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是朗逸测评的第二弹,由于时间关系,我一口气测试完了朗逸的新车这篇评测我让朗逸星空版1.2T和1.4T版本来打擂台,这并不是我故意黑人家,在生活中大家经济水平不一样,有人选高配,也有人要选丐版所以我选的是200TSI星空满逸版和280TSI星空满逸版这俩比较走量的版本顺便说句,由于对比的车型外观造型除了尾标没啥区别,我这里采用的是200TSI星空满逸版作为范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众朗逸星空版1.4t加速测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众朗逸星空版1.4t加速测试(大众朗逸星空版德比之战)

大众朗逸星空版1.4t加速测试

本次是朗逸测评的第二弹,由于时间关系,我一口气测试完了朗逸的新车。这篇评测我让朗逸星空版1.2T和1.4T版本来打擂台,这并不是我故意黑人家,在生活中大家经济水平不一样,有人选高配,也有人要选丐版。所以我选的是200TSI星空满逸版和280TSI星空满逸版这俩比较走量的版本。顺便说句,由于对比的车型外观造型除了尾标没啥区别,我这里采用的是200TSI星空满逸版作为范例。

继承帕萨特血统

星空版朗逸的设计俨然是缩小版的帕萨特,星钻造型的格栅看起来更加年轻动感,虽然是一辆中国特供车,但并不妨碍它身上的德式设计语言存在。灯组和经典版造型一致,L型LED日行灯辨识度很高。星空版的导流槽同样也是真货,不过想了想,在山路上连续制动,起码散热是有保障的。我打开发动机盖,发现材质和经典版一样,舱内也没有升级什么运动化配置。

星空版侧面其实和自吸版本造型保持一致,只是部分车型采用了多辐条轮毂。为了塑造运动气氛星空版的外后视镜进行了黑化处理,车顶进行了高光处理。双腰线设计看起来干净利落,整车侧面有老款奥迪A4的设计元素。

轮毂造型是大众从以前的设计变化而来,轮胎就太熟悉了,又是佳通的comfortF22系列,佳通轮胎陪伴大众车主的年头可真是不短了。这套轮胎依旧是205/55 R16的尺寸,前通风盘后盘式刹车的制动形式也依旧是和老款保持一致。

星空版车型的识别特征是有黑化处理的小扰流板来增加动感氛围,以朗逸全系的动力水平来说,空气动力学的改善体感并不明显。尾灯点亮效果和经典版如出一辙,排气方面也是隐藏式排气,对它的定位来说非常正常。不过厂家为了塑造运动氛围,还是做了仿蜂窝造型和扩散器的外观样式。

科技升级

星空版朗逸则是以红色缝线为主基调,静音无骨雨刷和无钥匙进入的配置算是小惊喜。200TSI和280TSI星空版区别只是发动机不同而已,所以内饰和座椅也会让200TSI版本当范例。

朗逸星空版采用了经典的对称式布局,和经典版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出风口和座椅被红色所覆盖。方向盘仍是途昂同款,不过全液晶仪表盘就变成了8英寸,想要10.25英寸的仪表盘就只能选装了。中控屏也是8英寸,想要12英寸的大屏也同样需要选装。虽然大众的车机升级到MOS 3.X智能网联系统,但是体验上还是carplay更胜一筹。之所以说升级科技感,我想车迷应该都知道当年大众低配朗逸的“手机支架”有多么奇葩。虽然知道老旧的干式双离合升级电子挡杆有些困难,但是我觉得厂家应该把造型老旧的挡杆重新设计。

同样手感的手动空调,车机和仪表盘虽然尺寸变小,操作逻辑和反应速度还是和高配保持了一致。字体方面我认为厂家需要对读数方面的字号进行升级,我这样的中年大叔实在是觉得有点太小了,而且8英寸的两个屏幕都有反光现象存在。以2022年的眼光来看,单色氛围灯实在是有点太少了,6扬声器的音箱就是同级合资车平均水平。车窗一键升降和防夹手功能是很贴心的配置,对于家用轿车来说能有效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同样需要痛批的是,驾驶员一侧没有化妆镜,一面镜子成本并不高,女孩子开车现在很常见的。

