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五道错三道?四十分钟才能做完资料分析部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解题,或者即使知道方法但计算总是跟不上,次次和正确的答案擦肩而过?

这些是不是你做资料分析的难点。

都知道资料分析很重要,是重点拿分项目,但准确率就是提不上去,还会拖后腿。

不用担心,看完这篇文章,即使你只有小学数学水平正确率也能上80%。

做得慢且正确率不高的原因无非就是:

读题慢,找不到关键字

计算速度慢,计算不准确

不知道套什么公式用什么方法

一、读题慢,找不到关键字,甚至找错数据

资料分析首先就在于搞清题目要你求什么。要学会读题找数据的技巧,快速的在材料中定位出要找的相关数据在哪。学会简化材料,资料分析通常的题目涉及三个关键词:时间、主体和要求解的量。用笔标记出来,将其在整个题目中凸显,再马上回到材料中去寻找相应的内容。

需要注意:一定要对得上字,很多时候考生比较紧张,时间又紧迫,扫两眼感觉大差不差就认为是这个线索,经常就“死”在这种题目上。

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

“私人轿车保有量”与“私人汽车保有量”

“累计物流总额”与“物流总额”

这些其实还好,属于比较低级第“小把戏”大部分考生也知道避开。

再比如这一题:

资料分析正确率多少(资料分析正确率上不了80)(1)

这道题本身不难,但是几乎每条都是易错易混概念。

三更学长解析】第一条,关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的表述有两句话,一个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一个在题干的末尾。如果不细心的话直接看完第一段就以为找到了答案发现同比增长是10%,以为选项是正确的那就掉进出题人的坑里了。实际上选项中说的是“12月”,所以真正符合的应该是最后一句“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故此选项错误。

第二条,第三产业增加值这个也比较简单,直接在第一段里找到就行,记住要找错,选项中的235319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故此选项错误。

第三条,“产量下降幅度最大”也就是指增长率要负得最多。单看第三段确实是平板玻璃下降最大。但是注意选项中说的是在“全国471种工业产品中”进行比较。第三段,“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也就是说还有一百多种产品产量是下降的,但是题干中只提了两种产品,剩余的产品情况我们不清楚,无从判断,所以不能定义平板玻璃就是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产品。故此选项错误。

难吗?不难。

甚至没有一点计算,就是个阅读理解题,但是又有多少人“折”在这道题上。

“偷换语气”、“偷换概念”、“偷换时间”这种都属于“神坑”。说不上困难,眼神好点就能避过去,但是眼神不好被绊一跤也能头疼半天。最后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

二、计算速度慢,计算不准确,过量计算

很多人对资料分析最大的误解:要算的东西太多了,我不会算,我算不准,计算量太大我来不及······

可是这么慢是“资料分析”而不是“资料计算”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当然是重分析轻计算啊!

百分之七十的分析加上百分之三十的计算。

计算第一要义——看!

观察式子,观察选项,有些很快就能直接排除,比如说存在一些量级差异的答案,再比如可以直接利用结论的十字交叉法、比重趋势和比重差小于增长率之差这些结论,根本不用算基本就能推出答案了。

第二:学会计算技巧

计算题不是只有“死算”,直除法可能是大家用的最多的,但大部分时候并不太简便。又不是填空题必须写出准确数字,选择题四选一的东西,当然是靠近哪个选项选哪个,用点技巧很重要。

技巧用的对,题目全做对。

资料分析正确率多少(资料分析正确率上不了80)(2)

【例如】截位直除

商的误差为被除数和除数的相对误差之差。一般只对除数(分母)进行截位估算即可,估算分子没有减少计算量,反而增加误差。选项首位数字各不相同,说明选项差距比较大,分母保留2位有效数字。选项首位数字有相同的,说明选项差距比较小,分母保留3位有效数字。例如数字23456,保留2位有效数字则是23000,保留3位有效数字则是23400。

【例如】分子分母增速法

前面讲的四种方法适用于两个分数的比较,如果要判断一个a/b形式的值(如比重、平均数等)的变化趋势,只要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增速。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则分数值变大;分子增速小于分母增速,则分数值变小。反之亦然,分数值变大,则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分数值变小,则分子增速小于分母增速。

【例】2019年陕西省研发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584.58亿元,同比增长9.8%,2019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27%,较上年提升了0.0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04个百分点。2019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约比上年增长了( )

A.17.2% B.14.7% C.11.0% D.5.4%

【三更学长解析】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地区生产总值,该数值较上年提升,可以推出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分子增速是研发经费的9.8%,所以分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应小于9.8%,符合条件的只有D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例如】乘法拆分法

945×44.2%的结果为( )

A. 275 B. 365 C. 412 D. 418

【三更学长解析】根据常用百分数及其对应分数:11.1%=1/9,所以44.4%=4/9。

把44.2%进行拆分,44.2%=44.4%-0.2%=4/9-0.2%,945×44.2%变成求945×(4/9-0.2%)=945×4/9-945×0.2%=420-1.9≈418。故正确答案选D。

