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在前面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中,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一位数相加,对于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显得比较薄弱。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几个相同数连加,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加的能力,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为学生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算式与实物、图形的对应。

课时分配:8课时

课时1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 变花 案序: 1

教学内容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我想知道小女孩托着的盘子里有什么?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谁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2 2 2呢?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 3 3 3 3=15(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 3 3 3 3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4 4 4 4=16(条)

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 2 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下棋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

(二)练习二:摆摆算算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板书设计:

变花——乘法的初步认识

花:2 2 2=6(朵)

灯笼:3 3 3 3 3=15(个)

鱼:4 4 4 4=16(条)

课后反思:

课时2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 变花 案序:2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3 3 3=9(块)

3、说说算法:一共有三组,每组有三个。

二、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3、找学生说说算法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5、提示算法多样化: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一共有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有三个人,每人洗一张照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小组讨论交流: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3、列出加法算式。2 2 2 2=8(台)

4、组织学生说算法

作业设计:练习100以内的加法;给爸爸妈妈讲小鸡种稻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自主练习

4 4 4=12(个) 3 3 3 3=12(个)

课后反思:

课时3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2——变葫芦 案序: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

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2、教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 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师板书:8×5=40 读作:8乘5等于40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渗透: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5×8=40 读作:5乘8等于40。讲解各部分名称: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4 4 4=12(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

所以要用4 4 4=12

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

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3 3 3 3 3 3 3 3=24(个)

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你能列乘法算式吗?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乒乓球赛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二)练习二:填一填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

5 5 5 5 5 5 5 5=40(个)

8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8 × 5 = 4 0 读作:8乘5等于4 0

也可以写作:5 × 8 = 4 0 读作:5乘8等于4 0

课后反思:

课时4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2——变葫芦 案序: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7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出示钢笔挂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两枝?谁会列加法算式?2 2 2=6(个)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2、汇报学习成果3 x 2 =6或2 x 3 =6分别说明理由。

3、出示小花图,教师问:同学们仔细看图,一共有几个5朵?下面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合成发算式怎么列。汇报学习结果。

二、补充练习

(一)动手操作题:

1、每堆摆2个,摆4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汇报学习结果。

(二)动手摆一摆

1、每堆摆4个,摆2堆。

2、小组讨论交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么列。

3、教师和全班学生讨论结果。

三、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1、让学生观察题意

2、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提示:题目中有乘法,有加法,注意仔细审题。

4、学生完成

5、全班交流

(二)练习第四题:找朋友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掉了下来,要仔细帮他们找到家。

5、学生做题

(三)练习第五题:大手小手秀一秀

1、同学们把手拿出来,摆一摆,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注意观察好图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画一画。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乘法算式的意义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画一画

4、集体交流

四、补充练习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 5 5 5 3 3 3 2 2 2

(5x4 或 4x5 2x3 或 3x2 2x3 或3x2 )

2、练习第一题,

出示投影,学生做练习:

每对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几个。

每盘有几个草莓,有几盘,一共有几个。

同桌讨论后,把答案填到数上。

3、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 )个( )相加以及乘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2个3相加 2x3=6 或3x2=6

3个4相加 3x4=12 或4x3=12

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课时5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3——变鸽子 案序: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乘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投影出示) 3 3 3 3=()×()

7 7 7=()×()

5 5 5 5 5 5=()×()

6 6 6 6 6=()×()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3 = 12

( )( ) ( )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老师补充大量的练习(小黑板),如: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结论: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

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提问:

(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

2、自主练习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

(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

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有0的乘法的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现在三顶帽子中共有几只鸽子?

0 0 0=? 0×3=?

课后反思:

课时6 乘法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3——变鸽子 案序: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出示小黑板)

1、先填空,在写乘法算式。

图(4盘柠檬,每盘3个)

提问:每盘有()个?有这样( )盘?一共有()个?

