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年级上素描课,在模特休息的空闲,三五同学会凑到画板前看着画了一半的作业瞎聊。

“哎,你知道吗,咋们系的那个老师,素描厉害!他哥,中央美院雕塑系的。”

“噢,知道,知道!在考前班就给我们上过素描课,有一次我旁边一同学觉得自己画的挺有感觉,于是就讨教他。你知道吗?老师真牛掰!短短五个字的指点,让人回味无穷。”

“咋说的?”

“行⋯,行⋯(那同学甚是得意)形不准!”

瞬间狂笑。

于是乎,“行”老师形象就瞬间印在了我的记忆里。说也怪,我还莫名的觉的这老师,应该行!虽然未曾谋面。

大学三年级我第一次见到“行”老师,是上关于图形软件操作的课。那时电脑作图才刚刚开始,我对这门课早就心驰神往,但同时又是一头雾水。所以上课听的是异常认真,以至于对整堂课几乎没了印象,只记住"行"老师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哎?哎?苹果键哪儿去了?”自那节课后好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这个图形软件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苹果键!直到参加工作,见到一个叫苹果的电脑才恍然大悟,“苹果键”其实是电脑键盘上的一个按钮!那年暑假结束回到学校,大家说"行"老师离职了,辞职缘由众说纷纭,当时的我既感遗憾又有点儿莫名的敬佩。画画,教画,教图像处理,辞职做项目,老师的确行!

二十多年后在北京宋庄再次见到老师,恍如昨日。老师当然不认得我了,当年短短几次电脑课哪里能认得,何况还是数年后。见到老师的那一刻,可能是因为出于尊重或者其它啥的,我不知道。当时是出奇的扭捏,以至于一顿饭后在老婆的怂恿下才搭上话。说话间老师笑道:"你刚进来时我就看着不正常,神神叨叨的!太腼腆。"哈哈,我这个乐唉。一个下午一通海聊,一大壶砖茶被我喝个精光,竟然没去一次厕所,就这么专注。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心情久未平静。回想这个下午,在北京的一个村,走进一间装饰的像居酒屋的羊杂馆,吃了一碗在特殊原因下做出的牛肉汤,遇到一堆毫不在意吃食只要是吃的就行的食客。还与一个厨师、伙计、老板集一身人叨叨了一下午,这人居然是我特佩服的"行"老师。这个"世界"可行唉!

我的老师也真是行。

细想,

老师确实行!很行!

我可爱的老师(我的行老师)(1)

我可爱的老师(我的行老师)(2)

我可爱的老师(我的行老师)(3)

我可爱的老师(我的行老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