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lender的物理模拟系统里,布料系统的玩法丰富度相对而言并不算太丰富,但对于需要进行大量家装环境建模的用户来说,在制作枕头、被褥、窗帘等物件时,布料系统可以大幅增加物体的真实质感。

不过,其中也有相当多的细节值得挖掘,比如想做一个抱枕,如何在布料系统里进行设置,又如何添加褶皱、线缝等细节呢?看完这篇教程相信你就会有答案了。

制作抱枕平面模型,添加布料系统

首先,新建一个平面,形状大家可以自行考虑,想要长方形抱枕就在编辑模式下让平面变成长方形,完成后为它添加6级简单型表面细分修改器,然后再添加一个实体化修改器,这两步就可以建立出我们需要的抱枕平面模型,具体设置可以参考图1。

blender 布料缠绕(如何赋予真实质感)(1)

图1

接下来我们需要应用为刚刚做好的抱枕平面模型添加布料系统,这时候需要注意一些参数细节,比如“顶点质量”定义了每个顶点的重量,因此这个值必须按顶点数量的多寡来进行设置,顶点越多,数值就要越小,它会明显影响抱枕膨胀的大小,数值越大,也就是抱枕的重量越大,就越不容易膨胀起来,回弹也不会太明显。而“压力”就是膨胀的力,数值越大膨胀得越大。

物体碰撞可以开启,特别是你想要制作一个与环境有物理交互的抱枕时,但“自碰撞”不要开,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最后的一步就是在“力场权重”里关闭重力和全部,这样我们的抱枕就会维持在原地,而不会飘走或往下掉。所有的设置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缓存了,完成后应该可以获得如图2的效果。

blender 布料缠绕(如何赋予真实质感)(2)

图2

褶皱和线缝细节

第一步的建模完成后,记得在修改器标签页应用全部修改器,以获得一个拥有可直接编辑的抱枕网格模型,这时候我们需要进入雕刻模式,并使用“布料”笔刷来一点点刷出如图3的抱枕表面褶皱,正常情况下这一步并不会对电脑硬件有太高要求,但如果你在前面的步骤里加入了太多的表面细分,布料笔刷就会非常卡顿,所以如果你想让模型更顺滑,我的建议是放到最后再加表面细分修改器。

blender 布料缠绕(如何赋予真实质感)(3)

图3

接下来我们来为抱枕的边缘制作一圈线缝,先进入抱枕的编辑模式,选择最边缘的一圈线,按Alt S让它以法向为方向向内缩放,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抱枕的线缝走线区域,然后Shift D复制这条线,再按P将这条线从模型中分离出来,接着给抱枕和线各自添加一级的表面细分修改器,这样一来咱们的模型网格圆滑度会更好,整体也只有不到40000个顶点,渲染时对电脑硬件的要求也不会太高。

大家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线缝,不难发现走线都是一段在布料的内部,一段在布料的外部,周而复始。因此,我们的制作思路就是设计一条有空白间隔的线,并让它沿着边缘进行摆放,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把刚刚从抱枕中分离出来的线按右键转换为曲线,然后进入编辑模式,选中任意一点,将指针和曲线原点都放到这个点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后续的模型更容易进行对齐。

新建一个平面,这就是咱们的线缝模型,把它缩放为细长的形状,然后添加阵列修改器,数量暂时可以设置为100,相对偏移在1.35左右,这时候就会形成我们想要的间断线材效果,当然,具体的参数后面还可以再按需调整。接着添加一个曲线修改器,选中之前转换的曲线,这时候应该就能看到咱们的线缝跟随曲线绕抱枕一周了,这时候适当调整阵列的数量和偏移系数即可。

这时候线缝模型还只是一个个的平面,而不是我们想要的走线效果,因此需要进入编辑模式,为平面添加一个环切,并按实际需要的方向“向外”移动,然后再结合实体化修改器为线缝添加厚度,并利用表面细分修改器让它变得更圆滑,就能得到一个线缝围绕抱枕的效果了,具体设置可以参考图4,完成后给抱枕和线缝分别赋予材质,你就能够获得一个真实感极高的抱枕啦。

blender 布料缠绕(如何赋予真实质感)(4)

图4

blender 布料缠绕(如何赋予真实质感)(5)

结合材质后的最终效果

本章小结:各种参数都可以多多尝试

严格来说,本期的学习更大程度上属于“抛砖引玉”,无论在布料系统的参数设计,还是雕刻模式下的笔刷风格,还是线缝的走线方式,大家都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发挥,这也是Blender有意思的地方,它的多种功能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复合,每个人做出来的效果可能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保持好奇心,对各种参数都进行尝试,有时候反而可以获得更满意的效果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