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颍州府祁安县上有个叫李诚的木匠,他十二岁开始,就跟着镇上的鲁木匠学艺,学了整整五年,直到去年父亲病重,他不得已才提前出师,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
然而,李父的病终究是没能治好,在照顾父亲半年之后,李父最终还是去世。
母亲周氏想让他回鲁木匠那里继续学习,而李诚不忍心让母亲孤零一人留在家里,就拒绝了母亲的好意,打算在村里,开一家木匠铺营生。
周氏将剩余的银子给他,几天之后,李诚的木匠铺就正式开业了,而他也成为村里唯一的木匠。
刚开始,村里的人还担心他手艺不够好,所以来找他做工的人不多,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后,众人看出他有本事,这才放心的过来请他帮忙。
以李诚目前的手艺,做一些家具和工艺品绰绰有余,而且他出师之前,鲁木匠还特意给了他一本书,让他以后就照着书上的内容继续学习知识,所以,即便是不用待在师傅身边,他的手艺也依旧增进很快。
几年之后,靠着他的勤奋和努力,他的名声也大了起来,就连镇上不少大户人家需要做工,都会请他过去。
而这天,李诚正在家门口干活,突然看到邻居张婶领着一个男子走了过来,那男子见到李诚便问:“请问,你就是这李家村的李木匠吗?我是颍州府城内刘府的管家,我家老爷下个月要办喜事,想请你过去打造一套家具,不知你可愿意?
“你若是答应,这十两银子就当做是定金,等到完工之后,我家老爷还会有赏赐。”
管家掏出一包银子,示意他收下,而李诚望着白花花的银子,心里也想答应下来。
他在村里替人做工,费用一直收得很少,这十两银子怕是等于他半年的收入。
然而颍州府离这里虽然不远,但也不近 ,即使坐马车也需要两天半的时间,而他若是答应,加上打造家具的时间,这一来一回恐怕至少要半个月。
李诚担心母亲没人照顾,便打算拒绝管家,而此时母亲周氏已经来到旁边,她知道儿子心中犹豫,便上前替儿子收下了银子,说道:“管家辛苦,给他一点时间准备,过两天便让他去你们府上。”
李诚见母亲收下银子,也只好答应下来,他送走管家之后,就问母亲,为什么要让自己去刘府。
周氏说道:“如今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攒该些银子考虑成亲,之前的那些家底,都给你父亲瞧病用掉了,现在家里也没什积蓄,而这位刘老爷出手阔绰,若是你能给他办好,等到你回来,咱家就有存银给你说亲了。
李诚也明白母亲的意思,她是想让自己多攒些银子,早为以后做打算。
因此,他同意了母亲的话,将手中的活干完之后,就回到房间,收拾了行李和工具,次日早上,就在母亲的注视下,离开家门。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趟路程虽短,却是一路凶险,也改变了他以后的人生。
李诚选择走到颍州,一是因为马车太贵,二是村子位置偏僻,路上也几乎遇不到马车,所以他备上足够的干粮,打算沿主路行走。
然而,快到晌午的时候,他走到一棵树下歇息,刚想拿出干粮解饿,忽然觉得腿上传来一阵痛感,他低头一看,竟是一条树枝粗细的小蛇咬在了他的腿上。
那蛇身上的颜色艳丽,全身上下长着暗红色条纹,一看就是有毒之物。
他赶紧伸腿将其甩开,并捡起地上的石头向其砸去,那蛇被砸之后,钻入草丛溜走,而此时李诚也感觉到腿上已经开始发麻。
他暗道一声不好,自己一个人出门,身上也没带解毒的草药,用不了多久,等到毒素蔓延,自己便无任何办法。
尽管他将衣服撕成条,系在腿上,用以防止毒素扩散,然而不到片刻,他还是眼前一黑,往后一仰,直接就昏了过去。
等到李诚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睡在一张草床上,腿上的伤口也已经经过处理。他下床来到门外,见院子里一位老伯正在煎药。
那老伯见他醒来,笑着跟他打了声招呼,接着说道:“小伙子,你终于醒了,幸亏你运气好遇上了我,否则你早就去地里见阎王咯。”
李诚知道是这位老伯救了自己,弯腰朝他一拜,接着问他这是哪里,自己昏睡了多长时间。
老伯笑着说道:“这里是青房山,我前天在路上遇到你,算起来,你应该是昏睡有两天了。“
李诚顿时吃惊,自己竟然昏睡这么久,而他还要到刘府上去替刘老爷做家具呢。
已经收了别人的定金,若是不去,或者耽误了时间,到时候违约的费用他可是承担不起。
李诚拿出身上所有的银子,只留下了到颍州府的盘缠,其余的都送给老伯,用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而老伯见他要走,也是吃惊说道:“你身上的毒还没解干净,现在哪有体力赶路,不在留下来休息几天?