引导学生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一人板书,其他学生在书上第9页第3题上填写。

(多个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2、看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 2 2 2=8 ()×()=()

6 6 6=18 ()×()=()

5 5 5 5=20 ()×()=()

二、练习题:

1、数学同步第7页

2、数一数: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数一数共有几支笔?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数一数共有几盒笔?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3、写一写

共有两组。

第一组数珠子。

仔细看左右两组珠子,有什么规律?左边这一串每几个珠子是一组,有这样几组?是几个几相加?列出乘法算式。右边的题方法同上。学生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第二组数蜗牛

提问:每堆有()个,有()堆,一共有()个。

学生列式,在书上填写。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4、画一画,在()里画合适的Δ

4×3 ( )( )( )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将图形和算式进行逆向转换)

5×2 ( )( )

(学生画出后全班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1×6 ()()()()()()

5、连一连(找朋友)。

先让学生自己连连试一试。

然后订正答案。(学生画出后全班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6、买一买

(1)我买8个大虾需要多少钱?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2)买5个海螺需要多少钱?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3)我们小组4个人,。每个买2个海螺,一共要多少个?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4)我要8个扇贝,需要多少钱?学生口头列式、在书上列式。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趣味探索题:

找归律填数。老师引导学生按一定方向观察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横行、斜行)

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案:12 10 20 25

8、课本第9页第4题

一共有多少面旗?看谁算得又快有对。

方法1:1×4=4 2×4=8 4 8=12(提示学生:1、用加法怎样列式2、用乘法怎样列式)

方法2:3×4=12

三、教师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乘法,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在生活中我们要利用所学,活学活用。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 熟练“0”,“1”的乘法运算;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大变鸽子——乘法的初步认识(自主练习)

1×2= 4×0=

1×0= 0×2=

课后反思:

课时7 乘法的初步认识 案序: 7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口算练习)

3 3 3 3=()×( )

4 4 4 4 4=( )×( )

5 5 5=()×( )

6 6 6 6=()×()

7 7 7 7 7 =( )×( )

8 8 8=()×( )

1×5= 8×0=

1×9= 0×7=

二、巩固练习:

1、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吗?今天我们一起回想你们是怎么上美术课的。(让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

(1)2个小朋友一起剪纸,有3组,一共多少人?

(2)小朋友画画排成5排,每一排是4人,一共多少人?

(3)3个小朋友为一组折纸,有4组,一共多少人?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想怎样列算式,还有别的方法吗?

(2)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呢?

(3)指名回答。

三、你对乘法了解多少呢?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掌握的最好,最多!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又学到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同学听一听。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 3 3 3=()×( )

4 4 4 4 4=()×( )

1×5= 8×0=

5 5 5=()×( )

6 6 6 6=()×() 1×9=

0×7= 7 7 7 7 7=()×()

8 8 8=()×( )

课后反思:

课题8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案序:8

教学内容:对前面所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进行实践,检查自己是否学会了。

教学目标: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

本单元在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背1-3的口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投影仪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2、生质疑,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选代表说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就可以评价为好)

三、数学小知识:

1、投影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变化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 ”稍作变动,变为“×”,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2、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老师提问:你记住了什么?

四、基础知识练习

1、数学同步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学生看图自己完成。指名订正答案。

答案:3 3 3 3 3=15 3×5=15 5×3=15

(引导学生看图: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学生看图自己完成。

答案:4 4 4=12 4×3=12 3×4=12

2、数学同步第2题。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老师边读题边让学生填空)先做左面的题,逐题订正。

如:6×3读作(6乘3) 5乘7写作(5×7)

5 5 5=(5×3)或(3×5)

8 8 8 8=(8×4)或(4×8)

7 7 7=(7×3)或(3×7)

学生独立完成右面的题。指名宣读答案。

如:2×4读作( ) 4与3 相乘写作( )

6 6=( )×( )

9 9 9 9 9=( )×( )

4 4 4 4=( )×( )

3、数学同步第3题。画一画学生可独立完成。(结合书上作过的这种类型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根据算式画图)

4、数学同步第4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内容?

