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1)

泛亚只是苗头,从e租宝开始到中晋,再到如今的钱宝网一连串所谓的大型金融平台接连出事,动辄上百亿,触目惊心!

2015年7月13日,泛亚出事,骗了22万人,坑了400亿,涉及全国20个省!

2015年12月10日,e租宝轰然倒塌,上线505天,吸金747亿,涉及90万投资人!

2015年12月15日,大大集团4名高管被羁押,目前追缴已远超2.6亿!

2016年1月11日,武汉盛世财富14家线下门店,全部无法兑付本息,涉及近20亿!

2016年3月24日,逾期3个月的理财邦人去楼空,牵连10万人,涉及12亿!

2016年3月31日,金鹿财行爆发兑付危机,资金缺口高达3亿!同时,当天财富、东虹桥在线都出现了逾期!

2016年4月5日,上海中晋突然出事,20多名高管全部抓获,牵连13万人,涉及300亿!其中60岁以上的投资人超过2万人!

中晋资产拉客户使出了美人计这一招,而在营销中,雇佣了美女程明作为企业顾问。

这位姑娘平常最爱朋友圈里各种炫,说自己名下有公司奖励的三辆车分别是玛莎拉蒂,法拉利,mini。

且不说其它的吧,看看短短两行半字,一个错别字“再”,一个语病“出色”的“合格”,再加上混乱的层次对象“公司、中晋、老板”,真真是什么人拉到篮里都是菜啊。

e租宝董事长张敏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2)

这位e租宝台前包装出来的美女总裁张敏其实就是一高端婊,实际控制人丁宁为了PAO她,直接私人转了5.5亿现金。

据爆料e租宝几乎不安排她出席太多公众场合,因为她根本不懂金融。

e租宝首席运营官殷飞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3)

这更是一位大美女,还是一位小明星,曾经为e租宝演唱《e租宝点亮梦想》!

网友爆料,e租宝首席运营官殷飞、钰诚首席运营官王之焕、钰诚东南亚自贸区管理委员会主席谢洁都和丁宁有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易乾财富美女沈佳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4)

P2P平台易乾财富此前被传正在接受监管部门调查,涉案资金近100亿人民币。易乾今日在其官网发布《全国通告》,质疑警方未上门调查就冻结其资产,致公司无法进行正常兑付工作。

大大集团郑媛媛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5)

这个最雷死人了,大大集团被抓的老总马申科,就是几年前郑媛媛艳照门的男主角。

郑媛媛后来改名叫孙羽彤,和马申科结婚去上海发展,成立了申彤集团(两人名字合写),然后申彤集团下面又成立了子公司大大集团。也就是说艳照门后两人其实没分开,而是在一起了,真爱啊。

e租宝的美女高管团均来自一个高端聚会圈,这里面聚集了富二代、创二代、都是一些非富即贵的人!

金鹿财行CEO张伯伟

就是那个在兑付风波当天突然消失,短信不回、电话不接的80后执行总裁。不过金融资历还挺丰富,复旦大学国际金融EMBA。

当天财富总裁程静悦

80后美女。和上面张伯伟帅哥分别执掌了集团下两大金融平台!

中晋资产国太控股董事长陈佳菁

年仅29岁;总裁助理姜琳璘年仅31岁;中晋资产旗下很多负责人都是“年轻貌美”,更有多名专业炫富的美女经理。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6)

钱宝网,谎言堆砌的海市蜃楼

在钱宝网的宣传中,“钱宝系”企业有70余家,涵盖微商、地产、足球、甘油、共享单车等不同领域。但根据警方调查显示,钱宝网实际经营的公司自有20余家,产生的利润远不足以覆盖所需的高额利息,且这些公司大部分是内部关联交易,极少有外部利润来源。

为了强化钱宝网的光环,张小雷将旗下的一些项目包装成前景广阔的“优质资产”大肆炒作。然而,在新华社记者实地探访后,发现这些项目都是虚的。

就拿“江北智慧城”为例,广告中声称“占地200多亩、综合市值将近200亿”。但根据警方调查发现,“江北智慧城”为例,广告中声称“占地200多亩、综合市值将近200亿”。实地观察后发现,工地已经是荒芜状态,长满青青草,两栋大楼只有外立面做了装修,内部还是毛坯状态。而且根据有关部门透露,这块地还是被划为科研用地,不能随意变更,不能用于开发住宅。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7)

“江北智慧城”

