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1)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2)

舍利在盆景中一直颇有争议,功过褒贬不一,褒者 神奇绝妙 ,贬者 白骨森森 。无论如何,从造型和对盆景艺术中的应用,可谓功不可没,仁者见仁、智者...

神枝与舍利干的豪壮曼妙

自然界的老木,经过电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白骨化,这种山野中自然形成,树蕊或枝先端树皮剥落的,称为自然「神枝」,干身木质白骨化部分称「舍利」。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3)

由于「神枝」、「舍利」与叶和水线、树皮的颜色,形成鲜明漂亮的对比,点缀其间,能造成更多的空间,增加深度感、古态感;也能改变干或枝线条变化,带有几分高深莫测、离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腐朽为奇品的功效。用这种鬼斧神工的残缺之美,表现强烈的求生意志,与观赏者心灵产生共鸣,能大幅提高观赏价值,因此在创作盆栽的过程中,成为常被爱好者使用的技术,而且利用神枝或舍利来强调古木的表现,具有很大的效果。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4)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5)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6)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7)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8)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9)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10)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11)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12)

琉璃郁垒神荼真身(豪壮曼妙的神枝舍利)(13)

——《我谈舍利制作》

作者:张小平

《我谈舍利制作》(原载《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8年第二期)——这是我在2008年第二期《花木盆景》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主要谈在松柏盆景制作过程中如何科学、恰当地处理舍利干,我想本文对盆景初学者会有一些启发。

树的舍利来自于自然。有些树种生性顽强,千百年历经大自然的风雨侵袭、冰雪交加、雷电摧残一部分枝干枯萎凋零形成舍利,但树仍不死,顽强生长,这是一种生命的赞礼,不屈的抗争,无声的《命运交响曲》。正因如此,每每我们见到黄山之松、嵩岳之柏、孔府之林时无不为这种与天抗争、坚毅不拔、自强不息的不屈精神所倾倒!

“舍利”一词来源于佛教。是梵语Saria的音译,意思是“身骨”,也曰“灵骨”或“坚固子”,由佛教的高僧大得圆寂以后火化而产生,为佛教至高圣物。

日本盆景界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盆景技法广泛运用于松柏盆景的制作。其初衷可能也是使普通素材通过舍利的制作,升华它的作品品味。其实,中国古代、近代的盆景和绘画作品用枯干和枯枝点缀树木已非常普遍,明代的《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都有不少此类画本。以至于《日本盆景通史》记载,“旧本人初学做盆景无不先仿照此书” 。在盆景制作方面清末盆景家胡炳章、民国盆景大师周瘦鹃皆擅长用枯木技艺制作松柏梅盆景。故而,我们认为,舍利干(或称枯木技艺)制作技艺本源于中国,是树木盆景创造中的一种艺术形象创造,它所表现的是树干枯死部分的木质风化现象。白骨化的舍利干同绿荫葱郁的枝叶,形成了枯荣共存的鲜明艺术反差,更增添了盆景的艺术魅力,是一种较好的盆景制作的艺术形式。

盆景中的舍利,一部分来自于自然形成,本身就彰示着它的无限的自然之美,这是盆景中难得的佳品;一部分盆景品味平淡,通过适当的舍利制作,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它的沧桑感,大大地提升了树的品质,这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还有一部分素材本身就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盆景创作的审美标准,通过舍利的制作,去掉了不足之处,变成了可以观赏的作品,这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们反对那种未对素材进行细致地观察,反复地推敲、科学地论证就贸然下手;也反对动辄掏心剔骨、剥皮抽筋的做法;更反对那种为舍利而舍利,见松即神枝、遇柏必舍利,千树一面、满目疮痍的片面的制作方法。我们提倡对任何一个素材都要采取因材施作、合理运用方法,能不做舍利的尽量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也最好不做。

另外,建议盆景的初学者,在对自己的制作水平没有一定的把握之前,千万不要盲目动手、妄加斧斤、刻意追求所谓”凄美“风格、盲目地模仿名家作品的制作。多看看成功的作品、多学习制作理论、多读一读专业盆景杂志、积累好专业素养,三年后再说,否则一下手就会成千古恨!

例一:我的这棵刺柏素材买来时就仅剩一枝,制作时采用因材施制的方法加以处理,并非制作时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此树素材主干虽然枯死、看似无用之材,但是也有一定的优点:树干收势较好,根头粗壮,根盘虬曲有力,小树生长茂盛,出枝丰富。制作时,先对主干进行细致的取舍雕刻,增强其收势,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感。然后处理小树,将其的多余、过长的枝条进行修剪后细心编扎,最后稍作牵拉靠近主干,换盆时将树略微提升,使其根盘尽露,这样制作即告完成。制作以后,树的品味大大提升:根盘遒劲有力,干势过渡自然流畅,小树依势而生,贴切和谐,我想数年之后,会成为一盆上好的作品。

例二:这是一个把握舍利雕刻分寸的范例。这棵刺柏左侧虽然生长旺盛、右侧则是一段截短的枯干,粗看是一棵平庸之材。但是,通过作者对舍利的精心雕刻处理,使一个平庸的素材变成一盆极有艺术效果和发展前景的作品。这个作品创作的可取之处在于科学地把握去留,恰当地处理舍利。作者在制作左干时并未作太多的雕刻,只是处理了一下水线并梳理盘扎好枝条即可。着墨最多的是右干,作者通过精心雕琢,将一段枯木桩创作成一个玲珑剔透,极富沧桑感的舍利。通过这样的制作,作者将生死、荣枯、主次、高下、大小、取舍等处理得恰到好处,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初学舍利制作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注:彩色图片为编者配图,与原文无关)

欢迎关注《岭南盆景》微信公众平台 lnpjsj 分享最有价值的盆景文化。小编微信: lnpj178 QQ2026700720 欢迎投稿、留言参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