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民间服饰不仅承载着历史,更是它自身文化色彩和精神内质的所在。

配饰作为服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服饰文化中的民族特性。客家服饰中配饰的品类繁多,既美观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章节主要对客家传统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的头饰部分进行表述,包括凉笠、冬头帕和童帽,看看它们是如何展示客家民系的服饰文化特点。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1)

凉笠是客家女性头饰的经典装饰

凉笠一般是客家女性在夏天的时候佩戴,用来遮挡炎热的太阳。

《石窟一征·礼俗》卷四载:“客俗妇女,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簷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日,名曰凉笠。”

凉笠也称凉帽,有的地区叫“斗笠”、“笠嫲”,主要流行于粤东、闽西部分地区和深圳宝安等客家地区。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2)


一、凉笠的种类与形状

凉笠是用竹篾织成的圆状竹笠,直径约70厘米。各地的客家凉笠稍有不同,一般无顶,中间开孔,也有一些有顶,不开孔。

有的凉笠一般会像斗笠一样铺上防雨材料,如笋壳、油纸或涂以桐油,这样下雨的时候可以用来防雨。而开孔凉笠则不具备防雨功能,它在中间开10~15厘米的圆孔,戴时露出头顶,一般在天气炎热时使用。

凉笠的主体部分与普通斗笠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凉笠帽檐四周缝有帽帘,既有笠的特征,又有帽的特色,戴起来颇具飘逸之感。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3)


帽帘有两种:一种分成四片,前额短,周边高,这样设计是为了不遮挡住视线;另一种不分片,四周等高,高4~6寸,以不遮挡视线为限。帽帘颜色一般以黑、蓝两色为主,也有白、灰等色,多用柔软的绸布或纱帐布制作。

二、凉笠的款式演变与功用

客家妇女戴凉笠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聪慧的客家妇女就在竹笠上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并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檐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笠。

凉笠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从系带的颜色还可区分出妇女的身份。凉笠下方中空处左右各有一根系带,未婚少女用白色系带,已婚少妇用红色系带,中老年妇女用青色或黑色系带。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4)


凉笠的款式单一,有着爱美之心的客家妇女就在系带上变花样。系带大多是妇女自己编织的,花样种类多且颇为讲究,客家妇女世代相传。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在田地里劳作,这是传统的客家妇女的典型形象。

冬头帕有多种用途,为已婚妇女所用

冬头帕事实上是一块方巾,原意是“冬天时戴在头上的帕子”,客家女性习惯于常年佩戴。头帕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没有系带,戴时将帕折成三角形包扎在头上或扎在发髻上,用布带系紧,为已婚妇女所用。

在多雨潮湿的南方,无论是日常闲暇、下地劳作还是上山穿林,头帕既可遮阳、挡风、防尘,还可御寒、防湿、保护头发,也可作为一种饰物,作女性帽子用。梅州地区的妇女更是把其作为日常头饰,一年四季戴之。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5)

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有文描写:“客家妇女蓬头赤足,帕首裙身。”头帕的使用非常方便,用途非常广:解下来系在胸前可作围裙;干活时可以防脏;带小孩外出劳作时,孩子尿湿裤子,头帕还可用来包裹,替代裤子;赴墟购物或是上山时可以用来包裹小物件和采来的果子;妇女坐月子时可以包头防止受凉。

头帕是多种文化结合的产物,其融合了长江流域妇女头巾的形式和畲族服饰的装饰特点,形状和大小在客家各地稍有不同。在梅县、蕉岭等地为方形,在平远为长方形。头帕造型简洁,四周绣以纹饰或花边,中间用彩色丝线绣上花鸟图案又显得精美。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6)

头帕的用料通常选用妇女自织的棉布或麻布,舒适透气。颜色一般以蓝、黑为主(老者多用黑色,年轻者多用蓝色),镶上白边,端庄雅致。有学者认为,冬头帕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头饰有很强的外在相似性。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其主要领导人与早期士兵基本上都是两广客家人,客家传统服饰也对太平天国服饰影响至深。

童帽是仿生设计的精品

一、客家童帽的设计具有仿生造型的理念,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形象被融入帽饰设计当中

如虎头帽、狗头帽、荷叶帽,色彩较为艳丽,帽身常绣上常见的虎头、狮子、鸡公、红鲤鱼、蝴蝶、黄蜂(蜜蜂)、八爪鱼、老鼠、猴子等动物,除龙、凤、麒麟外,抽象的动物很少见。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7)


此外,还搭配牡丹、百合、芙蓉、石榴、梅花、莲花、四叶莲、柿花、树花等各类花草图案,蝴蝶与芙蓉的图案在帽顶和帽尾最为常见,取意“蝶恋花”,寓意和美。讲究的还会绣上“天长地久”、“长命百岁”字样表达祝福。

中国许多民族都有着崇拜虎的习俗,被誉为“森林之王”的虎在民间被视为正义和王者的化身。客家人在对儿童的祝福上也沿用了传统习俗,因客家人生活在常有蛇虫、野兽出没的山区,客家人认为给孩子戴虎头帽有辟邪的作用。

二、虎头帽、狗头帽和荷叶帽都被客家人赋予独特的思想理念

童帽客家童帽中最有特色的是狗头帽和荷叶帽。狗在传统吉祥图案中极为少见,而客家人为了在条件恶劣、频受土著侵袭的环境下生存,在生产防御中形成了新的精神崇拜。客家人认为狗忠实,具有警戒作用,故家家户户都养狗,视狗为忠实的朋友。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8)

此外,受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宿命观念的影响,民间迷信认为儿童阳气弱,处在阴阳交界处,为了保护小孩不夭折,长辈常会为孩子取个动物或植物的名字,以辟邪,同时希望孩子如动物、植物一样好养,健康平安成长。

客家人设计的狗头帽两边有狗耳朵的造型,帽筒用花边缘围之,前缀有银制的八仙、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等饰物。荷叶帽俗称公子帽,前饰荷花,后饰荷叶,希望孩子长大后像公子那样彬彬有礼、知书达理、求得功名,显示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理念。


戴凉帽是客家人的一种穿戴习俗(冬头帕和童帽等头部配饰)(9)

狗头帽

不管是仿生动物还是植物,客家童帽造型都有别于中原童帽写实的特点,也不同于途经地——长江流域童帽那样造型繁琐,而表现出写意、大方的特点和审美观。

从客家童帽的装饰图案上不难看出客家人对传统吉祥图案的执着追求,同时又创造性地表现了客家所居住的地域性,客家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并超越原有的旧文化,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新文化。

客家传统头饰文化是客家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勤俭坚毅的客家人艺术物化的表达。它的一针一线、一扣一饰,都在诉说着客家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状态与精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