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人虽高不足六尺,但身体里盛满了无尽的欲望。

2002年4月5日,英国伊丽莎白太后逝世,她的灵柩被送往威斯敏斯特教堂供公众吊唁,亮黑色的棺木上覆盖着王旗和女王敬献的花环,上面放着光芒四射的王冠,王冠的正前方镶着世界上最著名的科依诺尔钻石。

老太后的葬礼结束后,这顶王冠重新回到伦敦塔,再次锁进透明的玻璃展柜。这颗钻石不仅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更像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史书。这颗钻石自发现以来的900多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在波斯语中,科依诺尔是“光明之山”的意思。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量(重达188克拉的巨大钻石)(1)

公元1100年,这颗钻石在印度南部的戈尔康达的一座矿山被意外发现,1306年首次公开于世。印度教经文这样描述它:“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了它,谁就得承受所带来的灾难。唯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至于遭受任何惩罚。”

16世纪,这颗重达188克拉的巨大钻石落入了印度莫卧儿王朝巴博皇帝的手中。他把它藏在孔雀御座里面。他骄傲地声称:“这个无价之宝属于我!”但他没有料到,他自己即将因为这颗钻石而成为第一个受难者。不久,巴博皇帝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赶下台,并关进了监狱。

又过了若干年,这颗钻石传到沙·贾汗皇帝的手中,沙·贾汗就是建造了闻名于世的泰姬陵的那位皇帝。他暮年之时,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王位和这颗钻石,相互残杀。最后的胜利者篡夺了王位后将沙·贾汗被关进了阿格拉的古堡,直到死也没有出来。

1736年,波斯人在格尔纳尔战役中打败了印度。战胜者纳德尔·沙把莫卧儿王朝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空。但当纳德尔·沙准备凯旋而归时,却发现战利品中没有那颗最值钱的钻石。于是,他下令四处搜索。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量(重达188克拉的巨大钻石)(2)

莫卧儿皇宫一位失宠的妃子告了密,说皇帝总是把最贵重的东西裹在他的长头巾里。于是,纳德尔·沙用古战场上的习俗,要求和莫卧儿皇帝当面交换头巾。当他打开那条长头巾时,巨大的钻石应声落地。

纳德尔·沙举着钻石对着太阳一照,钻石折射出七彩光芒,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惊呆了!纳德尔·沙不禁失声大喊:“科依诺尔!”自此,“科依诺尔”成为了这颗钻石的名字。

拥有这颗钻石的纳德尔·沙是一位嗜杀成性的暴君。最终,灾难也临到了他自己的头上。一天,当纳德尔·沙在帐篷里熟睡,他的一个仇敌闯了进来,结果了他的性命。

纳德尔·沙的继承人阿迪尔继承了这颗钻石,同时也继承了钻石给他带来的灾难。不久,阿迪尔就被他的一个兄弟废黜,而他的兄弟又被另一个兄弟废黜。波斯王朝为这颗钻石相互残杀,持续了好几代人,几乎所有的君王最后都不能善终。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量(重达188克拉的巨大钻石)(3)

最后的两位王子实在是害怕了,便带着“光明之山“逃到了旁遮普寻求避难。此时的旁遮普已是英国的殖民地了,两位王子把钻石献给了锡克人统治者兰吉特·辛格,这颗沾满了鲜血的钻石又回到了老家印度。

兰吉特·辛格是位很有权势的统治者,享有“拉合尔之狮”的声誉,但他死后,内战不断。1840年锡克战争爆发,战争结束之后,唯一的王位继承人杜利普·辛格幸存下来,那年他只有9岁。

此时,英国已与锡克人达成了一项协议,英国承认杜利普·辛格王子作为印度的土邦主。但有一次当锡克军队发生了反叛,英国驻印度总督洛德·戴尔豪斯一举吞并了旁遮普,把辛格废黜了。年幼的辛格也被英国人监管起来。

辛格年纪虽小,但他知道数百年来发生在这颗钻石上的血淋淋历史,他非常害怕。于是,遵循古老的印度教经文,想把钻石献给一个女人——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辛格先通过电报与洛德取得了联系,两人约定在孟买见面。辛格把钻石缝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里,一头贴身缠在腰上,另一头在脖子上绕了好几圈,还特意牵了两条狼犬与他同行。一到孟买,他就把钻石交给了洛德。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量(重达188克拉的巨大钻石)(4)

洛德总督拿到钻石,就立即前往停泊在港口的英国“美狄亚”号军舰。但“美狄亚“号却迟迟不到,洛德只好把钻石暂存在印度的金库里,由两名英国军人昼夜看管。后来,携带钻石的神秘信使终于登上了“美狄亚”号。

因为携带钻石的信使被命令必须严格保密,所以他不敢在入关时进行申报。信使把钻石缝在裤子里,混过了海关。这颗世界上最大和最著名的钻石就这样被偷偷带进了英伦三岛。

1851年,“光明之山”在伦敦公开展出,轰动了整个英国。它太大了,不能充分折射出它应有的光辉。于是,第二年钻石被切割去了40%的重量,变成了108.8克拉,也就是现在的大小。

奉献钻石的辛格王子得到了英国的关照,英国人给他在印度请了一名苏格兰教师教他英语。1854年,维多利亚女王托人把他带到了英国,每年给他5万英镑的薪水,还为他在萨福克买下了一所豪宅,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英国人,并放弃了锡克教,改信了基督。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量(重达188克拉的巨大钻石)(5)

1911年,这颗钻石被镶嵌在玛丽王后的王冠上。1937年,当伊丽莎白的丈夫乔治六世国王加冕时,这颗钻石又出现在伊丽莎白的王冠上。也许正应验了那句印度教教义,唯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至于遭受任何惩罚。

此后,这颗充满血腥气息的钻石终于归于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