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丘处机开始追溯华阳宫的历史

(王庆华根据在济南广播电台《方言客栈》长篇专题历史文化讲述录音整理,共85章)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1)

说到华山的历史,一般的研究者和一些爱好者往往会从华阳宫的历史开始说起。比较认可的说法是这个样——说华阳宫是由丘处机的徒弟,也就是重玄子陈志渊,自一二二零年开始,在这里结盧建设,到一二二八年结束。这里稍微展开讲一下。原来了解的丘处机,都是看《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情节,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的时候,看到有这么一个英雄,不但自己武功高强,师兄弟还有徒弟都很厉害。真没想到——这么一个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竟会和咱们这个华山联系在一起!但是历史上还是真有这么回事,史料中也这么清晰的记载。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2)

图片来自网络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3)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记载来源于我们济南市舜井商业街,当年搞拆迁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古石碑,这块碑呢叫《 迎祥宫碑 》。这块位的内容呢非常的丰富,牵扯到与华山相关的内容,它提到是在一二二零年的时候,丘处机的徒弟陈志渊,他奉老师的安排。先在华不注山之阳结盧,结盧也就是说搭个草棚子,然后经过八年的努力,盖起来这个华阳宫。

根据这块石碑记载,应该说这段史实比较清晰。但是我对这个说法一直抱有个人的一种怀疑态度,为什么?我有自己的道理。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4)

本文作者在华阳宫考察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5)

踏进华阳宫的宫门。最先跃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几十株合包粗的古柏树,这些古柏树现在都挂着牌子(古树保护铭牌),每棵树还都有故事。有一棵树叫“茶柏”。当时的出家人可能比较穷,折下点那棵柏树的枝叶就当做茶叶来煮茶饮用。过去道家有这种讲究——就是用松柏叶煮水喝,就茶白。还有一株呢,它叫赐福柏,当年有这么一个说法——老百姓如果来到这里,蒙住眼睛,围着这个树转三圈儿,然后再往来的方向走,能走出多少步远、又不会被障碍物碰到,这步数能够预测着自己的寿命长短,也就是寿限------有这么一个说法。

这些柏树的故事很多。

建国后,由于把华阳宫及周围建筑改建为弹药库的这个原因,这些地方成为军事禁区,人迹罕至。即便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第一次踏入的华阳宫时候,我就在华阳宫现在的二宫门这个位置,就是现在大门(当时为大门,现在已经复建为二宫门),实际上是它的二宫门。在二宫门这个位置,我就发现地下散落了一些做炸药的原料。在它西厢房的墙壁上,还发现了什么东西呢?发现了用宣纸写的《弹药库管理规定》毛笔写的。还有大约是一九五几年的《大众日报》,就贴在那个房顶上。

还有当时候栓在房梁的,用树的枝杈做成的钩儿,用小麻绳拴着吊在梁上,我们这个年龄人都知道——那是挂干粮篮子用的。那时出家人的生活也不易,过去老鼠又多,有点干粮很珍惜,放地下害怕让老鼠给吃了、咬了不卫生,就把它放篮子里,盖上个布,挂在梁头。当年出家人挂干粮的那个钩子还都存在,但是里面的那些塑像等已经全没有了(后来知道,那些塑像毁于文革初期)。

华阳宫,现在我们进门这个地方是它的二宫门,再往外这个平台上原来还有一宫门在水边。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6)

相传,一宫门供奉的是哼哈二将,二宫门,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一宫门和二宫门之间,还有钟鼓二楼的位置。晨钟暮鼓,东边是钟,西边是鼓,这一现象现在我们都已经看不见了。 当时传说这个华阳宫的钟声是非常有名的,有名到什么程度?你说这个地方因为它比较开阔,四周呢就比较开阔了。华严宫里敲的钟声在黄河以北三十里地之内都能听得到,这个钟声非常有名。那么后来这个钟到哪里去了呢?还有专门的爱好者这个研究啊,所以这个钟的下落他们也提了一些线索,抛开这一头不讲。

公元两千年以后,华严宫作为一个景点开始对外开放,管理人员也邀请了一些各方面的专家对其中的这些柏树做了一些测量。据专家断定:这些树的树龄已经长达千年左右,而且是一片树,错乱的分布在整个华阳宫的各个角落和另外几个院内。从一二二八年石碑(《迎祥宫碑》)记载的这陈志渊建华阳宫,到现在只有七百多年,这个庙里边,它不应该会出现一千多年的树,而且是一大片。所以说我个人的观点——华阳宫的历史要远远早于这个石碑的记载。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7)

经过走访,我还得到了这么一个故事:传说中李白来华不注山的时候,他在华不注山做了《古风》两首,传说他当年是在现大明湖位置的南岸坐的船。经过大明湖和当时的古河道,来到了华阳宫前面,从华阳宫的前面弃舟登岸。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李白是一个文化名人、一个大诗人,他当年慕名而来这座名山,肯定是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些遗迹或者是古建筑,不应该是一片旷野——这是一个猜测。

另外,经过走访,我与华不注山下郅家庄的肖毅老先生做了一些沟通,老先生给我解释了这么一个情况——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生产队在华不注山前边整修农田和水塘,在这片农田和水塘边上曾经挖出来一方古碑。当时请来了读过私塾的老人家给辨认,老人家读了读说:“这个古碑还记载着,华阳宫这个地方在唐朝的时候曾经重建过。”好!我据以上两个方面得到的信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判断:也就是说,至少在唐朝的时候,华阳宫这个地方就已经有比较像样的古建筑了,华阳宫(古名不知)的始建历史要比元代早了许多。

那么华阳宫的历史还能往前推吗?还能往前推!继续再往前推,我们就会和另外一个历史名人——元阳子联系在一起。

光明顶华山派真的很差吗(喜雨堂说济南华山)(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