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建设的重要基础,抓好了班组建设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安全有了保障,而搞好班组建设的核心就是提高职工的素质。

关键词:安全重于一切;以人为本;意识教育;班组建设

就煤矿企业来讲,职工除生活上的问题外,更多是关心安全生产问题。因为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而且更主要的关系到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的切身利益。然而,我们仍是能看到或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这些惨剧,无一不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为何在高呼安全、紧抓安全的今天,仍然有职工顶风作案呢?国家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一贯重视。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的重大问题,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就是要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班组——企业的最小组成单位,它的管理先进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生产。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班组安全建设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煤矿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在两个方面很下功夫:一方面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提高矿井各系统生产力的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千方百计为职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解决好“物”的不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加大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和操作规程等宣传教育的力度,解决好“人”的不安全隐患,让职工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事故的严重危害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做到按章作业,安全第一。

根据统计分析表明:企业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的操作之中,理论上可以说“控制了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就控制了事故”,但由于总体的安全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控制事故的主要方法还是应该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矿山企业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事故教训告诉我们,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职工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思为行之先,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树立正确的安全指导思想至关重要,而如何发挥职工的积极主动性,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是克服逆反心理,让职工正确对待“三违”的重要所在。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煤矿工作安全为天,要始终站在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主题,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列入矿井的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对安全的思想认识,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干在事上,要认真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辨证关系,视安全为天职,做到任何时候不能放松,任何事情不能冲击,任何地点不能忽视,任何工作不能动摇,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可靠的思想保证。

二、强化意识教育,搞好载体运作

搞好安全和业务知识培训,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月、职工会等形式强化教育,使职工认识到违章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大忌。可从安全哲学、安全美学、安全文艺等多角度对职工的安全文化渗透。发挥安全理念的先导作用,广泛征集安全理论及理念背后的故事,以事警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警钟长鸣,可以采取班组长登台讲理念、讲安全故事、班前知识竞赛等方法,强化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认同,摒弃“不违章就不能生产”的错误理念,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宗旨,确立违章就是违法的观念,真正把安全生产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搞好载体运做,将安全教育变“无形”为“有形”,寓教于乐,使职工的心灵受到启迪,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抓好“双争”、“安康杯”、“党员先锋岗”、“安全宣传月”和“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载体运做的基础上,本着“情系矿山、心系安全”的原则,开展“亲情教育法”:1、班组在工房设立全班职工大家庭成员的“全家福”牌板,并把每一个家庭对亲人的安全期盼写在照片上。2、采取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恳谈会、兄弟交心等方法,紧紧抓住时机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职工对安全生产的信心和向往,使职工在浓厚的情感交流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3、开展家属协管活动,班组与上级单位协作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讲清“三违”的危害,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

三、优化奖惩制度,完善管理手段

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法有直接联系。班组长抓安全更多依赖的是经济处罚加批评教育。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可使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通过经济手段使职工就此和“三违”现象决裂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班组长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三违”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应在执行制度的同时,注重理性、柔性的管理方法。

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在安全生产运作中是关键环节,安全管理机制的松懈,使安全生产的要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造成安全失控,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中的制控权,班组领导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现场运作,保证每一个工序,每一项作业都能按要求进行。有了事故一定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不但要追究操作人员的责任,也应追究相应领导的责任。在实际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要采取传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既要控制,又要预防,做到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以预防性操作为保障,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控制的办法,实施超前管理,坚持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班组成员共同管理,这一带有全员性质的管理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基础,且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能对安全工作管理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当然,煤矿发生特大事故的原因还有许多: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自我保安能力差,井下突发事故多,一些客观原因往往防不胜防。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井下发生事故的背后,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排除少数“天灾”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人祸”。因此,加大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工作刻不容缓。

在创新安全理念上,提出了管理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煤矿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现代管理的重心不在于管理“人”的行为,而是侧重管理“人”的思想的新理念。通过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可使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一个新水平,开创一个新局面。

不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以提高职工素质促班组安全生产)(1)

,