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民国时期,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黄金十年”,这指的是1927年北伐成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段时期,有一种说法是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水准比较高的一个时期。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1)

但对于这段历史该如何评价,这在网上一直是两极分化,一派将其捧到天上,认为这是中国强盛的开始,按这个套路发展中国将完成强国伟业;另一派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所谓“黄金十年”一文不值,完全是为反动统治洗白。那么,这十年,中国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呢?怎么来分析分析。

首先说说起始点,“黄金十年”的起始点通常是是指国民政府从1927年4月18日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迁都重庆期间,这段时期国民政府干了什么呢?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2)

首先是努力统一中国,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担任总司令,开始北伐,击败各军阀后,国民革命军于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张作霖从北京撤往中国东北,随后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死。之后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3)

无论如何,这的确是一个功绩,中国这种国家想要发展起来,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政府是必须的,国民政府统治能力当然很弱,但总算是完成了统一,这使得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好转了很多。

既然有了相对统一的格局,那就可以做点事情了,这其中很多政策影响至今,比如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使用度量衡制和国际标准接轨。这就至今沿用。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4)

同时,毕竟是民国了,清末的一些落后政策被取消,尤其是在金融财政领域,国民政府好转了很多。1928年6、7月间,国民政府宣布与各国本平等互惠原则重订新约,此后一年间,与各国所改订之新约以通商条约和关税自主条约为主,关税自主权得到提高。

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正式开铸统一标准银元。同日,财政部长宋子文规定3月10日起通用银元。4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废“两”改元训令。自此以后币制就以银元为基础,1935年6月3日,财政部次长(原为钱币司司长)徐堪,奉命拟定法币政策条文,实行统一纸币制度,有利于货币统一和国民经济发展。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5)

农业生产以稻谷和棉花为指标,稻谷产量1931年为974,369千担,此后大体直线上升,1936年产量为1,034,125千担,共增长6.1%。

此外在轻重工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中国当时也有一定建树,当然,总体来讲水平还是很低,因为过去实在是太落后了。而在政治,外交,法制,教育等领域,中国也渐渐和国际接轨,有了相对完善的一个体系。

对于这些史实,我们当然是要承认的。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6)

但是,“黄金十年”是盛世吗?或者说,中国能靠这条路走向强大吗?答案很显然:不可能!

当然,支持蒋集团的人自然要给他戴高帽,比如1951年9月19日美国魏德迈将军在国会说:“1927年至1937年之间,是许多在华很久的英美和各国侨民所公认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之中,交通进步了,经济稳定了,学校林立,教育推广,而其他方面,也多有大幅进步的建制。”

“黄金十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大家首先想想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只要是王朝统一初期,秩序稍微安定了,那么国民经济自然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封建王朝,这可以说是“盛世”,但是到了近代,评价标准完全变了,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来说。

当时中国需要什么呢?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关税自主权,金融体系吗?当然需要!但是,中国更需要的是什么呢?是整体国家执行力的提高,这个起来之后,刚刚说的才有意义,举个例子: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民国年间成长有限。钢铁工业的甚至出现了倒退,1927年,全国钢产量是3万吨。1890年建设的汉阳钢铁厂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年钢产量稳定在5万吨,该厂于1925年停止生产,这方面甚至还不如晚清。

民国“黄金十年”就和当时的上海外滩一样,属于畸形繁荣

怎么会出现这种怪事,其根本原因就是:国民政府后台的官僚资本的反动本质!

要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短期却没有明显经济收益,但对于国家战略有重要意义的重工业,需要一个有强大执行力的政府,而国民政府显然不是,它并不代表人民利益,而是为江浙财阀、官僚资本和列强服务的,他们当“买办”就好了。所以中国当时根本没有正常的经济发展体系,所谓的“发展”是畸形的,工业金融中被外国资本渗透成沙子;而基层呢?农民更是受到“三座大山”压迫,困苦不堪。

而且,国民政府的执行力也很差,国府对基层的控制非常薄弱,一堆乡绅老爷们继续禁锢着数亿农民,腐蚀了这个国家的肌体。

作为对比,咱们看看新中国是怎么做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五年发展计划…人民政府以强大的执行力和难以想象的决心和魄力,硬是将中国拉进了工业化的道路。

“黄金十年”,中国有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现代政府,但很遗憾,这个政府并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更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这就是抗日战争初期灰头土脸,而抗美援朝扬眉吐气的根本原因。

按照“黄金十年”的模式发展下去,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自然是标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就和现在被西方大国操纵着的,但国内也比较太平没有大规模内战的非洲国家差不多,今天的强盛局面,是不可能看到的。

民国十年正面图(昙花一现的民国十年1927-19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