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煎饼大又圆,

农人希望烙里面。

煎饼韧劲如人品,

艰苦朴素代代传。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1)

沂蒙山的大煎饼

虎年春节即将来临,远在老家的大婶烙来了一大摞煎饼,婆婆甚是高兴。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2)

婆婆叠煎饼

这些年物质极大丰富了,但煎饼还是沂蒙山百姓餐桌上离不了的食物,煎饼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有玉米的、地瓜的、高粮的、荞麦的、大米的、小米的、各种杂粮面的、各种干果类的、水果类的、蔬菜类的,总之没有不可入煎饼的食材,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烙不到。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3)

叠煎饼

烙煎饼有机器也有手工,但是手工已经不是传统的地鏊子,而且煎饼糊也越磨越细,烙出来的煎饼也不再那么韧劲十足,考验人的咬合力,而是比较松软。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4)

叠煎饼

对于从小吃煎饼长大的人来说,还是怀念原来那种煎饼的老味道,又香又韧有嚼劲。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5)

叠好一个煎饼

看着婆婆一边叠煎饼,一边把小块的煎饼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咂着煎饼的香味,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看见娘正在烙煎饼。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6)

烙煎饼(图片来自巜舌尖上的中国》)

如果在冬天又恰巧不上学,我一定会在娘的鏊子窝旁边拣拾煎饼渣吃。在鏊子窝旁,既暖和又能够管饱。当一个烙好的煎饼从鏊子上揭起的一刹那,那种特殊的香味扑鼻而入。煎饼最外沿,由于受着柴草的烟熏火燎,最干最脆,极易掉下来。掉下来的煎饼渣又香又脆,还带着一种特有的煎饼的糊味。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7)

正在烙的煎饼

娘偶尔还会在鏊子窝里烧个鸡蛋,或者一把花生,或者一块地瓜,甚至一块咸菜。吃着香脆的煎饼,就着娘烧好的各种美味,坐在充满了煎饼香气与柴草白烟的锅屋(厨房)里,边吃边跟娘说着话,没有了平日的劳累,感觉自己就是公主,就是仙女,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8)

揭起烙好的煎饼

煎饼烙到最后,如果家里又有韭菜之类的蔬菜,娘还会做几个塌煎饼。

把韭菜洗净切碎,可以放点炒好的鸡蛋碎或者是虾皮(这在当时是奢侈品,一般是只有韮菜),也可以再切点胡萝卜沫,拌好馅料。刚从鏊子上揭下来的煎饼再铺回鏊子上,放上拌好的韭菜馅,把煎饼包成三角形或者是方形,在熬子上再烙一会,烙到煎饼变成黄褐色,塌煎饼就做好了。这种煎饼外酥里嫩,咬一口,外边的煎饼“沙”的一声就酥烂了,煎饼的酥脆香混着韭菜的清香,那种享受无法形容。虽然现在超市里也有各种菜煎饼,但再也享受不到在鏊子窝里吃塌煎饼的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了。

沂蒙山煎饼卷做法(家的味道娘的味道)(9)

喂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