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的故事》:8岁小英雄辅助大人越狱,后来怎样了?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1)

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小萝卜头的故事》,我对里面的英雄小萝卜头印象很深,即使过去多年,现在依然能清楚地回忆起书中小萝卜头的坚强和聪明,他那小英雄的形象在当时看起来显得尤其真实又伟大。

今天重读《小萝卜头的故事》依然叫人热血沸腾,也思考良多。

小萝卜头的故事涉及事件较广,时间也相对久远。

1936年的12月12日,正是震惊国内外的“双十二事件”,张学良和杨虎城绑架蒋,逼迫其停止内战。而蒋便对两位将军记恨下来,等放了蒋后,张学良被软禁,而杨虎城的权势过大,就被派遣出国考察。

等多年后杨虎城回国,蒋继续追责,这时候的小萝卜头才出场。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父亲宋绮云是西北军大帅杨虎城手下。宋绮云一共有三个身份,第一,他是《西北军文化日报》负责人、二是西北军少将参议,也即是杨虎城的秘书,而第三个身份,下文会介绍到,笔者只好先卖个关子。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2)

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蒋方面一度以“攘外必先安内”为主,持续打压我党,同时对于冒犯之人加紧制裁。1942年在中原灾难频仍和日军肆虐的背景下,将回国后的杨虎城及其随从人员下狱。

宋绮云作为杨虎城的贴身秘书,自然是重点处罚,所以宋绮云夫妻都被关在重庆白公馆监狱,四面环山与外界隔绝。六个儿女中,最小的不到一岁,那就是小萝卜头。经过与监狱方多次交涉,敌人同意将尚在襁褓中的小萝卜头被带进监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监狱一进,小萝卜头就待了八年,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

来到监狱后,在妈妈徐林侠的精心照料下,小萝卜头从月坡娃娃哭个不停,几年后长成一个活蹦乱跳的少年。可怜的是入狱前小萝卜头胖乎乎的样子,几年后已经成了头大身子细的瘦孩,瘦得厉害,但他的眼睛很明亮。同时期的狱友们都可怜孩子的遭遇,包括江姐和当时重庆的地下党,看到这孩子都稀罕得很。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3)

在狱中,小萝卜头常常因为没有吃饱的而哭,和妈妈一起住在女牢房,晚上睡觉十几人挤到到一起,白天的小萝卜头常常想到外面看看,对于他来说,基本上是一出生就住进了与世隔绝的狱中。眼睛总是盼着外面的世界,希望有一天到外面去看看。

晚上睡觉每个人也就一尺宽的地铺,为了不让小萝卜头挤压,妈妈就让小萝卜头睡在自己身上,半夜一摸热乎乎的,原来小萝卜头尿尿拉屎了,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没办法晾干尿布,妈妈把湿乎乎的布片围在自己腰里或搭在肩上,用自己的体温暖干。

小萝卜头很聪明,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很想像从外面进监狱的姐姐一样去学校上课。大家为了让小萝卜头能上学就集体罢工,绝食,经过一来二去的争执,敌人不得已同意让小萝卜头上学,但只能在监狱里,上下课都有特务押送。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4)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他的爸爸宋绮云有三个身份,最重要的一个身份就是地下党,同样在重庆白公馆关押的难友们有不少的同志,已经在特务的眼皮子底下传递消息,但他们都在特务的监视之下,是无法完成信息的对接。那么这些信息都怎么传开的?

很不可思议,小萝卜头在一个本该顽皮的年纪于敌人的屠刀下开始帮大人传递消息。小萝卜头灵活地绕过了牢房管理人,在上课和下课路上,趁特务不注意的时候把纸条塞给其他牢房里的地下党员。

江姐和同住的狱友曾为小萝卜头的举动担忧,但大家很快消除了忧虑,因为小萝卜头这孩子是聪明的。即便常年营养不良,也很麻利,送情报的时候,他还学会故意麻痹敌人,虽然凶险,但每次都能顺利完成。

1947年8月18日在国民党监狱14年的地下党员韩子栋,成功越狱。

韩子栋一直以疯子的模样麻痹敌人,一装就是很多年。但韩子栋以前是从其他监狱转移过来的,对白公馆周围的环境并不熟悉,即便出逃,也难以在重庆的崇山峻岭下生存,更别说把情报送出去。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5)

在韬晦中装疯卖傻等机会,敌人认为韩子栋已经傻了,不会威胁到他们,于是就让他做些帮工的活儿。打扫卫生、配送菜。换来的这份工作,让他更进一步接近了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接近小萝卜头呢?

作为等消息的韩子栋,是无法和牢房里的地下党接触,这个时候小萝卜头成了他们的联络员,在小萝卜头去另外的牢房上课时,熟悉白公馆地理位置的地下党员为韩子栋正秘密绘制着越狱的地图。

光是地图还不够,等小萝卜头把地图成功塞给韩子栋时,还要面临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按照这个地图“疯子”需要在大山中奔跑三天,才能走出敌人的封锁圈。然而路上需要干粮,这成了韩子栋想成功越狱并顺利把情报送于我党的难题。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6)

三天的干粮,女牢房里的难友开始了陆陆续续的准备,但想了很多方法,最后决定用这种方法。

国共内战的后期,由于进入不少国民党内部犯人,监狱被允许立灶生火。徐林侠她们将剩下的米炒胡,这样就成了锅巴,地下党员们常年与敌人作斗争,懂得锅巴是可以长时间保存的,于是就把锅巴一小撮一小撮地掰碎,由小萝卜头当作碎石烂瓦的玩意在地上踢,最后踢到“疯子”韩子栋的扫把扫到的地方,顺势一搂,这些“垃圾”就到了韩子栋的脚下,趁特务不注意捡起来塞进兜里。

如此反复,三天的口粮准备停当。在各种危险可控下,韩子栋终于逃离出去,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情况报告给了上级。他们快速制定营救计划。当我军攻下白公馆监狱时,大家没找到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7)

发生什么了?8岁的小萝卜头是在这里长大的,每天都能看到他顽强的生命力,监狱里的人对他印象特别深。遭遇了什么危险吗?不可能啊。

时间来到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此时国共谈和,但条件是释放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和西北军杨虎城。而身为幕后掌权者,蒋把杨虎城悄悄转移了。沈醉在《军统内幕》里写道;临转移前,杨虎城称宋绮云是他的秘书,所以要一同走。

1949年9月6日晚上,杨虎城的儿子杨拯中和小女儿杨拯贵及小萝卜头一家三口被分批带至歌乐山戴公祠。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8)

等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贵和小萝卜头一家赶到戴公祠下时,她们并不知道在几个小时前,杨虎城和杨拯中已经被杀害。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正在慢慢接近他们,就这样小萝卜头牺牲了。带着没能看到外面世界的遗憾离开了。

重庆解放后,人们才在戴公祠下的这间小屋里挖到了小萝卜头的遗骸,重新安葬。时间过去七十多年了,当回忆起来《小萝卜头的故事》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有那么个小孩,几乎从生到死都没有享受过到外面的世界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小萝卜头的故事朗诵稿(小萝卜头的故事)(9)

八岁的小英雄“小萝卜头”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