还有另外一处价值100亿”的“老山森林公园度假村”项目,是“钱宝系”企业花了2亿多元购买的航空用地。同样的,这块地用于航空员工宿舍、候机楼、航空旅客住宿等,不能用作一般商业开发。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8)

“老山森林公园度假村”

至于让不少参与人津津乐道的成都钱宝足球俱乐部,根据警方调查报告,2016年俱乐部净资产为-1879万元,借款7000余万元,还拖欠数百万元的球员工资,已经资不抵债。

在项目上精心营造虚无的假象,张小雷想到要在自己的形象上更加亲民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多位参与人表示,张小雷平时经常做直播与用户互动,把参与“投资”的用户亲切称为一起做事业的“合伙人”,每年还会带着用户参观项目、发起一些公益活动,从而取得参与人的信任。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9)

就是在这样一步一步谋算下,张小雷赢得了用户的心,让大家为之疯狂。在钱宝网声名显赫时,张小雷曾多次与“宝粉”聚餐,并将此称为“雷的盛宴”。甚至在张小雷自首后,不少人还觉得这一定是假消息。而对张小雷而言,这次自首他已经准备了三年。

漳州汇霖投资控制人90后,卷款3亿嚣张跑路;四川铂利亚老板滕海川22岁卷款7000万跑路;一对高中文化的夫妻合开投资理财公司,非法集资8000万!送快递的、开餐馆的、炫富搞三陪的,今天都进军了金融!

真是荒谬!所有人都想搞金融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10)

满大街的小贷、投资

我们以互联网金融最具代表的P2P为例,2012年只有110家,2013年只有523家,2014年达到1575家,2015年飙升到3859家,今天则已接近4000家!4年间,平均每天成立近3家平台。而且这只是公开的数字!

他们都是来解决金融问题的吗?显然不是,大部分都是“互联网 金融骗子”的模式,频繁跑路!90%的平台要倒闭,这句话并没有危言耸听,因为至少90%的平台都不是真正的P2P。他们只是把老式的集资诈骗搬到了网上,开了一个赌场!

浮躁的不止是一些“平民”,还有更多所谓的大企业,一个做外卖的连牌照都没拿到就急着进军金融、一个搞地产刚刚高调进军金融,第二天就被曝光涉嫌自融,这些都是“有趣”的现象。

所有人拼命地追逐虚拟经济,都想赚快钱,都想玩快钱,都想空手套白狼。实体经济下行,钢企大面积亏损、沃尔玛关店、长虹一年巨亏20亿、两桶油日亏超4亿、就连银行和移动联通等巨无霸也觉得日子难熬!然而我们的理财公司,动不动就15%、18%利息,钱从哪儿来?

我们只知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却不知创业成功率不足1%,创新成功更是连0.00001%都不到!太多人急功近利,人人都想当老板,把创业当做了投机、把金融做成了赌场、把互联网搞成了诈骗!

今天,我们不要讨论什么创新,我们应该彻查都是一群什么人在搞金融!

凭什么搞金融的能赚这么多钱?

有人说,是因为搞金融的准入门槛很高,招的都是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动不动研究生起步。

有人说,是因为搞金融的加班多,比如投行那些人,虽然年薪百万,但也是拿命在赚钱。

还有人说,是因为现在泡沫大,搞金融的赚到了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钱。

以上说法,全错。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11)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

1、资源节点

问:赚钱有哪几种方式?

答:靠信息赚钱,靠钱赚钱,靠卖注意力赚钱,靠卖劳力赚钱。

问:那种赚钱方式最容易?

答:第一种。

刚改革开放时的倒买倒卖,这样的方式成就了中国第一批富人。手握不对称的信息,把双方链接撮合到一起,然后收取中介费。这样的方式叫什么?

空手套白狼。

举个简单例子,投行的收入为什么高? 是因为它处在需要钱的,和有钱的,这两方的中间来回倒腾,牵线搭桥,然后中介费就到手。

除了投行,金融行业的很多分支,都具有这个特点。可以简单理解为,它充当了很多资源流转的媒介,正是这种媒介的角色,让金融行业有机会成为资源的结点。

资源结点的深层含义,即是拥有信息优势。

信息优势越多,越容易铺开人脉,建立起互相交换资源(交换信息)的关系, 因而越容易从这当中做成「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2、杠杆

杠杆我已经不是一两次提到了。它的意思就是你用10块钱办100块钱的事,这样的杠杆就是10倍。

金融行业能赚钱,另一个核心原因,是因为它可以持续的高杠杆经营。

加杠杆经营,某种意义上,也是「空手套白狼」的事情。

比如,银行一端把居民的钱借过去,另一端再把这些钱放贷贷出来,两端的利差,就是银行的利润。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银行需要多少资本来做这个交易呢?

