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上游,是离沙漠最近的城市。而被称作为“今日抗大”的塔里木大学就位于阿拉尔市,因此又被称作是离沙漠最近、条件最艰苦、最后进入城市的大学。
如今的塔里木大学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南疆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60多年来,塔里木大学一直秉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办学宗旨,让胡杨精神和“抗大” 精神在祖国的边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学府塔里木大学探访其建设历程背后那些感人的故事。
塔里木大学创办之初,是伴随看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多次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成长发展起来的。
1958年10月15日,塔里木农业大学成立并举办开学典礼,创办之初,19名从一师抽选的干部作为专业教师,与当年招生的500多名学生采取边学习边建校的方式,经过两个月的突击劳动,盖起了4幢宽大的土块干打垒教室,打制出一批简易课桌椅。冬季,简易教室中四处透风,师生们用废旧汽油桶改制成大火炉,供上课时师生取暖。师生员工的生活非常艰苦,住的是自挖的地窝子和自盖的简易土块平房,吃的是自产的粮食和自种的萝卜白菜等几种蔬菜。但是全体师生精神焕发,工作学习热情高涨,每天半耕半读,校园里到处洋溢着一片以苦为荣的乐观主义浓厚氛围。
1960年3月22日,王震将军来到塔里木农业大学,视察了师生们开垦的试验田和自建的校舍后,高兴地说:“当年延安抗日的学生进校,先挖窑洞,你们的学生进校先盖土块房,这种精神就是延安精神。”同时他强调:“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学生半耕半读,教师半耕半教。”
随后在提及塔里木农业大学的未来发展问题上,王震将军认为,将农业大学改为农垦大学,“农业”二字有局限性,这个学校不能只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还要培养其他方面的人才,农垦事业是综合性的事业,应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再说农垦两个字,也意昧着艰苦奋斗嘛!
1960年6月,塔里木农业大学更名为“塔里木农垦大学”,王震将军兼任名誉校长,并应邀为学校题写“塔里木农垦大学”的校牌。
同年10月,王震将军给塔里木农垦大学拨款100万元,并亲自写信给当时大学主要领导,要求将此款用于冬季造林、来年播种农作物、改良土壤和修建教学楼等项目。
次年,在塔里木农垦大学农经系全体师生的精心培育下,200亩新开垦的试验田种植“金皇后”玉米苗长的绿油喜人,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正好来大学视察的王震将军对其给予高度称赞和好评,并勉励广大学生为边疆建设建功立业。最后,王震将军操着湘音说:“这次我给你们带来30万元,先把教学大楼盖起来!”掌声、欢呼声在大学试验田响成一片,大家兴奋地欢呼雀跃。
1963年底,塔里木农垦大学兴建的第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王震部长立即指示将北京农垦干校的图书、仪器和电教设备从北京运到了阿拉尔,使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畜牧两个实验室得到补充装备,图书室也得到充实。随后农垦部又给大学调配专科教师和工作人员30余人。
1966年9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今日“抗大”一一记塔里木垦区新型农业大学》的长篇通讯。王震曾这样说过:“学校应学习与继承‘抗大’式的革命学风,发扬‘南泥湾’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积极劳动,不断创造和积累办好这所学校的经验。”当时的塔里木农垦大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农学、园林、农经、水利、蚕桑、土肥、畜牧、兽医等9个专业,并逐渐办出了农垦大学的特色。
1978年12月,塔里木农垦大学校被正式批准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并成为首批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的全国普通高校。2003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塔里木农垦大学更名为塔里木大学。
60多年来,塔里木大学在大漠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为自治区和兵团,特别是南疆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沙漠学府用胡杨精神育人、塔河明珠为兴疆固边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
如今的塔里木大学不仅是一所传承红色基因和胡杨精神的高等学府,更是一颗镶嵌在塔里木河畔的璀璨明珠,成为阿拉尔市一道新的风景线和城市名片,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喜欢到塔里木大学参观游览,并摄影留念。
文章结尾送上一位大学师弟描述塔里木大学的小诗:
薪火相传一甲子,
沙漠学府育人才,
她,就是塔里木大学。
在塔大,抬望眼,
高高的胡杨叶随风发出沙沙声响,
夏季绿树成荫,
阳光在绿枝间流淌,
绿枝在阳光中飘荡;
秋日落叶落英缤纷,
落下一片金黄的绸缎,
铺满来去的匆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