李诚向他说明自己的情况,而老伯听后也不阻拦,只是让他再等半个时辰,将他煮好的药喝下去再离开。
李诚点头答应下来,趁此机会,他也向老伯打听了这里如何赶往颍州城比较近。
老伯听后,给他指了一条自己长走的路,告诉他走这条路可以早半日抵达颍州城,只是,这条路上人客稀少,沿路的客栈也不多,如果到了天黑,要提前安排好落脚的地方,不然就只能睡在荒郊野外去了。
李诚在地上画了一遍路线,果然发现,这条要比他走的路近了许多,他将老伯煮好的药喝完,又从院子里装了一壶水,就准备上路。
而老伯怕他路上在遇到毒虫什么的,便给了他一个酒葫芦,里面装的是自己酿的雄黄酒,味道刺鼻,说带在身上或许可以用来防身。
李诚收下酒壶,并跨在腰上,这次他小心谨慎,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然而,就在离颍州还有半日路程的时候,他在路上碰巧遇见了一位姑娘。
那姑娘一动不动的倒在路边草丛,看上去似乎是昏了过去,他以为那姑娘和他一样,也是被毒虫咬伤,不过等他靠近,才发现那姑娘身上虽然满身泥土,但并无半点伤口。
他将姑娘从地上扶起,给她灌了几口井水,而此时姑娘也悠悠醒来。
那姑娘见到李诚,紧张的往后退去,李诚见状便说道:“姑娘,你先不要害怕,我只是路过这里,见到你倒在这里昏睡不醒,才将你扶起。
“请问,你是遇到什么麻烦,为何会一个人晕倒在这里。”
女子似乎是看出李诚不是坏人,她这才放下戒备,随后在他面前竟哭了出来。
原来,女子名叫刘琴儿,是颍州城内刘员外的女儿,就在昨天,她从家中以赏花为名,被人骗出城外,而等待她的竟是一群贼人,她好不容易才从哪些人手中逃出,紧张加上体力不支,让她昏倒在路上。
李诚听完刘琴儿的遭遇,对她深感同情,他说自己正巧也要赶往颍州府,不如就顺便送她回家。
刘琴儿闻言心喜,她心想有李诚在自己身边,也相对安全一些,便起身谢过,不过她还是出言提醒道:“那些贼人恐怕还没走远,说不定还会再找过来,你若是路上遇到可疑的人,就多注意一些,但若是遇到危险,你便丢下我独自逃命吧。”
李诚没有多说什么,他扶着刘琴儿一起出发,两人为了避开贼人,只选择走小路,等到快要黄昏时,李诚见前方有一间客栈,而他见现在离城门还远,便提议说要在客栈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进城。
刘琴儿想了想,就答应了,他们走进客栈,找了个桌子坐下,一会就有人上来招呼他们,问他们是要吃饭还是住店。
李诚中毒的几天,没吃什么东西,而刘琴儿也是饿了一天,两人先点了几道菜,才告诉店小二说让他准备两间客房。
小二看了两人一眼,忽然面露为难地说道:“两位客官,咱家这店小,现在只剩下一间房了,你看能不能委屈二位一下。”
李诚心想这样怕是不好,他倒是无所谓,但刘姑娘是个女子,跟他住在一起怎么行。
他刚想开口,就听刘琴儿已经说话了:“那就准备一间房吧,多准备一床被子。”
小二道了一声“好”,随后就开始忙活着上菜的事情,而李诚望着刘琴儿,刘琴儿说道:“这附近客栈本就不多,若是错过,可真要露宿荒野了,李公子若是在意,我就睡在地上就好。”
两人没再多说,他们打量起这家客栈,发现这家客栈的生意还真不错,六张桌子几乎都坐满了,看起来客人也都是来往路过的商客。
李诚没有觉得哪里不对,他等了不到一会,小二就将他们点的菜都端了上来。
两人动起筷子,开始吃了起来,这期间李诚也一直盯着客栈内的动静,防止刘琴儿被人盯上。
而他们就快吃完饭,忽然听到掌柜在门口呵斥什么,李诚抬头望去,原来是一位乞讨的阿婆想要进店,但是掌柜却拦着不让。
周围的人各自吃着眼前的饭,似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也没人想要帮忙。而李诚却想起自己的母亲,不知她一个人在家会不会也遇上麻烦。
