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三国演义》水镜先生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1)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麾下的能人无数,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位谋士,更是在三国时期风靡各个势力,是所有诸侯都梦寐以求得到的贤才。

就连水镜先生都曾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么为什么二者兼得的刘备,最后不但没能一统天下,反而自己的蜀汉势力都保不住呢?

就是因为在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句话中的孝直,指的便是法正。

法正在三国时期声名不显,因为追随刘备的时间并不长便去世了,所以也没有太多机会来展示自己更多的才能。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2)

但纵使如此,刘备在刘备心中,法正也是他极为喜爱的一位人才,甚至连枭雄曹操,都对法正评价甚高。更有“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那么法正究竟有多厉害呢?

01 仕途不顺,另投明主

法正出身名门,乃是名士法真之后,自幼博学多才,且聪慧异常,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睚眦必报,气量不大。

建安初年,天灾降世饥荒不断,为了生计,法正便与好友孟达一起投靠了刘璋。但刘璋虽然亲民,却不懂用人,并且也没有逐鹿天下的雄心。

对待下属虽然关爱有加,却不懂得用人,导致法正明珠暗投、才华埋没。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3)

对此心气极高的法正十分不满,常常抱怨,而碰巧此时还有人诽谤法正,让法正难以忍受,几乎崩溃,经常向好友张松抱怨,说刘璋并非明主。

《三国志》:“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

公元211年,刘璋害怕曹操吞并荆州,于是派遣法正正式出使刘备,请求刘备入驻荆州共同防守,这次出使当中,法正向刘备表明了想与张松共同投靠他的打算,并且建议刘备,趁此机会夺下荆州图谋天下。

打下荆州,本就是诸葛亮“隆中对”中的一环,因此刘备欣然同意,这次谈话也让刘备对法正的谋略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他发现法正在谋略方面居然可以与诸葛亮一较高下,于是又对他重视了几分。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4)

只可惜,还没等刘备率军入驻荆州,张松转投刘备的事情就东窗事发,张松身死。因此刘备在占领荆州之后,便将张松的那份功劳也算在了法正身上。

荆州之战是法正投靠刘备的敲门砖,也是他在刘备麾下立的一个大功。

02 曹操的高度评价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爆发,刘备碰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无法打破夏侯渊与张郃的防御。

这时法正主动献计,协同老将黄忠攻克夏侯渊。他让一边让黄忠顶住夏侯渊的压力,无论如何也不要出兵迎战,另外一边却不断用车轮战消耗张郃。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5)

张郃虽然没有被打破方向,却也疲于应战、消耗极大。于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眼看黄忠不肯交战,于是便分兵支援张郃。

正在此时,法正看夏侯渊兵力不足,便果断下令黄忠出击,终将夏侯渊斩杀,自此将汉中收入刘备旗下。

汉中失守,曹操大怒,于是亲自领兵前往,等他了解完汉中失守的全部过程之后,便断定,刘备自己肯定想不出这样的办法,肯定是有人指点他的。于是他便命人详细调查,最终才知道此事是法正的谋划。

至此曹操对法正赞赏有加,甚至感叹道“我几乎将天下奸雄全都收入到了麾下,却唯独得不到法正的相助。”能被曹操如此评价,足以证明法正的能力,究竟有多么的惊人。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6)

《华阳国志·卷六》曹操:“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成功攻克汉中,让刘备兴奋异常,不仅仅是因为距离他的大业又近了一步,同时这次战斗,也是刘备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战胜曹操。

在此之前刘备一方,一直都处于被曹操碾压的劣势局面,而让刘备扬眉吐气的最大功臣,无疑便是法正。

因此至那之后,法正便成为了刘备心中的第一爱将,甚至比诸葛亮地位都高。

在获得了权势之后,法正将他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的性格发挥到了极致,他开始找那些曾经诽谤过的人一一报仇。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7)

由于他的形式作风过于招摇,有人曾向诸葛亮投诉,希望诸葛亮能够让刘备节制一下法正。

可诸葛亮却说,法正对于刘备帮助极大,在法正的扶持下才让刘备扬眉吐气,刘备又怎会挟制法正呢?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

03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除了曹操之外,与之法正同朝为官的诸葛亮,对于法正评价也极高。

222年,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而发动伐吴之战以失败而告终,蜀军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面对这样的却情况,诸葛亮不禁感慨道“如果法正还活着,那么就一定能够阻止刘备,就算不能够组织,也不会损失如此惨重。”

《三国志》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曹操评价法正(法正不死便无三国)(8)

连诸葛亮都觉得,法正能够做到他所做不到的事情,这也证明,在诸葛亮的心中,对于法正的认可。

所谓“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意思是如果法正没有英年早逝,那么他就一定会扶持刘备统一天下,自然也就不会有天下三分,三国林立的情况发生。这是对法正能力的一种认可。

不过纵观三国时期蜀国的状况,刘备麾下虽然人才济济,也曾空前强大,但是最后却不得势,蜀国之败并非人力,而乃局势所向,就算法正仍在,也未必就能够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