舒适是主基调

实际上从体验来说,朗逸星空版这套皮质和织物混搭的座椅,要比仿皮材质的座椅好多了,透气性有保障,还容易打理。包裹性和支撑性不错,这样跑长途不至于太累,长期开车的人应该会喜欢这种座椅吧。前排安全带支持高度调节,同级别中想到这个方面的厂家还真不多,这样可以适应不同身材的驾驶员。朗逸并没有因为座椅材质的变化导致头部空间有所变化,仍为一拳二指的表现。

后排标配出风口是个好事,夏天不至于前排被冻得受不了,后排根本没什么凉快的感觉。其实朗逸用传统天窗是个好事,本身就因为造型原因让后排只有四指头部空间,要是再装上全景天窗或者双天窗,后排头部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腿部一拳四指的空间,坐垫比老朗逸长度表现好,大腿承托能力有所提升。

储物空间方面,510L的后备箱储物空间表现不错,主要是因为后备箱开口宽大,进深也不错,而且地台平整。朗逸的设计师在车内没少安排储物空间,前排杯架有限位器,挡杆边上还有卡槽可以放停车卡。扶手箱和手套箱表现优秀,实用性很高。

动力平顺

重头戏来了,200TSI和280TSI星空版主要差距就在发动机身上。200TSI车型搭载1.2T EA211-DLS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2000RPM-3500RPM。280TSI车型搭载1.4T EA211-DSB发动机,最大扭矩转速1750-3000RPM。

实际上的体验来说,1.2T的标定虽然比老款好多了,但是仍旧有轻踩不走,重踩窜车的老毛病。而且你能感受到明显的涡轮迟滞,想要呼唤动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持续深踩油门。200牛·米的最大扭矩已经不错了,早期的1.8T帕萨特也就这个参数。虽然大众重新标定了,但是这辆车在满载开空调坡起的工况下,还是得加大一些油门开度。你能感受到小排量发动机的时候只是初期.,在30KM/H以后,它的表现是优于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朗逸。变速箱以平顺为主,但是降挡速度并不快,如果堵车严重,强烈建议切换手动模式。

变速箱出于自我保护会限制高转速起步,关闭ESP是无效的,起步表现轻柔,最终取得11.7秒的加速成绩。制动层面,刹车表现线性,ABS介入后没有不适的踏板感受。虽然悬挂略微有点狼狈,但是总体可以接受,制动距离40.6米。

朗逸本次取消了230TSI版本,1.4T全系采用高功率发动机。虽然参数并不是很亮眼,但是2300RPM的时候足以体会到动力的充沛,在路上超车比200TSI车型游刃有余。变速箱虽然平顺,但是依旧是积极升挡,即便挂入S挡,深踩油门变速箱也会迟疑一下才去降挡。动力在80KM/H以下表现可圈可点,堵车也没老朗逸那种闯动感,中后段加速体感就一般了。

1.4T车型变速箱仍旧是有保护机制,松开刹车之后,车子弹出并未打滑,最终取得9.1秒的加速成绩。制动层面,则是初段平缓,中端制动力释放开始增强,ABS介入后平稳工作,最终取得38.9米的制动成绩。

转向手感上面,这两辆车保持了一致的调性,转向力度中规中矩,并不是1.5L版本那么轻柔。指向性和精准性不错,但是车身跟随性一般。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表现也是类似,悬挂太软无法支撑激烈驾驶,但高速变线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支撑力。路感清晰,但后悬无法承受连续的大型振动,如果路况不好的坑洼路段,后排乘客怕是会抱怨的。

NVH层面,1.4T的朗逸做得要比1.2T好得多,起码在高动力请求的时候发动机的嘶吼没有那么响。1.4T车型主要是胎噪和风噪多一些。油耗层面,1.2T车型表显油耗6.1L/百公里,1.4T车型表显油耗,6.5L/百公里。

榛名总结:

不得不说朗逸是紧凑级家用轿车的常青树,优点明显:节油、空间大、舒适度不错,缺点也很明显:扭力梁后悬、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在我看来朗逸的双离合比早期版本强太多了,不过由于先天结构问题,还是不如湿式双离合耐用更高。如果市区拥堵严重的话,建议选自然吸气车型的朗逸或者轩逸、英朗。

在意动力的话,我其实更建议选装思域、福克斯、威朗Pro,这几款车在动力面前更有优势,而且在操控性上面也表现可圈可点。总体上我的评价是一般,可以选但是替代品足够强。如果大众把DQ381变速箱下放给朗逸,那么我会说这价位表现不错,可惜它还是用的DQ200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它和优秀之间只差一台湿式双离合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