李诚起身向着门口走去,他问清楚情况,原来是阿婆想要吃饭,但身上没有银子,这才想让掌柜的施舍一些。
掌柜说道:“我这开店做生意的,怎么能让你吃白食,都像你这样,我生意还做不做?”
李诚伸手摸了摸口袋,身上只剩下半两银子,他将自己的开销结清之后,剩下的银子都送给了那位阿婆,还让她来屋内坐到自己那桌。
阿婆盯着他腰间的酒壶,似乎有些意外,过后笑着说不用,她买了两个馒头就离开,而临别时,阿婆突然凑到他耳边,说道:“晚上同房时不要脱鞋。”
李诚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想问阿婆为什么这么说,然而那位阿婆早就转身离开了,李诚只好返回桌前坐下。
刘琴儿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她看着李诚轻声问道:“你与那位阿婆是什么关系?”
李诚说自己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位阿婆,只是见他可怜才这样做。
刘琴儿捂嘴轻笑:“看来李公子还真是个好人。”
天色已黑,住店的商客陆续回到房间,刘琴儿与李诚在小二的带领下,也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床上整齐的叠着两床被子,二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让小二下去了。
李诚走进屋后,率先抱起床上的一床被子,他说自己睡在地上,让刘琴儿睡在床上,随后便打扫出一片空地,将被子铺在上面躺下。
刘琴儿也没多说,她正要将鞋子脱掉躺下,而李诚忽然想到什么,让她晚上睡觉不要脱鞋,这样若是有麻烦,想走也更快一些。
刘琴儿点了点头,穿着鞋子就躺了下去,孤男寡女的二人共处一室,此时四周安静,两人一时间也觉得有些尴尬。
而李诚从小耳朵灵敏,此时又是睡在地上,他忽然听到地上的木板,传来轻微的响声,虽然声音很小,但他还是分辨出,至少有三个人朝着这里走来。
他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发现从门缝伸出一根空心的细竹,紧接着就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
李诚赶紧用布遮住口鼻,看了一眼床上的刘琴儿,由于屋内没有点灯,四处昏暗,李诚想用手势通知她也看不到,所以他只好悄悄从地上爬起,来到刘琴儿的床边,用手推了推她。
刘琴儿此时还没入睡,忽然察觉到有人碰她,吓得她差点就要大叫。
而李诚赶紧捂住她的嘴,接着用手指了指门缝,刘琴儿往门旁看去,那根竹子此时正在往外抽走。
刘琴儿瞬间明白过来,她紧张地看着李诚,而李诚也掏出一块布递给她,让她也遮住鼻子。
李诚正在考虑办法,他发现一旁的地上刚好有一小段麻绳,再看看后窗,当即决定要顺着窗户逃出去。
他将绳子的一端系在窗户上,自已抓紧绳子顺势滑下去,安然落地,随后让刘琴儿也照做。
刘琴儿是个大家闺秀,哪里像他的身手这么好,不过为了不落入贼人手里,她也只好听李诚的话,松手滑了下来。
李诚在下面接住她,两人悄悄从后院溜走,他们跑了半个时辰,随后才找到一间破庙休息。
两人就在这里待了一晚,刘琴儿在李诚的守护下睡了一会,而李诚一直盯着附近的动静。
还好,那些贼人似乎没有追来,李诚与刘琴儿安全地躲到了白天,之后他们找到一队进城的商客,跟着他们一起进了城。
李诚本想进城之后两人就此分开,他要依照约定,去刘府做工,而刘琴儿却不愿他走,因为她还想回去之后向他道谢。
李诚见刘琴儿坚持,只好答应,他拿着之前刘府管家给他的地址,问刘琴儿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刘琴儿接过地图一看,惊讶说道:“这不正是我家吗?”