这道题是一道资料分析题里最后的运算。很多机构在把这道题分析完式子列出来后就结束了,通过最死板的直接计算大致估算出答案。但是通过观察,这道题C、D选项数字非常接近,如果是连算带估那很有很能就估到错误选项上去了,白忙活半天。而学长找到了式子里隐藏的常用百分数,通过乘法拆分,把原式拆成了甚至可以用口算算出的式子,计算量大大降低,而且不容易出错。

【例如】尾数法

在多个数字精确求和时,从细节处入手,在各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观察选项,在倒数第几位出现完全不同,就观察末位几位。

【例如】高位叠加

和我们记忆中的列竖式做加法顺序正相反,高位叠加是从高位加起,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非精确求和或没有选项可以参考时,可以选用高位叠加法。

等等还有很多速算技巧,这里我就不一一讲解了,全部方法在三更学长的资料包里有,直接领取就行,纯白嫖不收费。

三、不知道套什么公式用什么方法

资料分析公式术语虽少,但是由基本术语演变而来的公式变化多端。主要就是围绕着基期、现期、增长率、增长量,比重这些展开考察。

首先牢记公式!起码公式要记得!这可不兴考试时现场推。

关于公式的整理和辨析也全在【三更学长】那里整理了完整版。

其实关于公式不能熟练运用这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一点:没有对公式形成条件反射。

多练勤练,多刷题。

刷题才是王道,练得多了自然就会走了。

刷题的前提是要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体系之前,所有的知识都处于单独的状态,要把他们归纳总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框架,每次刷题的时候在这个框架内抓取相对应的知识点你才能迅速提升。

刷的每一道题都对应着框架找知识点,把考点和公式写在旁边,起初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对着答案和书本自己不断的去整理记忆,有时候一道题题干选项加起来都没有笔记长。但是长期下来,努力会有结果,等到很多题目看完之后已经可以条件反射的猜测大概会出什么问题以及迅速找到对应的知识点了,那些体系已经完整的刻在了脑海里。

资料分析正确率多少(资料分析正确率上不了80)(3)

刷题是要举一反三,总结归纳的。你要做到看到题就知道这题要考你什么知识点并且还要灵活运用一些知识点去解其他类型的题目。

比如说这道题:

【例】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34.16万亿元,2013-2015年均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45.5%提高到2015年的50.5%,连续三年保持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地位,2015年,我国服务业投资额为31.19万亿元,2012-2015年均增长15.9%。

2015年我国服务业投资额相对于2012年的增长率约为( )。

A.16% B.56% C.48% D.32%

这是要求间隔3年的隔年增长率,很多机构给出的解析都是用年均增长率的公式计算,但事实上这个公式计算比较复杂耗时,不容易记也不容易算,光这个定理就有很多人不太能理解,并且这种考察的频率也不高。机构只会列个式子,列完直接说选A选B 选C,答案就出来了,很多人却还在埋头苦算,可以说是纯粹误人子弟。

【三更学长解析】首先根据年平均增长率,第(n 1)年的值B相对于初值A的增长率=A/B-1=(1 平均增长率)n-1。2012-2015年,年均增长率为15.9%。则2015年我国服务业投资额相对于2012年的增长率约=(1 15.9%)3-1≈3×16% 3×(16%)2=56%。故正确答案为D。

小技巧:当增长率数值较小的时候,如5%,隔两年的隔年增长率数值可以直接约等于5%×3=15%。

上述方法有些同学可能也有些不太会使用,害怕记不住;那么学长再给大家介绍第二种方法,使用两次隔年增长率的公式。这种方法比较常规,如果其他方法无法掌握,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

根据间隔增长率公式:r=r1 r2 r1×r2。我们可以先求12年到14年之间的增长率,再求到15年的增长率。12年到14年之间的增长率=15.9% 15.9% 15.9%²≈16% 16% 2.5%≈34.5%;12年到15年增长率≈15.9% 34.5% 15.9%×34.5% > 50%。故正确答案为D。

这就是老方法新用。不追求背很多公式技巧,一些技巧往往局限性很大,可能只适用于那一种或者特定的题目,不具有普适性,而我们要追求的是用最朴素的方法解最多的题,速度还要是数一数二的,这就需要积累与总结。

总之资料分析是拿分的关键,复习优先级是最高的;想要提分一定一定要训练到35min内正确率达90%以上。

所有的计算一定要自己亲手去算,不要觉得只是平时练习方法会了就行其余的就用计算器按过去。用计算器练计算还不如不练。你不自己算速度永远也提不起来,多少人资料分析来不及就是折在计算上。

能分析的绝对不算,能估算的绝对不精算。看清楚选项,选项的特征不同、允许的误差大小不同,能使用的方法也大大不同。

想要系统提升资料分析准确率的,可以找三更学长帮忙,全面的思维导图和系统的知识点整理以及一对一的答疑讲解让你的资料分析不再是“老大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