第一题:每个鱼缸有( )条金鱼,有( )个鱼缸,一共有( )条金鱼。

( )×( )=( )(条) 或()×( )=( )(条)

在书上做出来。

(2)第二题说说图上画了几双拖鞋,一共有( )只。

口头列式

在书上列式,

答案:2 2 2 2=8(只) 2×4=8(只)

(3)第三题,提问吹奏乐器的同学有几组?每组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在书上列式,订正答案。

如:5 5 5=15(人) 5×3=15(人)

5、走进生活。

引导学生看清图上画了哪些内容?

读一读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上的题目。

集体订正答案。

五、小检测、学习名人名言。

1、小检测

同桌说一说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在书上画一画,涂一涂。

2、学习名人名言

自己先读一读。

小组内齐读。

练习背诵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练习,老师看得出你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你们有决心吗?

作业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观察周围事物进行乘法练习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加数相同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我发言积极了

我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的基础。教材以“看杂技”为主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很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本单元口诀的编排有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乘法口诀有所不同,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九句口诀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的乘法口诀都是5句。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实际意义,掌握编制5的口诀的方法,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征,给学生自己探索乘法口诀的时间和空间。

课时1 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9

教学内容:信息窗1 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挂图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5的乘法口诀,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谁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三、口诀的应用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观看自行车表演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课后反思:

课时2 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2的口诀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具盒、电脑、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集体背诵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1:

师: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合作)

(由儿歌中“1辆小车2个轮……”的车轮个数问题直接切入到2的口诀的编制。因为有编制5的乘法口诀作基础,学生借助儿歌编制口诀已经不再困难)

生:我这样编。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三、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2×4=

口诀:二四得____

四、记忆口诀

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三五( ),想二五一十,再加上一个五是十五

5的口诀是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五、编1的口诀

板书1×1,启发学生编出1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六、总结

作业设计:复习学过的口诀

板书设计:

1辆小车2个轮 1×2=2 一二得二

2辆小车4个轮 2×2=4 二二得四

3辆小车6个轮 3×2=6 ________

4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5辆小车__个轮 ______ ________

课后反思:

课时3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案序: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学生学习过程:

一、第3题

看口诀说算式

练习时,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

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二、第4题

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三、第7题

估一估,数一数

这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学生可能用3×5=15,15 6=21的方法;也可能用4×5=20,20 1=21的方法;还可能用5 5 5 6=21等方法。

四、第8题

是一道综合应用题。在数数量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数,也可能根据图中物品的摆放规律用口诀计算。在画三角的时候,因为一个红三角表示2个物品的数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代换的数学思想。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对思考方法灵活的学生可让其独立完成,再交流自己的想法,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用符号代换

图上共有()块滑板

图上共有()辆脚踏车

图上共有()双旱冰鞋

▲表示2,你会画吗?

作业设计:自主练习5、6题

板书设计: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课后反思:

课时4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 案序:12

教学内容:教科书17-18页,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吧,看,这里有首儿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咱们借助儿歌一起编3的乘法口诀吧!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填一填。全班进行交流。

2、应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应用哪一句口诀的?

3、你能不能借助儿歌来编4的乘法口诀呢?有能力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全班进行汇报和总结,形成4的乘法口诀。

4、应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有多少个黄灯笼?应用哪句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5、想想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这么多的口诀,怎么记?

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一下,重复的口诀只要一句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有什么特点?竖着看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游戏: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

四、全课小结: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作业设计: 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看口诀说算式”的游戏。

板书设计:

信息窗2——观看杂技 小丑顶碗

5以内的乘法口诀表

课后反思:

课时5 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 案序:13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1、完成自主练习1:

请你把口诀填完整,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填才会又对又快。

2、完成自主练习2

美丽的贝壳上有很多的算式,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用了哪一句口诀,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和同学交流一下。

3、完成自主练习3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自己独立试一试。

4、完成自主练习4

天空中飞来了这么多的小鸟,谁能读一读这个儿歌,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鸟儿飞?把相应的口诀写出来。

5、完成自主练习5

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说儿歌呢,他们是怎样说的?你们能像他们这样也来说一说吗?好,现在就在小组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又清楚。

