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开学,同和中学来了一位新校长。他的身影活动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有老师说,这个新上任的校长就是来“找茬儿”的,听老师们的课,找问题,巡楼,找问题。有一天跟老师们开会,他“1、2、3、4、5、6……”列出了几十条问题,还要求必须按时按质落实,老师们当场就震惊了。

他就是蔺景峰,是区教育局选拔、引进的“名校长”。在走马上任同和中学校长之前,他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任教23年,获得过 “特级教师”、“国家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研究型校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等称号。在牡丹江市20中、牡丹江市17中任校长的近6年间,他用他的“走动式”管理使牡丹江市20中“起死回生”,使牡丹江市17中开创有史以来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两校均实现特色发展。

石景山同文中学校长(同和中学来了位)(1)

2015年,牡丹江市20中15名初三学生顺利考上了牡丹江市最好的高中——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当年该校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也高达50%。对比四年前,牡丹江市20中考上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人数为0,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也不到10%,教育部门有意将其撤并。撤并之前,派了蔺景峰去做校长看能否挽救。没想到,蔺景峰去之后,仅3年的时间,该校就发生了蜕变。该校每年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名列全市前列,并连续4年被评为牡丹江市普通中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牡丹江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所濒临被撤并的学校何以“起死回生”?这可能得益于蔺景峰的“走动式”管理。蔺景峰回忆,“因为生源萎缩,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刚到牡丹江市20中的时候,老师们没什么教学热情,都在等学校‘黄’,‘黄’了就可以调到其他学校。”看到这种情况,蔺景峰开始了“走动式”管理,他查看学校的角角落落,听每位老师讲课,走访了解老师们的需求。

看到离家远的老师们大冬天的还要骑车或坐公交回家吃饭、午休,刚到牡丹江市20中不到一年的他,为老师们开办了学校食堂,解决了午休场所,还解决了交通费。当时的语文老师张颖说:“蔺校为我们考虑了很多,做了很多,让我们心里暖暖的。”与此同时,蔺景峰还搞起了课堂改革,试点、普及“学讲练评”课堂教学模式,每学期每个老师的课蔺景峰要听上8轮。自此,牡丹江市20中的市一高升学率和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逐年提高,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与导师制成为该校的学校特色,老师和学生们的自信也被建立起来。

让同和周边学生“爱上同和中学”

牡丹江市20中的成功蜕变让教育部门看到了蔺景峰善于改革、创新、开拓的能力,2015年7月,蔺景峰被调往牡丹江市17中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可能是因为职称制度的问题,该校老师有很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为了调动老师们的进取精神,蔺景峰罢免了一批“不干活”的中层领导,又破格提拔了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又愿意干事的老师,加之工作好坏又紧紧与职称评定挂钩,该校老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大大被调动起来。仅1年的时间,该校中考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升至全市前列,并开创十七中学有史以来的最高比例。

“我也给同和中学定了一个初级目标,5年内至少让同和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区的位次提升2个。”蔺景峰说,除了学习成绩,他要重点突出一个中心,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蔺景峰认为,活动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最佳载体,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堂永远是主阵地,让课堂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让“教学”转向“育人”,才能保证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并坚持“体验教育”这条主线,体验教育可以包括体验式的德育、开设实践体验课程等等。

蔺景峰说,同和中学在管乐团、合唱团、篮球这些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他将把这些优势打造成同和中学的特色和亮点,并推进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充分利用好“植物园”、“地理园”等,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像牡丹江市20中、牡丹江市17中那样开启“学讲练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至少让同和周边的学生不再舍近求远,都喜欢上同和中学。”

文|党英伟

图|受访者提供

排版|陈若兰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石景山同文中学校长(同和中学来了位)(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