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史记,杨广美姿仪,少聪慧,也就是说杨广长的英俊潇洒,而且非常聪明。

隋炀帝如何评价杨广(隋炀帝杨广不为人知的功绩)(1)

杨广影视形象

杨广给后人的印象基本是负面的,暴君,弑父杀兄夺取皇位,残害忠良,杀人无数,好大喜功,滥杀无辜。

杨广主要有三大过。一、挖掘运河,致使民不聊生。二、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不可否认,杨广确实有残暴的一面,可是对后世不是昏君,是非常有作为的帝王。

现在就来说说杨广有哪些功绩。

隋炀帝如何评价杨广(隋炀帝杨广不为人知的功绩)(2)

一,开通运河绝对罪在当世,功在千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沟通南北促进中华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特别是对后世江南的发展影响至今。

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在古代,水运通常是比陆路靠马、牛车运输方式便宜的。坐船过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辎重,往往比走旱路要便宜。大运河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

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

隋炀帝如何评价杨广(隋炀帝杨广不为人知的功绩)(3)

二、科举制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唐朝奠基,宋朝步入正轨,明清开始成熟。这也就像一个人出生,成长,成熟,再步入衰老。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和稳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封建王朝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隋炀帝如何评价杨广(隋炀帝杨广不为人知的功绩)(4)

三、征伐高丽减除国家隐患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主要问题是操之过急,换言之,他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一代帝王不把百姓的幸福感和国家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致使“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开凿大运河,体现了隋炀帝眼光和魄力非常博远,应该是功德无量的一代君王。

此外杨广还是位诗人,他的诗文水平很高,对唐朝的诗文文化影响深远。

隋炀帝如何评价杨广(隋炀帝杨广不为人知的功绩)(5)

杨广被主要是被李唐抹黑,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只有想法设法抹黑杨广。作为现代的我们不但要看到杨广的坏,更要看到杨广的功绩,特别是对后世的正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