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山秀丽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不仅给这片土地增添厚重感,还为她披上了靓丽与神秘的面纱。7000年前,先人们就在调兵山繁衍生息。已经发现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址形成于新石器、夏、商、周、唐、宋、辽、金、元、明、清不同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调兵山文化”。这里"唐属燕州,辽属黄龙府隶上京,金属会州",有久远的历史可考。近年来,吸引了无数考古爱好者和学者前来考证。日俄战争时期,这里也曾刀光剑影,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这里聚歼残匪,曾有百余名先烈的热血洒在这片沃土,留下了吟颂民族之魂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浩歌。

  法库建县之前,铁法的调兵山、大青、晓明和大明等村镇,分别隶属于铁岭、开原两县。清光绪32年(1906年),设法库门抚民厅,调兵山、大明等村镇划入法库厅管辖。全厅共分30个社。调兵山为安全社首村,辖17个村,大明安碑为安庆社首村,辖12个村。宣统二年(1910)年法库厅改30个社为一城十乡,调兵山为东一乡,仍为乡会所在地,大明安碑村为东二乡,乡会所在地为柏家沟。民国二年(1913年),根据当时政府统一规划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法库改厅为县。从此,调兵山和大明等地一直为法库县所辖。大青、晓明等地则始终为铁岭县的辖区。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市,因该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铁法市。1984年10月铁法市改为铁岭市铁法区。1986年9月又恢复了市建制。2002年建市20周年的铁法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

铁岭调兵山的由来(辽宁铁岭调兵山市历史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