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楼兰,很多人只是过耳之闻,或是脑海中浮现出许多诸如“愿将腰下剑,只为取楼兰“之类的诗词,那为什么代的诗人表达爱国的情怀偏偏要用楼兰这个意向呢?相信大家要是认真了解楼兰的地位和历史变迁后,这个疑惑也就解决了。
小国虽小,威胁不小
楼兰国建国于公元前三世纪,活跃于西汉时期,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侧,沟通玉门关与西域,是西域地区极为重要的一个交通要地。
在汉朝时,中原与外国商业沟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由于造船技术的落后,陆路运输成为了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最主流的路线就是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对西域的发展,可是小国楼兰偏偏爱捣乱,经常对来往商队进行劫持,将货物财物占为己有,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楼兰国还做过许多令人不齿的事情,比如滥杀过往的各国使者,古语有云“两军交战,不斩使者”,因为交战的双方不管宣战还是求和,都要靠人的交流来完成,所以使者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而楼兰国的做法就断了许多国家的后路,使得信息无法传达,给许多国家带来了误会和灾难,如此作为,怎能令世人不唾弃?
中原王朝看在眼里,不能坐视
楼兰在西汉时期最活跃,并和匈奴一并成了“威胁”。匈奴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身为北方游牧民族,自身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自给自足粮食,所以经常性地对边境进行骚扰,歉收之年更是大举进攻内陆。而楼兰,地处交通要道,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威胁,内对商队的人身性命和财产造成了潜在性危害,外则有辱国威。
汉匈战争正是如火如荼,双方对西域这个地方都虎视眈眈,拿下楼兰便是成功的一半,可楼兰偏偏在其中扮演了“墙头草”的角色。
《史记》中这么形容“不两属,无以自安”。毕竟国内居民才一万多,兵士3000余众,难以和两个大势力相抗衡。但是对于汉朝和匈奴两者而言,这样的事情太过于苦恼,于是匈奴和汉武帝相继出兵,其中西汉还把楼兰国的王子当作人质来迫使它归属。
几经周折,归属中原
随着东汉的衰败,魏晋的兴起,楼兰在中原迭代之际也逐渐发展起来,吞并了周围的精绝,且末,大月氏等小国家,并且更名为鄯善。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 “黄初元年(222)二月,鄯善、于阗、龟兹各遣使者奉献,是后西域遂通,置戊己校尉。”
在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后,后来的中原朝代为了固化对西域的统治,维护领土的完整,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有的驻兵,有的屯田,总之都为今天的国土做出了贡献。
在公元四世纪,中原正值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就很有先见之明,觉得如今鄯善逐渐强大,若不归属,日后恐有生变。于是派出大将万度率领铁骑五千精锐前去攻打,到了鄯善之后发现黎民百姓都在田野里耕作,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万度看到这样的情况心生惭愧,不忍进攻。国内的军士和百姓都心存感激,便举国降了北魏。
按照当时的法令,鄯善成了中原统治下的一个辖区,按照郡县制来收取赋税,所谓“楼兰”正式归顺,鄯善国也宣告灭国。
诗人爱用楼兰作诗,不光是憎恨
“楼兰勋业竟悠悠,聊作人间汗漫游。”“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不管是末代诗人还是兴盛朝代的作者都喜欢用楼兰,无非表达想表达出自己内心想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或者借用“楼兰”二字来形容一个地方的荒凉程度,因为它地处沙漠腹地,河水经常断流,国内居民不断迁徙,最终导致了消失,可见其环境非常恶劣。
其实,后代与楼兰的瓜葛或者仇恨并没有它存在时期那么深刻,更多是一种习惯性的应用,因为“楼兰”这两个字本身听起来就具有艺术性,加之前人的名句使得自己的作品更有一种借用典故的意味,这就是古人爱用“楼兰”的原因吧!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古今,不管是远在边疆的将帅还是身居庙堂的文人骚客,无不希望在当时被众人所知。而楼兰的出现使得他们引起了共鸣,也激发了仇恨,百战黄沙破楼兰也就成为了一种共识,这也就是时事所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