6、完成自主练习6

请学生填出答案,然后再进行比较。

7、完成自主练习7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15个人能同时玩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8、完成自主练习8

学生从情境图中观察相应的信息分析这箱灯泡够吗? 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9、完成自主练习9

请学生先观察,积木是怎么摆的?然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在全班交流方法。

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综合练习2、3、4题

板书设计:

观看杂技小丑顶碗

3×4=12(只)口诀:三四十二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角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是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图形与各部分名称),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教材又适时地将其中的数学信息抽取出来,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观认识,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与直角比大小是辨认锐角、钝角的基本方法。

课时分配:共5课时:

课时1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案序:14

教学内容: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大小。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三角尺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看,他是谁。

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并介绍所带来的礼物——与角相关的实物图例。

教师出示三角尺,找一找角。你能找找教室里的角吗?

二、观察了这么多的角,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同学们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导学生用顶点接触皮肤,用 手试试角的两条边。通过我们的观察、接触,谁能说说什么是角?

例如:角是尖尖的,角有两条直边。

教师总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用数学语言这样介绍角:顶点、边。课件出示。角的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做顶点,两条直边我们叫做边。学生说另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灵通想带着大家去动物乐园参观,可是必须有开锁密码才能把门打开。大家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说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动物乐园。你能从动物们的家中发现角吗?

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角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直角,找找教室中的直角。

五、你能从这些广告上标志中找出直角吗?

课件出示。

六、回忆乘法口诀。

儿歌的形式,使学生起身活动一下。完成角与乘法的练习。

七、课后思考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刀,还剩几个角?引导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八、教师总结。与小灵通再见。

作业设计:自己制作一个角;找生活中的角

课后反思:

课时2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案序:15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

教学准备: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角了么?谁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角?

二、完成自主练习

1.第一题是一道判断是否是角的题目

请学生独立作出选择,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图形不是角。

2.第二题是一道找直角的题目

在找角时,有的图形包含多个直角。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然后在相应的位置画上直角符号。养成用符号表示直角的好习惯。

3.第三题: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角?它们和你学到的角一不一样?”

4.第四题是一道画直角的题目,

先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直角的画法。并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然后请画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请全班评议。然后请同学自己动手用三角板来验证画的直角是否准确。

5.请同学上台来做一做:

▲▲▲▲ ■■■■■

1个▲有()个角 1个■有()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个角

□○□=□ □○□=□

作业设计: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板书设计:

▲▲▲▲ ■■■■■

1个▲有()个角 1个■有( )个角

4个▲有()个角 5个■有( )个角

□○□=□ □○□=□

课后反思:

课时3 信息窗2——玩调皮猴 案序:1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用学具做一个角。同位互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二、出示信息图

1.师: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2.请大家量一量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你能不能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

3.讨论一下: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用三角板比一比,把两个角重叠下来,描一描,比一比。折出一个角的大小,放到另一个上面比一比。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角正确的方法:先把两个教的顶点对齐,使一条边重合,然后看两条边落到什么位置。

4.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5.请大家分一分不同的角。

师: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小组同学互相比一比,你们组谁做的角最大,谁的最小。

四、锐角、钝角的教学通过与直角的对比引出来。先出示直角,让学生辨认,再出示锐角和钝角,引发学生思考:这两种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把这两个角和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锐角、钝角,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

作业设计:自己动手做一个钝角,做一个锐角;找一找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

课后反思:

课时4 信息窗2——玩调皮猴 案序:17

教学内容:教科书26-27页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二、完成自主练习

第四题是比较两个角大小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在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准备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第五题是数角个数的题目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数出个数就可以,

不要过多扩展,增加人为难度。

第六题是一个按指定要求做出角的活动,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突出动手操作意图。

第七题是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该图图文并茂,用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练习后,组织好交流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美的教育。

作业设计:寻找生活中的角;做一个锐角,做一个钝角,并比较一下

课后反思:

课时5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案序:18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记录和了解人身体的有关数据,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活动是在第二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交流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教学准备: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记不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和米?谁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实践活动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身上的哪些小秘密?