原来,请李诚过来的管家正是刘琴儿家的管家,他是要去刘琴儿家做工。
李诚没想到歪打正着竟然遇到雇主家的女儿,心想这次可不会因失约被雇主骂了。
两人来到刘府,刘老爷见到失踪三天的女儿回来,激动地流着眼泪,他问女儿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刘琴儿便把这几天的经历都说了出来。
刘员外听后非常生气,他问女儿骗她的人是谁,刘琴儿一开始不肯说,后来在刘员外的质问下,她才说出那个的名字,原来是她的表哥刘威。
原来,刘员外只有刘琴儿这么一个女儿,他想给刘琴儿找个上门女婿,以后能接手自家产业,也不会让女儿受欺负。
然而,家族的生意一直都是刘威负责打理,他觉得刘家的产业理应归自己,所以为了阻止刘琴儿成亲,便铤而走险,打定主意将她骗到城外害掉。
只是没想到那些贼人没将事情办好,让刘琴儿逃了出去,并在李诚的护送下回到了刘府。
而刘威听到消息,早就逃出了城,捕快到城外追了三天,才终于将他给抓住。
后来几日,李诚就一直留在刘府做工,而刘员外却整天愁眉苦脸,因为媒人告诉他,本来他找的那个上门女婿,在刘琴儿失踪的第二天,就有一群闯进他家,后来他们举家连夜搬走,如今已经不知去向。
刘员外心想,这准是刘威那小子干的好事,但是现在刘琴儿的婚事将近,他上哪在去找个女婿。
刘琴儿也听闻这件事,她找到父亲,说自己想嫁给李公子。
刘员外一开始不同意,但刘琴儿却说他们俩已经同房,除了他谁也不嫁,刘员外拗不过女儿,最终还是答应。
李诚对刘琴儿也有好感,他听说刘琴儿愿意嫁给自己,也是开心,不过他没敢私自答应,还是说要回去请教母亲。
等到刘府的家具做好,李诚便踏上回程的路,而回去时,他特意来到老伯的家里归还那个酒葫芦,却看到阿婆也在这里。原来那日见到的阿婆,跟那个郎中老伯竟然是一家。
那日,阿婆正是看到他腰间挂着丈夫的酒葫芦,才会出言提醒他。
而李诚再次谢过两人,之后才赶紧回家,回去之他向母亲说了一路上的经历,还说自己要娶刘琴儿为妻。
周氏开心答应,并托媒人到刘府去提亲,一个月之后两人办了婚礼,正式结为了夫妻,而后来,李诚也不再做木匠,在刘琴儿的指导下,他接下了刘家的生意,后来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成为了一方员外。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小故事,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志怪小说、戏曲、传奇等,作者本意是为了传承中国民间古文化,切勿相信真实性,也不要封建迷信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民间故事:木匠住客栈,见阿婆落难出手相助,阿婆:同床时别脱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