避免混乱并且也能提升作业效率。由此出现了“时间动作研究(time & motion study)”的概念。

最初泰勒预计切削金属的研究会需要6个月,但是因为接二连三的出现各种问题,最终这个研究花费了26年。他在米德维尔(Midvale)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通过哈佛大学的通信教育,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学,之后在新泽西州的史蒂文斯理工学院获得了理工硕士学位等。

泰勒在这段长时间的研究期间,在机械理工上有划时代的发明。也就是称为泰勒白钢的高速钢,1900年在发过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问世,比过去的碳素钢的切削速度高10倍,使世人震惊。

依据泰勒对作业标准的长久研究和新开发的工具,产生了一般的操作工可以做到超出一级技能工10年经验的10倍效果的生产量,这一革命性的结果。他在26年的研究时间里,留有记录的试验就接近5万次,切削的钢铁就能达到40万kg。

泰勒在1905年救人美国机械学会会长,1911年在『美国杂志』上连载了3次【科学性管理房发的原理】为主题的论文。这个论文就是著名的,被称为泰勒系统的“科学性管理法”

泰勒的伟大,可以概述为以下3点。

第一:克服了小时候的逆境,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第二:30余年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第三:在职场生活中也没有放下学习。

仅凭这样的事实,就能看出,泰勒的管理法并不是桌面上理论性的东西,而是亲自体验,试验和研究获得的结果。所以他的价值更加真贵。

但是,泰勒的管理方法也并不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关于操作工的疲劳方面,人类的本性有关的知识问题等缺陷,这是事实。这类泰勒的科学性管理方法上的缺陷,作者认为可以由现今的一些“小组织活动(QC小组,TPM里的重复小组织等)”进行补充。

对操作工,作业者赋予可以自主自发的发挥自己本身能力的机会,根据作业者自主努力的结果再改良作业标准,这种“小组织、分任租”活动,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高呼强化国际竞争力的今天,重新琢磨一下泰勒的“科学性管理法”的原理,并再次强调一下品质经营“Quality Management”和“小组织、分任租、QC小组”等活动中包含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