2.其实,除了这些小秘密,我们身上还有其它的秘密,你们了解吗?

3.指导学生测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

明确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活动时,要让学生知道需要测量什么,怎样测量,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准确读出测量结果,如何记录等。

4.师:有哪个小组能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在全班展示一下?

教师跟着指导。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关注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学生先给一名学生测量出所有数据,在测量其他同学的,使实践活动有序进行。

三、拓展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注意对数据的分析比较,从而发现发现规律。人拳头一周长度与脚长基本一致;身高与一庹的长度基本一致。

作业设计:量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身上的小秘密。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凯蒂学艺

教学内容:表内乘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对乘法的继续学习。通过对1-9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素材的选取有时代特色。本单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外国儿童“凯蒂”向中国孩子学习中国特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引出对6-9单元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编排合理。本单元,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索规律,形成结构。练习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愿望。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重点: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由于学生对编口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课时分配:共11课时:

课时1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19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的身边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手工制作。大家欢迎吗?

师: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对学生的算式引出问题“6*6=?”

引导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说出一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3个沙包……一直说到6个沙包36块布。

二、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

口诀:四六二十四

三、出示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展开小组研究,根据一次加6的计算过程,写出关于6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再通过全班交流,系统整理6的口诀。引导学生寻求好的记忆方法。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用6的口诀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背诵6的口诀。

板书设计:

□○□=□(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

口诀:四六二十四

课后反思:

课时2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0

教学内容: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带领学生集体回顾6的乘法口诀。并在练习中用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练习

1.请学生把儿歌补充完整。并写上相应的乘法口诀。

一只蚂蚁6条腿,2只蚂蚁( )条腿,

3只蚂蚁( )条腿,4只蚂蚁( )条腿

……

2.第二题是巩固6的口诀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先用比较活泼的对口令的方式,师生对练,同伴对练,男女生对练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初步流畅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书面练习。

3.请学生自主计算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4.第四题是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题目,使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性练习,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题目只提供练习的形式,教师要适时扩大练习的数量。

5.出示第五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然后说说为什么,以及依据的口诀是什么。

6.第六题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再进行计算,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通过学习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实际生活中运用6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课后反思:

课时3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1

教学内容:

信息窗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

教学准备: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看,今天凯蒂在和小伙伴们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1.老师看到凯蒂学会叠纸啪,非常高兴。

他们每人叠了7个纸啪,两个人共叠了几个纸啪?

看看谁算的又准又快?

你是怎样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你能不能来编一下7的乘法口诀?

2.出示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3.请你看一看信息窗中还提供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玩老鹰捉小鸡的人有两组,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2×7=14或7×2=14 口诀:二七十四

(2)玩编花篮的有4组,每组7人,一共多少人?

4×7=28或7×4=28 口诀:四七二十八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应该养成及时回顾的习惯,把1——7的口诀整理背诵。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课后反思:

课时4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2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巩固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巩固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带领学生回顾7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请同学续编儿歌,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及口诀

一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

2.开火车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 ( )十四

()七四十九 六七( )

( )三十五 四()二十八

3.你能全算对吗?

7×3= 0×7= 7×1=

6×6= 7×2= 7×4=

7×5= 6×5= 4×5=

6×7= 4×6= 3×6=

4.第五题提供的是一种练习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忆7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合理分工,努力提高练习效率。

5.第6题是填写1——7的乘法口诀练习表。练习时,可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通过讨论、明白表中数与书之间的联系,在寻找规律,独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6.第七题是7的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练习时,先弄清说的是什么事,再想数与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计算。

7.第八题时一个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表中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在练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用学过的口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板书设计:

一个星期有( )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 )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 )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课后反思:

课时5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3

教学内容:8的乘法口诀,教科书第37—40页。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37页的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编儿歌

师:老师看到凯蒂学会了做中国结,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编了一首儿歌:

小小少年手儿巧,

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

咱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师:你能结着编下去吗?2个结上怎么样?试试看。(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1.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

2.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3.你们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4.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5.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6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