按照8%的资本充足率,只需要交易金额的8%即可。换句话说,银行放100块贷款出去,自己只需要有8块钱作为「保证金」即可。

这样的好事,其他哪个行业能有?

以下是中国银行业近期的杠杆率。

搞金融的是不是经常要陪吃陪喝 都是一群什么人渣在搞金融(12)

资本充足率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你做一个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再具体点就是,你要做100块的交易,需要有8块的保证金,也只需要8块就够了。

保证金交易,运用得更彻底直观的是在期货交易当中。

比如,你投入10万本金(保证金),买入价值100万的螺纹钢期货。今天螺纹钢的价格上涨了5%,100万的价值变为105万。那么你的收益,就是5万/10万=50%,相对于螺纹价格的涨幅,放大了十倍。

最近金融行业搞去杠杆,也就是因为金融机构太猖狂,杠杆一个劲儿往上加,用钱赚钱,用别人的钱赚钱,堆积了潜在巨大的风险。

用杠杆赚钱,本质上,就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

金融行业由于其信用中介的角色,由于其国家担保的事实地位,所以能方便地,以极低的成本,「借入」别人的钱,然后再用这些钱去套利。这样的方式,除了金融行业,还有哪个行业能做到?

3、轻资产与低边际成本

这一点与互联网行业颇为相似。

在互联网行业,一个App服务100万用户,与服务1000万用户相比,成本并不会显著提升(除去市场运营等)。这个叫做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新增一个用户耗费的成本为零。

在金融业,最典型的,是资产管理行业。

一个基金经理管理1亿和管理10亿,可能多配置几个研究员交易员就够了,并不需要更多额外的投入。同样地,一个投行团队做一单融资额一亿和融资额十亿的交易,付出的成本也不会高太多。

其他行业就不一样。除了人力这种轻资产的投入,你还需要投入设备、技术、厂房、工具等等,这些要素的成本,往往会随着你的经营规模扩大成比例上升。

轻资产下的低边际成本,再结合上一部分提到的高杠杆,让金融行业扩张起来,也几乎没有太多的市场障碍(除了监管)。

搞金融的,都是全球套利。

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同时配置美国的股票,中国的股票,欧洲的地产,这些是非常常见的。除了金融行业,有哪个行业,可以如此方便地接入全球市场,利用全球市场的机会来赚钱?

轻资产另外一个重要的含义是,除了人,几乎没有其他要素来参与利润的分配。赚的钱,全都分给人这个要素了,所以金融行业的人,自然能赚到更多的收入。

4、对个人有何启示

以上三点,是金融行业能整体上赚到更多收入,最核心的原因。

对资源的掌握,使得金融行业占据了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则直接转化成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收入来源,最常见的是「中介费」,「渠道收入」等。

光有信息优势还不够,要把这种优势放大,需要低成本地加杠杆。如若不然,房地产中介怎么没有金融业赚得多? 因为它没办法持续或者低成本地加杠杆。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或者机遇先读个名校,进入金融行业,再逐步负责核心业务,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弄懂金融行业为何赚了更多的钱。这背后,对应的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金融思维。

中国好几代人都被教育,劳动创造财富,实际上这是个大错特错的观念。如果劳动创造财富的话,富士康的工人,应该是天底下最富的人了。

在金融行业里同样如此,比的不是谁花了更多时间。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可能你越努力,亏损就会越多,比如在牛市里做空。

财富的分配和创造,需要你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资源,掌握了资源的人,最终才会处于财富分配的最顶端。不然你以为公司招些不会干活的二代是傻还是啥?

掌握资源,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是最高级的赚钱方式,也是无本万利的方式。

除此之外,要善于敢于加杠杆。

不是喊你去赌博,而是要学习懂得如何撬动身边的资源为我所用,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

大家的思维更多的是,我有10块钱,我只花5块,另外5块压在箱底。更可取的是,尤其是在年轻奋斗期,我有10块,我怎么可以撬动100块的资源为我所用。

最后,要构建资本化的收入,低边际成本的收入。

哪怕是搞金融的,没有金融思维,也难赚到大钱。不是搞金融的,有了金融思维,也可能财富自由。

金融思维不能直接转化成钱,但是,它是你提高「财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